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要金钱不训练 众星变散沙--桑巴之死谜团 
移动用户
联通用户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7月03日 09:27 来源:

  广州日报消息:虽说巴西队在本届世界杯获得的第7名并不是他们在历届世界杯上的最差成绩,虽说记者早在世界杯开赛前,曾经专门撰文对巴西队之“死”作过预测,但是卫冕冠军止步于8强,并导致世界杯变成了“欧洲杯”,这依然出乎人们的意料。

  尤其是巴西队在本届世界杯留下了许多令人不解的疑团,这可能成为世界杯历史上一个永远的话题。

  1 佩帅之谜

  宁要金钱不要训练

  外界对于巴西队主帅佩雷拉的非议,早在世界杯战前的准备期就开始了。作为一位曾率领巴西队夺得1994年世界杯的名帅,佩雷拉应该非常清楚,巴西队要卫冕世界杯,关键在于制定一个完善合理的热身集训计划。但是,巴西队从一开始就犯了“兵家大忌”,他们制定的完全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备战方案。

  受西甲推迟以及欧洲冠军联赛决赛的影响,巴西队本届世界杯的集中训练时间较短,因此如何利用不多的时间进行认真的集训备战是巴西队的当务之急。但是这支巴西队根本不像一支斗志昂扬、枕戈待旦的战斗部队,而更像一群嬉笑休闲的游客,治军不严的主帅佩雷拉对此无疑要负上主要责任。

  首先,巴西队选择了阿尔卑斯山脚下的瑞士小城维格斯作为进入德国前的集训营。但是巴西人到这里来根本不是训练,而是“作秀”。巴西队本来应该秘密练兵,埋头苦练,但佩雷拉却“钱迷心窍”,他不仅将巴西队所有训练对外售票,而且居然同意将巴西队的所有训练课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以致出现了女球迷冲入球场“性骚扰”罗纳尔迪尼奥的场面。

  维格斯的总人口数只有3953人,但由于巴西队的来临,这个小城涌入了几倍于当地人口的球迷和媒体。巴西队14场公开训练课的5万张观摩票全部售罄,每张门票售价20瑞士法郎,每次挤进球场的有5000人之众,来自世界各地跟踪巴西队的记者近千人。巴西队在这样的情况下训练,其训练质量可想而知,同时巴西队也将自己所有的军情源源不断地“主动”提供给了对手们。

  作为一位强调攻守平衡,但也十分注重防守和体能化的教练员,佩雷拉在组建球队、挑选球员时,却迫于球星的压力,挑选了一批倾向于个人表演,攻击能力强于防守能力的球星,结果自然是球队无法执行他的足球理念。

  佩雷拉不可能不知道他所做的这一切的后果,但是在金钱的诱惑下,在大牌球星的压力下,佩雷拉的犯错使得巴西队在世界杯起步阶段就已经注定失败的下场,这支“太过完美”的豪华之师最终被“捧杀”、“热死”。

  2 小罗之谜

  感觉不到自己状态

  获得世界足球先生与欧洲足球先生荣誉的“双料先生”罗纳尔迪尼奥,在世界杯赛前被人们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甚至有舆论认为他将是堪与贝利、马拉多纳比肩的新一代“球王”。

  但是在厚望之下,小罗的表现却与人们的期望相差甚远。在世界杯三场小组赛事中,小罗更多的是卖弄自己的脚法,在球场上闲庭信步,他并不太在意球队的胜利和自己的状态,这种过于放松的心境使得小罗从一开始就未能进入大赛的对抗竞争状态。

  进入淘汰赛阶段后,小罗似乎也没有从主观上全力投入。人们也一直认为,小罗是为了把状态和最佳水平留到半决赛和决赛中“爆发”。所以从巴西队到外界,大家都对小罗没有一个入球的现象处之泰然,都在等待小罗最后的“王者风范”。

  但是直至巴西队败在法国队脚下,小罗不仅没有什么像样的表现,甚至连他最拿手的个人表演也寥寥无几,最终小罗在本届世界杯上“零入球”,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地离开了世界杯。

  巴法之战赛后,在各路记者的包围下,小罗只是说:“法国队的表现更好,你们都看到了,我们输掉了比赛。发挥好的球队就应该获得胜利,我一直坚持是这么认为的。”

  对于自己一直没有找到状态的原因,小罗并没有说太多:“我知道自己的状态不好,但是我根本感觉不到我的状态。我对于自己的发挥没有感觉,找不到过去的自己。别问我为什么,我不知道。”

  法国“天王”普拉蒂尼早就看出了小罗的问题,他曾经指出小罗太疲劳了,赛前的恢复没有做好。的确,作为巴塞罗那俱乐部的头牌球星,小罗参加的赛事太多,所以小罗在达到欧洲冠军联赛冠军的一个高峰之后,他必须有非常好的恢复措施,才有可能马上推出第2个高峰。但是巴西队糟糕的赛前备战工作使得小罗根本没有很好地进行休整。

  巴西队在瑞士集训时,小罗每天给球迷签名就签到手痛,更何况经常有美女对他主动“投怀送抱”。在如此滚烫的“热浪”包围下,小罗并没有得到恢复、调整和休息,难怪小罗在第一节训练课后就大叫“太累了”。

  值得注意的是,回到巴西队的小罗似乎无法成为巴西队的“灵魂”,无论他充当前锋,还是在中场,他似乎更多的是出任策应的“游击将军”。巴西队由于球星过多而无法形成核心,小罗也无法显示出领袖的风范,这也是小罗在世界杯上毫无表现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3 阵型之谜

