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台湾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外报评论:两岸关系正处在“大破大立”拐点上

 

CCTV.com  2008年04月28日 14:39  来源:中国台湾网  

  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25日刊登香港资深时事评论员陈子帛的文章说,汪辜会谈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五年。汪辜会谈之所以能在新加坡举行,和两岸“两会”在九二年香港会谈上达致的“九二共识”有必然的关系。尽管所谓的“九二共识”只是一系列来往文件和文书累积的双方默契或模糊共识的归纳,但之所以能因此启动两岸两会的互动和交流,更多的是双方都有现实的需求。

  而这次在博鳌论坛举行的“胡萧会”尽管从博弈论的纯理论分析来看,这并不是一次符合政治游戏规则的赛局,但由于适时适地产生了两岸政治僵局的“融冰效果”,打开了长达十六年两岸政治互动关系“死结”,使过往诸多的不可能,出现了峰回路转的可能空间。

  博鳌论坛在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拐点,扮演了如此吃重的角色,可能也是创办者当初所始料不及的。它是历史的偶然,但也是历史的必然。

  2008年3月22日之后,台湾人民选择了马英九,在野八年的国民党重掌台湾执政权,可能促使和导致台湾局势高危期的“入联公投”和“返联公投”未能获得通过。这一结果,除了来自外部的美国因素和大陆因素的作用力之外,最主要的是台湾选民在涉及自身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作出了务实理性的选择,也意味着台海危机获得了缓解。人们期待内部政局稳定,结束政党恶斗虚耗,希望台海局势维持和平格局,密切两岸经贸互动的主观意愿,有付诸实践的可能。

  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两岸两会协商会谈,落实政治层面以外的两岸关系合作交流,不仅是马英九和国民党的政策诉求,也是大陆对台决策当局近些年来的坚持。

  文章指出,这次的漂亮转身,已经被视为是两岸关系一次大破大立的典型范例。对于大陆对台决策当局在面对两岸关系如此自信和充满弹性的调适,人们已经给以诸多正面的肯定和评价,人们预期2008年之后的两岸关系正在酝酿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

  而萧万长主动提出的“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十六个字,最本质精神就是务实开放。据说,务实开放和胡锦涛最新的对台政策立场和主张是接近或者一致的。

  文章亦发现,对于即将恢复的“两会”协商谈判,多半是台湾方面主动提出了诸多议题,其中包括7月起实现周末包机、开放大陆观光客赴台、年底开放台湾“央行”兑换人民币、开放陆资来台投资、年底实现两岸直航、海基与海协复谈,乃至涉及敏感政治定位的设立“办事处”等,还将每项协商议题都确定了具体时间表,这是两岸关系互动过程的一反常态。

  国民党一反常态的政治过动,或有其急于兑现竞选支票,争取民众认同的现实考量。但,文章认为,期待值过高,一厢情愿的远景太多,勾勒的蓝图过于美好,在错综复杂的两岸关系历史进程中,往往难于获得预期的目的,反而会有背道而驰的结局。

责编:李贤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