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消息: ( 2006-07-12 第08版 郑荣来)从报上读到一则消息:巴西队输给法国队之后,满怀卫冕希望的巴西球迷,由悲伤转为愤怒,把气撒在了表现平平的罗纳尔迪尼奥身上,将他的世界足球先生雕像焚毁,以此泄愤。他们原来以为,巴西队拥有最优秀的球星,卫冕志在必得。没想到一球之差,把他们挡在了四强之外。失望和伤心,使他们做出了过火行为。
输球后的伤心,其实很普遍,只是表现不同而已。有的形诸表情,或无言,或流泪,或痛哭,如丧考妣;有的见诸行为,或罢吃,或打人,或摔彩电,呈现疯狂(有一年荷兰一观众即如此)。
我们中国人则较为特别,曾以放鞭炮发泄失败后的伤心情绪。那是1982年1月10日中国队对新西兰队。此前,拥有5个净胜球的中国队已经解散,正静候以小组第二出线的佳音。由于沙特队“放水”,以0∶5输给新西兰队,使它赢得和中国同样积分和净胜球数。中国队不得不重新集结,与新西兰再战,争夺进军世界杯的最后一张通行证。这天晚上,中国队1∶2输了,当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北京全城便响起了原本准备庆祝胜利的鞭炮声,数量之多,时间之长,都是空前的。但此时,那声音里传达出来的,不是欢呼,不是高兴,而是沮丧,是伤心!
国人对于足球,企盼得太久,也企盼得太强烈。但我们毕竟是文明古国,我们讲究含蓄,讲究宽容,讲究理解。就在那次失利之后,我们足球队的灵魂人物容志行,在先农坛举行告别赛,球迷们以高度的热情欢迎他,并喊出了“志行精神”的口号。
现在,我们远离了世界杯,但我们关注着世界杯。观看世界杯的绝对人数,在全世界恐怕也是名列前茅的。不过,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的是旁观的眼光,看技艺,看气氛,看球星,都少有情感的投入。谁胜谁败,与我都没有关系。我们可以为精彩进球而鼓掌,也会为某队的出局而惋惜,但不会为某队的失败而哭泣。
所以,我们有的媒体开设了“欢乐世界杯”或“欢乐足球”的栏目,也是意在娱乐。
对于参赛的队来说却不是这样,除了最终夺冠者外,毫无例外地都有伤心的时候。这次前往德国助威的球迷,大都带着自己球队的失败而谙然然离去。看看英国和巴西的球迷的表情,就能洞察他们的痛苦情状。像澳大利亚这样的球队,几十年来从未取得过这样的成绩,虽然止步在八强,也是会满意的,但最终输球,也仍然会难过。
由此也可以看出,与其说“欢乐世界杯”,不如说“伤心世界杯”,因为它太残酷,让无数人落泪、伤心!
也许我们为中国足球伤心的次数太多,受痛苦煎熬的时间太长,8次的冲击50年的等待!我们麻木了吗?也不,假如我们能够杀进八强,做出潇潇洒洒的拼争,即便输了我们也不会流泪。
巴西人曾经有过好表现,有一次球队输球屈居亚军,队员回国时受到英雄般的欢迎。中国足球队如果有那么一天,欢庆的盛况,绝对会破世界纪录——我相信会如此。
责编:贾文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