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国企烧钱足球涨价 中国球员曾有暴富时代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7月15日 13:55 来源:

  天津日报消息:足球运动在我国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体育范畴。但是被寄予厚望的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在进行了十几年后,耗费无数,却让国人失望至极,一方面运动成绩与市场运作双双陷入低谷,另一方面“假、黑、黄、赌、毒”等丑闻缠身。投入巨大为何却收获甚微?日前,新华社记者赴上海、济南、西安、成都、大连、北京等地,就“国企投资足球”这一引起广泛关注与争议的现象进行采访,希望借此让人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思中国足球,促使中国足球早日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国企在投资足球方面占据绝对优势”

  从1994年推出的甲A到现在的中超,有国有资本背景的俱乐部一直占据着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主导地位。

  搞足球到底投入多大?鲁能泰山、上海申花等俱乐部均对此问题含糊其词。曾任四川全兴俱乐部总经理的许勇则说,全兴这几年,“说七八个亿夸张,纯投入花了两个亿以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玉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常金月认为,在职业足球中投入的国有资本达到上百亿元。

  “中国足球选手迎来了暴富时代”

  “斗富”、“比阔”,对“国企足球”来说,屡见不鲜。从1994年到1997年,中国职业足球市场还算得上是健康发展的,国企的投入远不如以后那么多。

  1997年,前卫寰岛开创国企“烧钱足球”之始,为了立竿见影追求好成绩,前卫寰岛队以明显偏离正常性价比的价格吸引国脚转会,斥巨资引进了著名球员高峰、姜峰、韩金铭等。

  从1999年到2003年,中国足球选手迎来了暴富时代,到1999年赛季,个别球员的收入已经超过了300万元,这只是年薪和奖金两项的收入,还不算球员转会的所谓“签字费”。2002年,上海中远队分别以950万元和900万元的天价转会费从上海申花队“挖”到了祁宏和申思,这两人的年薪都超过了350万元;2003年,上海申花以1000万元从辽宁队引进了张玉宁。

  中国职业足球的成本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快速提高,职业化之初几百万元就能养活的球队,已经发展到没有几千万元根本无法维持正常运转的地步。山东鲁能泰山、上海申花等“豪门”的年度开支,更是高达亿元以上。

  企业玩不下去了

  四川全兴集团从1994年开始和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共同组建俱乐部,每年赞助四川足球队一百万元,签了8年合同。从1998年开始,开销越来越大。这家酒厂终于不堪重负,已拿不出更多的钱来搞足球,否则将严重影响主业。2001年,这家俱乐部因为不堪巨额投入而转手,“从每年100万元到几千万元投入,企业玩不下去了。”原全兴俱乐部总经理许勇如是说。

责编:高琦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