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台湾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台湾少数民族印象:台湾原住民歌星多

 

CCTV.com  2008年02月26日 07:2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住民运动造就原住民音乐

  原住民音乐或歌手成为一种非常有号召力的音乐概念,可以追溯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开幕主题曲《回归纯真》,是根据台湾阿美人郭英男先生吟唱的传统古调《老人饮酒歌》而改编的。原住民音乐从此引起世人的关注,这个看似偶然的事件,实际上是受到上世纪80年代初原住民运动的影响,主流社会渐渐发现原住民音乐的力量。

  继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陈?的新宝岛乐团、张惠妹的《姐妹》采纳相似的编曲方式,进一步带动了“动力火车”、原音社、原始林、布拉扬等以原住民年轻人为主的乐团或乐人的崛起。老将如胡德夫、北原山猫(吴延宏、陈明仁等)、万沙浪及沈文程、高峰等亦重出江湖,形成流行乐坛一股原住民音乐势力。

  2000年,台湾第11届金曲奖最佳男歌手奖颁给卑南人陈建年,而陈的音乐风格是与流行乐坛主流音乐相异的原住民音乐风格;最佳新人奖颁给纪晓君(陈建年的外甥女),台湾原住民音乐复兴达到巅峰状态。

  万沙浪是原住民歌手中,以原住民曲风立足流行乐坛的第一人。《风从哪里来》、《娜鲁娃情歌》在当时的轰动程度不亚于现在的张惠妹。那个年代,台湾社会对原住民仍有歧视,万沙浪却以卑南语“万沙浪”(意为青年)作为艺名,凭借浑厚的嗓音,唱红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

  年纪略轻于万沙浪的胡德夫,母亲为排湾人,父亲为卑南人。上世纪70年代校园歌曲盛行时,他演唱的卑南歌曲《美丽的稻穗》成为卑南民谣的代表作。2006年胡德夫以个人首张专辑《匆匆》,一举夺得台湾金曲奖“年度歌曲”、“最佳作词奖”。

  “听一听民族音乐人嘹亮的歌声,感召一下故乡温情的呼唤……”泰雅人吴延宏和卑南人陈明仁于上世纪90年代组建了“北原山猫”演唱组合,以浓郁民族风味和幽默轻松风格见长,让传统的原住民乡村音乐走上舞台,把原住民音乐推向了一个高潮。

  台湾政坛人物宋楚瑜等人唱过的《我们都是一家人》,是卑南人作曲家高子洋的代表作,如今,高子洋担任台湾中华世界跨族群文化经济艺术交流协会理事长,经常行走于两岸进行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交流。

  为什么台湾原住民多明星

  为什么总人口仅为岛内人口总数2%的原住民,却能涌现出如此之多的歌唱明星?行走在各个原住民部落,我们一直在寻找答案。为了得到这个答案,我们走访了张惠妹在台东的老家,走访了徐若萱在台中的老家。阿里山地区南投县信义乡东埔国民小学校长、布农人马彼得先生的一番话很有见地。

  他认为,从他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到产生原住民歌星的源头。一是原住民天生的节奏感。“我带我们自己组建的合唱团十几年,发现原住民小孩的节奏感最强。”二是原住民生活的山林环境所决定的。他们可以在山林自由地歌唱,有足够的肺活量。

  原住民歌手往往是粗犷的、原始的、质朴的,充满了健康与阳光。他们有硬朗的形象,实力派的歌喉,自由的天性,奔放与豪迈的曲风,这与充满城市伤感、苦闷、无病呻吟形成较大的反差,为台湾流行乐坛注入了新鲜的风格。

  在天性乐观的原住民传统生活中,歌舞本身就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这是祖先遗传下来的天赋,对他们来说唱歌就像呼吸、跳舞就像运动。事实上,唱歌舞蹈,原本就是原住民日常生活、文化活动与心灵的一部分。台湾原住民在历史进程中,各种文化积累了音乐的能量,尤其是百年来,原住民坎坷的命运与他们乐观、能歌善舞的天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就不奇怪在他们族群中的一些人,终于有一天成为了原住民引以为傲的歌唱明星。(记者 聂传清 王 尧)

责编:李贤

2/2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