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正文

[年终报道]2007中日关系:冰雪过后是暖春

 

CCTV.com  2007年12月27日 08:0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内容速览]  如果说日本首相安倍2006年10月的访华为中日关系长达5年的坚冰敲开了一道关键性裂缝,那么,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为契机、贯穿2007年始终的中日间多层次交流,则为两国关系冰雪消融提供了足够的温度。
专题: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华

  如果说日本首相安倍2006年10月的访华为中日关系长达5年的坚冰敲开了一道关键性裂缝,那么,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为契机、贯穿2007年始终的中日间多层次交流,则为两国关系冰雪消融提供了足够的温度。同时,在中日关系转暖的过程中,两国间敏感问题依然存在,双边关系不时呈现紧张态势。这证明,当前中日间仍然互信不足,结构性矛盾和利益分歧对关系发展构成了挑战和威胁。

  

    照片:6月15日,参加“中日青年世代友好中国行”活动的日本代表团部分团员与中国志愿者在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内一起唱歌。 本报记者李建泉摄

    12月27日至30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将对中国展开正式访问。这成为中日双方年内最后的外交大餐,也为2008年的中日关系送去一份新年贺礼。

  从首脑互访到“草根”交流

    2007年中日间的官方交流,比前5年之和再乘以二还要多。

    1月初菲律宾宿务东亚峰会上的中日首脑会晤,以及时任中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2月的访日,为中国总理时隔7年之后的访日打下了良好基础。4月11至13日,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掀起年内中日官方交流的高潮。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6月在德国海利根达姆八国峰会上、9月在澳大利亚悉尼APEC会议期间,两次会晤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双方一致同意切实推进发展“战略互惠关系”,并在气候变暖、环保、节能、经济领域加强合作。

    5月至9月,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与日本外务大臣麻生太郎在第三国举行的国际会议期间共进行了5次外长会谈。8月底,中国国防部部长曹刚川访日,双方就军舰互访达成共识,并同意成立工作组以讨论建立中日防卫当局海上联络机制。9月中旬,中国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访日。11月末,中国海军“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对日本进行友好访问。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历史上首次访问日本,开启了中日防务交流的新篇章。

    12月初,中日在北京举行了主题为“合作共赢和协调发展”的首次经济高层对话,双方围绕宏观经济政策、节能环保合作、贸易投资合作、地区及国际合作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本月上旬,日本最大在野党民主党党首小泽一郎率团访华并与胡锦涛主席进行会晤,双方一致表示将加强日本民主党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月底,上台刚满3个月的新任首相福田康夫将对中国进行长达4天的访问。

    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也是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除了贯穿始终的官方交流外,双方在各领域尤其是青少年交流上取得了相当成果。作为“日中21世纪交流事业”的一环,2007年内共有3批约1200名中国高中生对日本进行了10天的短期访问,另有100名高中生被邀至日本长期与日本学生一起生活和学习,期限最长达1年时间。日方年内也有约200名高中生访问了中国。

    中日间官民交流增加的效果,直接体现在双方国民感情的改善之上。据日本非营利组织“言论NPO”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联合进行的第3次中日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中国大学生和市民中,对日本的印象“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与2006年相比分别上升27.5%和9.9%。同时,与去年相比,日本市民和知识阶层人士对中国印象在最近一年来“大有好转”或“稍有好转”的比例,分别上升了10.2个百分点和18.2个百分点。

  从“价值观外交”到“新福田主义”

    有分析人士说,安倍政权的最大亮点,是他上任后立即访问中国,打开了中日关系因靖国神社问题而冰冻多年的僵持局面;“战略互惠关系”的提出,更为今后中日关系的发展确立了一个新目标。但安倍在改善中日关系的同时,推出了所谓“价值观外交”,在处理多边和双边关系时以西方民主、自由、人权标准为基础,在经济、安全保障和人员交流等领域与具有相同价值观的国家加强联合,呼吁建立日、美、澳、印四国同盟。当时的外相麻生太郎则积极配合这一外交方针,倡导建立一个包围中国的“自由与繁荣之弧”。

    无论“价值观外交”还是“自由与繁荣之弧”,均被分析家视为对中国构筑包围圈,试图牵制中国的崛起。此外交思路为中日关系改善的进程制造了不良氛围,令双方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努力蒙上阴影。

    安倍8月访问印度时努力宣扬“价值观外交”,甚至提出建立把中国排除在外的“大亚洲”构想。出于自身国家利益考虑,日本媒体纷纷对“价值观外交”提出质疑和批判。安倍访印后,《朝日新闻》发表社论说,“对于日本来说,中国的分量不是印度所能比拟的——在中国的日本人超过10万,而在印度只有2000。彼此相互依存的程度也截然不同”。“显而易见,日本外交是要利用印度对中国进行牵制。但印度正在加深与中国的交往,也不会轻易被利用。日本必须调整高呼价值观的外交思路”。《东京新闻》在社论中强调说,日本必须考虑“日美澳印四国联盟”构想的副作用。“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充满火药味的包围圈,而是一个共同的谈判桌”。

    “价值观外交”对中日关系的负面影响,持续到9月安倍突然辞职。虽然目前尚不能断定日本政府是否已经完全将安倍政权的“价值观外交”、“自由与繁荣之弧”构想归为历史定义,但随着日本政局的变化,素以务实、稳健著称的福田康夫上台,为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理想的环境和空间。

    目前福田执政已逾3个月,福田政府的外交思路逐渐清晰。福田在11月访问美国时提出“共鸣外交”:令日本的亚洲外交与日美同盟外交形成共鸣。其对华外交思路是维持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并尽可能与日美关系不相冲突。此外,福田高度重视与亚洲邻国的关系,在其父福田赳夫当年提出的影响日本东南亚外交政策的“福田主义”基础上,发展推出“新福田主义”,强调“应该通过心与心的交流”实现构建东亚共同体。

1/2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