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校园霸凌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引发热议。
作者称,自己是一位母亲,在中关村二小上学的儿子竟然被同学用厕所里的垃圾桶扣头。事后,孩子出现不愿上学、失眠、情绪不稳定等状况,被医院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导致的中度焦虑、重度抑郁。事件并没有随着各方的表态而平息,舆论关注度持续发酵。
近年来,媒体关于校园霸凌事件报道层出不穷。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今年5月至8月,共上报68起校园欺凌事件。此次中关村二小事件“刷爆朋友圈”,再次表明校园凌霸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校园安全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大隐忧。
今年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提出“中小学校要制定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依法落实家长监护责任”等多个要求。明令禁止之下,家长和学生对校园霸凌说NO就更有底气。
成人通常不愿相信孩子之间“怎么会发生如此恶劣的行为”,会倾向将欺凌行为,当作孩子们之间的小冲突甚至一个玩笑。面对校园欺凌事件时,各方面表现出的“和稀泥”态度,都会助长这种错误行为。
网上有专家分析什么样的孩子容易受霸凌,答案是没有任何孩子。被霸凌者的长相、身体形态、性格、成绩等任何一种理由也不能成为其受欺负的理由。
当孩子遇校园欺凌事件时,家长的态度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尤为重要,家长们不要再纠结于“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只欺负你?”类似的世界难题中,勇于发声,做他们的保护伞,让孩子知道无论他遭遇了什么,父母都可以支持和接纳他。
而许多家长的现实做法往往是,本着还要跟老师、同学“和平相处”的原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不仅是对施暴者的纵容,更是对自己孩子心灵的伤害。
说到这里,小编想到了近日的另一则热点新闻,上海推出首本小学男生性别教材 《小小男子汉》,帮助小男生们了解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和增强保护、悦纳自己的基本能力,从而提升敢于担当的勇气与素养。
在小编看来,相比于强调性别之分,培养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更为关键。小学阶段是形成道德观念的阶段,是形成同情心的阶段,是学会理解他人观点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来教育孩子将心比心、公正怜悯,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下,多数家长和学校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忽视了对心理健康与健全人格的培养。这起事件给各方带来很多启示,父母要重视家庭教育,要重视学习,更要重视孩子道德和心理健康的培养。从小引导孩子积极正面的处事态度,对触犯底线的问题严厉惩戒。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不仅因为他们没有自我保护能力,还因为他们不具备足够的行为控制能力。家长可以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吃亏”,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尊重自己的同伴;学校可以主张“大事化小”,却必须明白校园环境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给孩子划定一条行为底线。防微杜渐,不仅是杜绝校园欺凌的关键,也是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家庭和学校教育必须要学会做的一门功课。(戴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