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慕尼黑6月22日电 (新华社记者李丽、汪涌)
米卢的名言“态度决定一切”在中国足坛风靡一时。在他把中国队带进2002年韩日世界杯后,这句话更成了金科玉律。
然而,“态度决定论”并没有帮助中国队继续进军德国。这并不说明米卢这句话是错的,只是对中国队并不适用。
德国世界杯22日又排定两组座次,出线的分别是欧洲的意大利、非洲的加纳、南美的巴西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来自四个大洲的球队,分别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足球。加纳的大起大落,是非洲人散漫性格和情绪化的真实写照;巴西令人眼花缭乱的传切配合和即兴发挥,充分体现了桑巴舞者的个性和创造力。
态度,其实是一种信仰。它指挥球场内外的一切言行。
对浪漫的意大利人来说,足球是防守的艺术,所以于沉稳中见威力。
对能歌善舞的加纳人来说,足球就是音乐和舞蹈,所以他们起起伏伏。
对崇尚创造力的巴西人来说,足球是街头自由的追逐,所以他们在球场上和散步一样自如。
对膀大腰圆的澳大利亚人来说,足球就是袋鼠疯狂,所以他们能够勇敢往前冲。
而中国足球来说呢?中国足球没有态度,至少,没有上升到信仰的高度。
信仰必须神圣,必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而中国足球在长期功利性环境的熏陶下,处在一种完全世俗化的境地。正如同中国人拜百家菩萨,见佛就磕头,见庙就烧香一样,中国足球也是今天信这个,明天拜那个。频繁改弦更张,态度永远不坚定。
因此,中国足球永远无法同非洲球队一样放松,更无法同意大利一样坚实,同巴西一样艺术。
态度确实可以决定一切。但态度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它是一种信仰的建立,一种文化的积淀。亚洲并不是一块有着深厚足球土壤的地域,但态度可以培养。看看我们的邻居日本和韩国吧,一个坚定地师从巴西艺术足球,一个狂热地模仿荷兰全攻全守,他们都在逐渐形成自己的信仰,而无论这种信仰是土生土长的,还是海外进口的。
而中国足球呢?正应了那句话,信什么都好,就怕你什么都不信,或者,什么都乱信。
米卢给中国足球指出了一条道路,但他肯定明白,在一种功利性的环境中,建立一种态度无异于蜀道之难。当然,他幸运地把中国队带进了韩日世界杯,但那不是态度决定的,而是“上上签”决定的。
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足球所谓的“态度决定论”,还只是一个噱头。
责编: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