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正文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面对面]牧琳爱.选择中国

 

CCTV.com  2007年09月09日 20:22  来源:  

    王志:但是在中美建交之前,中美关系是处在一个敌对的状态,你想来中国定居这个愿望,你周围的美国人能理解吗?

    牧琳爱:我只是告诉很好的朋友关于我来中国的梦想。我阅读过很多中国的杂志,比如《北京周刊》、《中国画报》、《今日中国》等,我一直关注着中国发生的变化。同时我也是中美协会的成员,每个月都会开一次会议,我经常听到一些人说起他们来中国旅游所看到的情况。

    王志:中美建交应该是个机会,你当时有什么举动?

    牧琳爱:当时我与丈夫投身于工作之中,并没有机会到中国来,我们决定退休以后一起到中国旅游。

    1992年牧琳爱终于如愿以偿,她与丈夫都退休了,两人准备到中国旅游。临行之前,牧琳爱禁不住提笔给聊城市政府写了一封信,也就是这封信,让牧琳爱更加坚定了到中国定居的决心。

    主持人:你给聊城写信了,目的是什么?

    牧琳爱:信上写到我有一个童年的伙伴叫周仁杰,我问到他住在哪里,当我去聊城的时候想与他见个面。而且我需要一个宾馆和一位翻译。聊城政府为我写了足足五页的回信,我认为美国的任何政府不会对个人的事情这样做的。

    主持人:5页纸上给你写的是什么内容

    回信中说的周仁杰已经不在世了,但他留下了好几个孩子,信中详细列出了他们工作和地址,我给周仁杰最大的一个儿子写了封信。1992年我和我丈夫回到中国的时候,我见到了他们,与我童年伙伴的儿子和孙子共同聚在一块吃饭,我很喜那个团聚的时候。

    王志:离别这么年以后第一次回到中国印象如何?

    牧琳爱:我的印象是中国繁荣富强,特别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全力以赴推动着中国的全面发展,很多的地区都在发展。

    王志:但是你看中国变得越来越好了,你的梦想没有改变吗?也许他们不需要你的帮助。

    牧琳爱:我的梦想并没有改变,中国发展很快,我正好可以利用我的特长,到中国做更有用的事情。比如说聊城市一家医院正在筹建一所精神病院,这是我最熟悉的专业,我在大学时候获得的是精神学学士学位,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事情。

    王志:那个时候/提出来过吗,我要在中国住下去?

    牧琳爱:当时我并不想劝告我的丈夫回中国居住,他心里明白我十分想到中国来,但我也明白他不想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去。学习另外一种语言,这对于他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00:51:47/1当然我也不想与我丈夫分居,因此我们还是回到美国。过了几年后,我丈夫卧病在床,我在家里照顾他,我对他整天整夜进行护理,直到他去世。

7/17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