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0日电 世界杯中国足球启示录之一:联赛篇
记者曾志坚 李铮 马千里
德国世界杯四强都是欧洲球队,甚至连八强也被欧洲球队占去六席。现代足球起源于欧洲,尽管历史规律表明,起源地不见得就能始终保持其领先地位,后来居上的例子屡见不鲜,可是,德国世界杯为什么出现了欧洲球队在最后阶段几乎一统天下的局面?
不难看出,八强中的法国队、意大利队、德国队、英格兰队都有着强大的国内联赛基础。其余四强的许多主力球员也都常年征战法甲、意甲、德甲、英超、西甲五大联赛。事实上,八强以外的许多球队主力也都效力于五大联赛,在这种朝夕相处和切磋影响下,水平也得以提高。
可以说,强大的联赛基础是优秀球队和球员不可替代的成长沃土。比较而言,中国足球这些年一直尝试着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努力的结果是,亚洲倒是冲出去了,而是否走向了世界还有待商榷。中国足球的未来何在?
其实,我们不必着急,不必羡慕他人,不必好高骛远,不必盲目模仿,更不必追求花架子。中超、甲级、乙级等不同层次的中国足球联赛如今已渐成体系和规模,只要埋头种好联赛这块地,敞开中国球员的“留洋”大门,自然会有好收成。
增加比赛密度,保证联赛质量,是中国足球稳步发展的先决条件。欧洲五大联赛一个赛季的比赛场次多在60场左右,是中超联赛的一倍多。一个相对而言更和风细雨的联赛环境,当然比不上赛程密如暴风骤雨的五大联赛对球员的千锤百炼。甲A升级为中超后,中国队反而没能打入世界杯决赛圈,虽然原因多样,但比赛场次比甲A时期少了许多无论如何难辞其咎。
铲除中国球员自由转会的篱笆,才能保证中国足球这潭水活起来。保证源头活水是中国足球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要做强、做大、做活联赛,不光要埋头苦干,还要抬头向外看,扩大对内引进和对外输出,在球员自由转会中借鉴先进足球文化、学习外来的成熟经验,从而使国内联赛活起来、动起来,达到弥补差距、强大自身的目的。
中国球员转会制度目前还存在许多桎梏,不仅在国内自由转会费劲,“留洋”更费劲,一些益于中国球员和中国足球发展的转会,就是因为俱乐部等方面过分重视个体利益而常常难以实现。至于外援引进,条条框框照样不少。这有俱乐部的问题,也有足协的管理问题,还有思想认识上的差距问题。
做大做强中国联赛,“中国式集训”的思路也必须有所改变。集训在中国由来已久,利与弊并存,但从近些年的情况看,是弊大于利。集训的具体时间没谱,时间长短没谱,并且常常与联赛发生冲突。不仅导致集训人员不整、集训效果不佳,而且不当的集训直接降低了联赛的质量,说得不好听一点,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短视行为。
联赛是基础,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是德国世界杯对中国足球的重要启示之一。(完)
责编:贾文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