  众星齐聚

  变为散沙

  巴西队本来一直都是以“442”阵型迎敌。但是在本届世界杯上,巴西队的阵型却任意改动,始终无法形成有效的阵型。

  在对法国队的比赛中,佩雷拉突然对比赛阵容进行了调整,由小儒尼尼奥换下了阿德里亚诺担任首发,把小罗的位置前移,与罗纳尔多一起担任前锋。这样的安排无疑是为了呼应外界关于小罗在中场缺乏射门机会的舆论。但事实上,小罗也只是一个“影子前锋”,他更多的是在罗纳尔多之后突然插上或输送“炮弹”。所以,巴西队的阵型其实已经变成了“451”,佩雷拉的内心似乎更看重的是防守,这明显与上场的球员类型不符。

  本来无论阵型如何变化,巴西队最强大的都是中场,但是巴西队恰恰就是输在了他们引以为豪的豪华中场上。巴西队的中场虽然众星云集,但是既没有一名真正的球队灵魂人物,也没有类似1994年夺魁时邓加那样坚强的后腰大将。所以在整场比赛中,巴西队球员明显是各自为战,进攻没有组织,防守没有屏障。相比之下,齐达内在中场把法国队的攻防节奏调节得流畅自如,齐达内只是一人“独舞”就将中场完全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巴西队的阵型更加变异得不知为何物。正因为阵型上的散乱,巴西队因此在全场比赛顾此失彼,虽然拥有11颗“星”,但却没有红线来串联,球星也就变成了散沙。

  当然,埃莫森因伤缺阵被认为是造成佩雷拉改变阵型但却收到反效果的原因之一。以前巴西队最让人生畏就是“桑巴足球”的节奏,在目前的巴西队阵中,似乎只有埃莫森才能控制全队的节奏,调节全队的进攻方向。埃莫森的缺阵最终成为巴西队变阵不成功的重要原因。

  回想起来,巴西队在上一场比赛对阵加纳队时,如果不让埃莫森上场,而让他集中精力休息好备战这场比赛的话,那应该是明智的做法。但佩雷拉还是让埃莫森上场,结果埃莫森很快就受伤了,这对于巴西队来说是一个很重大的失策。

  另外,正如普拉蒂尼所说,现在的巴西队球员只想着进攻,所以在比赛中参与进攻的前锋实际上有4人之多,这样“头重脚轻”的阵型如何能够制胜呢?

  4 军纪之谜

  度假为主比赛为辅

  巴西队一直存在纪律松懈的问题,在本届世界杯上更是变成了球员主导教练的局面。以罗纳尔多为首的巨星们在世界杯期间简直不是在比赛,而是在度假,有关巴西队光顾夜店的报道不绝于耳,人们对巴西队球员一掷千金的豪华生活已经麻木。人们甚至认为,巴西队球员如果缺乏足够的娱乐和放松,他们的天才就没有办法施展出来。

  足球圈向来有“管理出战斗力”之说。一支军纪松懈的球队,只会使球员本已疲惫的身体变得更疲惫。巴西队这次不仅训练纪律和生活纪律松散,而且在球场上的战术纪律也是大走样。面对曾经多次击败过自己的心腹之患——法国队,巴西队球员们似乎缺乏动力和毅力去战胜对手。可能是因为平时让球员们分心的东西太多,所以他们明显精神不集中。而与巴西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往一向浪漫有余、认真不足的法国队,却表现出了少有的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这明显是法国人在危急的情况下开始自我奋发的表现。纪律是保证球队取胜的根本,也是对足球整体战术的基本要求,但是巴西人总是不喜欢过多地约束自己,即使他们参加的是世界杯。

  巴西队纪律松懈的最大责任人应该是巴西足协,因为巴西足协除了关心球队能够赚多少钱外,从来没有直接正视过巴西足球缺乏纪律性的老大难问题。

  5 执法之谜

  裁判选派并不中立

  本届世界杯在欧洲进行,欧洲人决心要借此良机将世界杯留在欧洲。环顾足坛,能够对欧洲球队构成威胁的,只有南美两支劲旅巴西队和阿根廷队。记者早在世界杯开赛前,就听国际足联官员私下透露,巴西队这次肯定拿不了世界杯。欧洲人已动用一切手段来达到目的,其中就包括故意为巴西队营造“天下无敌”的氛围,让巴西人在热捧中自我“融化”。

  另外,要阻止“桑巴军团”在欧洲大陆的推进,最有效的手段自然就是裁判员对比赛的控制。法国队对巴西队的比赛本身就是十分重要的1/4决赛,尤其是在阿根廷队已经被淘汰出局,只剩下一支南美球队的情况下,这场欧洲与南美的对抗本应该派遣中立洲的裁判员执法,但是国际足联却意外地任命西班牙裁判员执法,这明显违反了裁判员委派的中立原则。

  执法法巴之战的是西班牙的主裁判坎达雷乔,此君专门负责执法有倾向性的赛事,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政治裁判”。早在1/8决赛中,就是坎达雷乔在最后1秒钟判罚了澳大利亚队一个致命的点球,使得意大利队在最后时刻淘汰了澳大利亚队。事实上,如果那场比赛进入加时赛,少打一人的意大利队极有可能被斗志高昂的澳大利亚人冲垮。但坎达雷乔却选择了在最后一刻吹响了“点杀”哨声,这已经引发了众怒,但国际足联却依然留用了坎达雷乔,而且还安排他执法这场巴法大战,这实在难以让人信服。从比赛可以看出,坎达雷乔“控制”比赛的能力很强,虽然他也作出了一些对法国队不利的判罚,但那却是别有用心的。从整个比赛节奏看,他恰如其时的“暗算”式判罚,完全打乱了巴西队的节奏,而节奏就是巴西足球的生命。巴西队的出局,仔细品味起来,坎达雷乔的执法,应该说起到了“落井下石”的作用。

责编:张悦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