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消息:对于阿根廷队的失利,《号角报》赛后直指关键:“佩克尔曼在领先的情况下换下了标志性人物里克尔梅。换上坎比亚索的举动让全世界大吃一惊。而结果,阿根廷不能再抵挡对方的压力,最终被对手扳平了比分。”西班牙《世界报》观点相同:“用坎比亚索换下里克尔梅看似加强了防守,其实却解放了德国中场。果然,第80分钟克洛斯头球扳平比分。”
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当时的战局。第63分钟,
阿邦丹谢利扑球被克洛斯顶伤肋部。硬挺7分钟后被弗朗哥换下。这个突发事件并没影响佩克尔曼的计划。第75分钟,坎比亚索上场换下了核心里克尔梅。天平自此向德国队倾斜。随着里克尔梅的下场,阿根廷队失去了控球。
由于要顾及右路快马奥东科,坎比亚索上场后,冈萨雷斯的位置移到左路与索林协防多特蒙德前卫。原本二个半人驻守的右路,只剩科洛奇尼和半个马斯切拉诺。第80分钟,巴拉克致命的传中正是由左路传出。
佩克尔曼赛后说:“里克尔梅的体力有些问题,我没有对他感到失望。而是觉得应该给球队注入火力,当时罗曼已经疲惫了。”这样的解释是无力的。佩克尔曼似乎忘记了半年前前同英格兰队的友谊赛,正是在最后时刻换下里克尔梅才有了最后的黑色三分钟。如果说当时还是友谊赛,多少带点“玩票”性质的话,那今天的比赛佩克尔曼显然忘记了教训。
里克尔梅下场,艾马尔不在场上,队形回缩,不仅失去了控球,也失去了进攻能力,只能靠特维斯零星的骚扰以及后来克鲁斯机械的头球摆渡寻找机会。纵身进攻打不出来,阿根廷不再是阿根廷队了。在佩克尔曼的执教理念中,控球是第一位的。与德国队的前70分钟,阿根廷让人看到了这点。里克尔梅下场时双方控球比是60%:40%,阿根廷占据明显优势。但是120分钟结束后,德国队的控球足足追回9个百分点。
另一个值得商榷的是克鲁斯的上场。本来他有机会与特维斯在对荷兰的最后一场小组赛亮相,但阴差阳错“两人转”却出现在了同德国硬碰硬的比赛中。“梅西在哪里?”《世界报》评论员比赛之间就质疑佩克尔曼的这次换人。因为,克鲁斯占用的已经是阿根廷队的第三次换人。佩克尔曼赛后解释:“换上克鲁斯是因为头球技术出色,能得分,而且我们的边路球员可以起球。”这样的说法同样是站不住脚的。所有人都不能忘记他赛前指定的战术,特维斯说:“我们会走地面,避开德国人的高度。”面对莫特萨克和梅策尔德平均1米94的身高,纵然有一个1米90的克鲁斯又怎么样呢?用梅西是不是效果更好呢?
用克鲁斯意味着临场改变赛前指定的战术,此乃兵家大忌。“青年教父”佩克尔曼有着丰富的世青赛征战经验,但世界杯毕竟不同于世青赛。他没有斯科拉里的强硬,也没有埃里克森的圆滑。表面上看,他的失误缘于阿邦丹谢利的意外受伤。否则,也许梅西还能利用个人能力给日尔曼人致命一击。但球场上不允许如果,在临场应变力上他输给了克林斯曼。阿根廷被德国逆转是“意外”,也是必然。
现在可以想象马拉多纳会在第二天的电视里说什么了。“佩克尔曼要夺得世界杯,他是阿根廷人的英雄。如果没有,等着他的将是口水。”马拉多纳世界杯开赛前这么说,现在他也很有可能这么去做。
责编: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