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大正酝酿给毕业生颁发一份“人格证书”,初定包括学生的心理素质、基本价值观及人际关系三个方面,上海交大也意识到准确描述学生 “人格”的困难性,所以学校会经过多层论证及检验,最终出台考核方案。晴天一声雷,大学教育现在真是变着花样,先前有北大的校长推荐制,现在又来了个“人格证书”。正如校长推荐制一样,人格证书的取用标准,中间环节的透明性,监督环节都存在严重的不可操作性。这证书还和学生将来的毕业找工作挂钩,显得更是荒唐。而且人格本身就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怎能用证书去生搬硬套?
谁来认定学生的人格?是学校在人格认定上有多大权力?人格这东西,应该是上下铺的同学可能比常年难得碰面的校领导和教授更有发言权吧——但如果放手让学生自评互评,公信何在?而如果面都见不到的专家领导插手,莫非他们要提前修炼“隔空判人格”大法?大学在人格问题上是应该少说多做,不要老想着像牙防组一样忙着派发认证牌牌。
校方此举已经将学生的行为和毕业利益捆绑在了一起:一个学生想要得到校方的推荐、抑或是拿到“优秀毕业生”的称号,就必须向评定人格的“评委”们示好。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人格,也仅仅是评委们看到的人格。此种语境之下,“人格证书”难免不走向功利化。
人格证是怎么产生的呢?根据上海交大方面的介绍,先是班委会考评,然后学生所在学院、社团来给出初评意见最后由学校成立的专门委员会来审核。这样一步步,毕业生的人格就此成形。敢情在这之前他们的人格是一片空白啊。当人格需要一张证来证明时,而一个人的人格证由他人评定时,无论结果如何,这过程就伤到了毕业生们的人格。
面对多元时代的冲击和物质诱惑,一些高校逐渐迷失自我:贪腐成风、学术造假盛行、傍名人傍大款成为资本;为了钱财,可以不择手段创收;为了取悦上级,可以制造学生“被就业”的闹剧。细细数来,当今高校的一些不良之风可谓触目惊心。如果这些留给外界的不良观感不能改变,高校不能做到“行为世范”,又何来资格给学生发“人格证书”?
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本所在。尽管我们的大学也频频喊出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口号,但对照许多大学连最基础的独立精神都严重缺少这一现实,对照行政之手依然左右着大学的办学方向与思路这一困惑,指望大学去为学生们颁发人格证书,这可是它们不可承受之重啊。
大学之道,在于大学作为时代和社会的精神灯塔之角色和使命。大学的问题,不单纯是个教育问题,大学的兴盛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和精神兴衰。因此,我们有理由要求大学承担起自身的使命,为自身品格的完善而努力,而不是用证书来“绑架”学生的人格。离开了有品格的大学,怎能想象可能出现有人格的学生呢?
中国是一个证书满天飞的国度,很多国人一生中都为证书所累。仅大学毕业,就会有若干证书伴随左右。在上海交大的构想中,学业证书、能力拓展证书、人格证书是全面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三大证书。社会舆情已经证明,这样的构想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接轨无疑具有方向性,但主要应把精力放在专业设置改革和促进学生就业上。在“人格证书”上下功夫尽管劳神费力、用心良苦,可以尝试,但缺乏实际意义,还是在“传道、授业、解惑”上多下点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