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6日 11:24 来源:
人民日报消息:“治疗不受集训影响。”“要给伤病治疗和康复充分的时间。”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徐利的话,为此次赵蕊蕊和冯坤赴美疗伤增添了浓厚的人性化色彩。
2006年,“疲惫”的中国女排频频失利。王一梅有伤、杨昊有伤、刘亚男有伤、楚金玲也有伤。郎平说得好,“我们扣下的每一个球都有医生们的一份功劳。”辽宁女排总教练岳金库无奈地说:“为了中国女排的成绩,国手们的身体已经透支。”
伤病,是运动员最大的敌人。一位曾在中国体操队专门带过伤病队员的教练说,一些很有潜力的好苗子苦练了很多年,最终因为伤病未能参加奥运会、世锦赛,错过了运动生涯的黄金时期。类似的事例,在其他运动项目中也经常出现。
从事竞技体育,难免受伤。一旦受伤,在不影响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依然奋力拼搏是一种选择,稍有伤病就会高挂“免战牌”的NBA球员奥尼尔的做法,同样值得借鉴。
如何正确对待身患伤病的运动员?如何让运动员在疗伤和继续参赛间作出选择?对于体育管理者来说,是经常遇到的难题。此次,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不以集训时间为限让赵蕊蕊、冯坤去美国疗伤,为处理知名运动员的伤病问题开了个好头,值得充分肯定。
现代社会提倡尊重人、关怀人、以人为本的生活哲学。竞技体育界存在的“重物轻人”思想既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相违背,又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提出的“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理念不相称。我们需要人与体育的和谐发展,需要体育精神照耀下的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需要身心健康的运动员和健康发展的体育事业,需要个人健康与国家荣誉共赢。
当前,中国体育界有必要逐步明确这样一种观念:奖牌固然重要,但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更为重要。若此次冯坤和赵蕊蕊伤愈而归,对困境中的中国女排无疑是雪中送炭,而此事本身,也彰显了中国体育人性化管理的光辉。(张金艳)
责编:谭启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