悲剧家族
贝·布托家族悲剧恩怨史
新华社电 贝·布托遇刺身亡,为布托家族的悲剧添上最新一笔。以下是布托家族悲剧恩怨史。
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贝·布托之父,巴基斯坦人民党创建者。1975年,阿里·布托被解除总理职务。1979年,阿里·布托被绞死。
努斯拉特·布托:贝·布托之母。1979年至1981年三次被当局逮捕。1982年,努斯拉特因病出国就医。努斯拉特后来与贝·布托政见不合。
穆尔塔扎·布托:阿里·布托长子,贝·布托的弟弟。1977年起流亡国外16年。1993年11月回国即遭逮捕。1995年3月,穆尔塔扎以贝·布托违背父亲政治理念为由,宣布离开人民党,另组新党。1996年9月20日,他和助手与警方发生冲突,最终伤重身亡。
沙赫纳瓦兹·布托:贝·布托的弟弟。1985年流亡法国期间死亡,年仅28岁。布托家族认为沙赫纳瓦兹死于投毒。
金娃·布托:穆尔塔扎遗孀,贝·布托弟媳。金娃1997年参与选举,与贝·布托形成抗衡之势,一度被称为“布托家族的姑嫂之争”。
法蒂玛·布托:贝·布托的侄女,穆尔塔扎·布托的女儿,现年25岁。作为《巴基斯坦新闻报》专栏作者,她强烈反对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撤消针对贝·布托的腐败指控。
蒙塔兹·阿里·布托:贝·布托的叔叔,堪称布托家族“族长”。他拒绝迎接贝·布托今年10月回国祭父,声称她与穆沙拉夫谈判背叛了家族。
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贝·布托的丈夫,巴基斯坦前投资部长。1999年,巴基斯坦拉合尔高等法院反贪法庭判决他有罪。他被控在贝·布托担任总理期间将一项大额合同授予两家瑞士公司,从中收取巨额回扣。
沉痛哀悼
中国代表
赴巴驻华使馆吊唁
新华社电 外交部部长助理何亚非28日代表中国政府赴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吊唁巴前总理、人民党主席贝·布托。
何亚非在吊唁簿上写道:沉痛悼念巴基斯坦杰出政治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贝·布托女士。
何亚非对巴驻华大使巴希尔表示,中方对贝·布托不幸遇刺表示沉痛哀悼,对其家属表示慰问;赞赏贝·布托为促进中巴友好所做的贡献,希望巴人民尽快克服目前的困难,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
现场回放
随行记者目击
贝·布托遇刺
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27日在军事重镇拉瓦尔品第参加一次支持者集会后遭遇袭击,因伤势过重死亡。英国《泰晤士报》记者扎希尔·侯塞因和法新社记者纳西尔·贾弗里等人当天在集会现场,目击了贝·布托遇袭的前前后后。
子弹射进她的脑袋
贝·布托当天在拉瓦尔品第利亚卡特·巴格公园的集会中发表演讲说:“我冒生命危险来到这里,因为我感到这个国家处于危险中。”
片刻后,演讲结束,贝·布托走下楼梯,钻进一辆“陆地巡洋舰”越野车。《泰晤士报》记者扎希尔·侯塞因说,贝·布托探出防弹汽车的天窗,向支持者招手,就在此时,“刺客”发动袭击。
贝·布托领导的人民党资深党员穆罕默德·萨尔曼说:“我们听见三声枪响,然后爆炸发生。”
一名参加抢救贝·布托的医生告诉《泰晤士报》,她从贝·布托脖颈后部取出一颗子弹,这颗子弹损伤了她的脊髓,射进她的脑袋。脊髓受损是贝·布托死亡主因。另外,还有一颗子弹从她的后肩射入,从前胸射出。
袭击者的半颗头颅
法新社记者纳西尔·贾弗里说,贝·布托遇刺大约发生在当天下午5时16分(北京时间27日20时16分)。他当时还没弄明白枪声是怎么回事,接着听到一声巨响。
“我看到一个大火球,还有烟。现场一片恐慌,人们四处乱跑,”贾弗里说,“我也开始跑。当时太阳快落山了,光线不太好,我努力不踩到满地的残骸。”
他写道,现场到处都是残缺不全的身体。一名男子没有腿,还有一名男子失去胳膊。数十人受重伤,马路上遍地血迹。自杀式袭击者的残骸也在马路上,其中一些被烧焦。
“我突然看到半颗头颅,它被垂直切作两半,”贾弗里说,“你只能分辨头发和皮肤。其他器官已无法分辨。”“一名警察告诉我,‘那是袭击者的头’,”他说。
卜晓明(新华社特稿)北京晨报
责编:李秀伟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