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何时确定火炬手?
自从北京奥运火炬珠峰登山队在3月中旬到达珠峰大本营后,谁将成为最后几名在珠峰顶上传递的火炬手格外让人关心。不过,不仅最后的火炬手名单迟迟没有披露,而且整个登山队的名单也只是在登顶前两天公布,而最后冲顶的19名队员则也是在登顶前夕亮相。至于在最后接近顶上的传递火炬人员,人们在登顶才终于清楚。
记者询问吉吉,最后5名传递火炬的人员尤其是她自己是不是早已知道这个名单时,她强调,“我也是到了最后在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时才得到通知,自己是最后阶段传递火炬的一员。”她说,虽然包括队长王勇峰、副队长尼玛次仁等人的35名登山队员都被称为火炬手,但每个人都知道肯定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顶上传递的火炬手。“直到5月7日晚上,也就是我们到达海拔8300米突击营地时,王勇峰队长才正式通知我,我将担任火炬珠峰传递的第一棒,到那时大家才算完全知道哪几个人是最后的火炬手。”
当然,与别人不同的是,吉吉对自己参与最后时刻在珠峰顶上的火炬传递是深信不疑的。“在几名女队员中,无论从体力、经验还是综合能力上看,我肯定能被选上的,尽管没有人告诉我这一点,但我确信自己会成为传递火炬人员中的一名。”确实,有着“当代女徐霞客”之称吉吉获得了几乎所有的荣誉,吉吉此前有过两次成功登顶珠峰的经验,最终成为奥运火炬珠峰传递第一棒火炬手可谓实至名归。
4.哪段传递最艰险?
通过电视直播,人们都亲眼目睹了吉吉、王勇峰、尼玛次仁、黄春贵和次仁旺姆在珠峰上将奥运火炬传递的伟大壮举。在大家眼里,似乎那段到顶峰的不足30米的路程在每名火炬手脚下都基本相同,不过亲身经历了那段传递的吉吉告诉记者,她作为第一棒火炬手走过的那段路不仅最长,而且还最为危险。
“你们可能不知道,我传递火炬时走了将近25米的距离,而且还是最不好走的一段路程。”吉吉说,她是在凌晨2时30分从突击营地出发的,速度出奇得快,“从出发到顶上乃至下撤,我今年从没感觉到累,可能与我们之前在云南的负重训练有关系。”结果她不但超越提前一个小时出发的队友,而且还和达琼等 4名队员成为走在最前面的人员,还不到6时就已经到了第二台阶以上接近第三台阶海拔8800米的位置。“下面指挥部开始让我们走得慢点,说上午9时才进行火炬传递和电视直播,可是还有3个小时,也不能干等着,于是我们便走走停停,差不多等了后面上来的尼玛次仁等人一个多小时。”
吉吉介绍,等所有人都到齐后,除了在下面传递的4名火炬手外,队长王勇峰让包括最后一名火炬手次仁旺姆在内的其他人都先到顶上。“传递开始后,我确实很紧张,就怕火炬一不小心给掉了,因为我走得那段路是个斜坡,需要侧着身子行进,再加上要脱下最外层的手套举着火炬行走,所以特别不好走。可以说,我走的这段是最不好走的一段。”她说,“过去走这25米,即便是吸着氧气走也得休息,而这次为了电视直播我们不但要摘掉氧气面罩,而且传递时还不能休息,因此这次最后这段路走得比我过去两次登顶都别扭。”
另外,吉吉还透露,事实上珠峰顶上非常狭小,尤其是最高点上面也就能站2至3人,因此虽然说19个人都最后到顶,但出现在电视镜头中最后的“全家福”事实上并不全。“今年上去的人多,那上面根本站不下那么多人,而且拥挤得很,所以在后来的合影中根本就看不到我,我被挤到下面低一些的位置了,就成了给大家照相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