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为邱光华(右二)生前与战友研究训法。
人物简介 邱光华,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原副师职飞行员,四川茂县人,1957年4月出生,1974年4月入伍,1976年6月入党,是我国第一代少数民族飞行员。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2008年5月31日,邱光华率机组执行运送地震受伤群众任务,因高山峡谷局部气候瞬时变化,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5名机组成员不幸遇难。2008年6月14日,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通令,给邱光华追记一等功。
今年5月12日上午,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在四川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专程来到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亲切会见该团全体干部和立功受奖英模代表,看望慰问了去年5月31日为抢运灾区群众英勇牺牲的邱光华等5位烈士的亲属。
胡主席深情地说:“邱光华等5位烈士是党和人民的优秀儿子,是我们的好战友,好同志,他们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奋不顾身,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是无上光荣的,党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的功绩。”
胡主席的话说出了人民的心声。每当人们说起汶川大地震,就会想起邱光华。他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这就是对人民的热爱和对党的无限忠诚。正是这种坚强的信念伴着他飞出了一条光彩的人生航迹。
“党给我插上了钢铁翅膀,我要永远为党和人民飞翔”
邱光华从小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羌族小伙。1974年4月,周总理亲自决定培养我国第一代少数民族飞行员,17岁的邱光华成为光荣的一员。
穿上飞行服的邱光华在一次思想交流中说:“我是听着爷爷的故事长大的,爷爷在奶奶还怀着身孕时参加红军,最后把鲜血洒在了他乡。没有党和人民的培养,我一辈子都不可能走出家乡的大山沟,是党给我插上了钢铁翅膀,我要永远为党和人民飞翔。”
翻开陆航团大事记,密密麻麻地记载着邱光华作出的突出成绩:
上世纪90年代初,陆航团装备新型直升机,他第一个报名参加改装训练,实现首飞,并带出第一批新型机飞行员。
1994年4月13日,他与战友扎西、勒干波一起,空中侦察四川雅江县森林火灾火情。在云雾遮日、飞机剧烈颠簸的恶劣条件下,凭借一流驾驶技术,冲破重重障碍,闯进火场上空。
去年1月中旬,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使西南电网受损。邱光华驾机一次次飞临贵州上空,为受损点精确定位提供航测资料。
去年抗震救灾,51岁的邱光华开始并没有被列入飞行的名单。团领导考虑他还有几个月就到停飞的年龄了,家又在重灾区,便安排他在地面指挥。但他一次次主动请战:“我是老飞行员了,家里的事压不垮我!况且家乡的地形我最熟悉,让我飞,还能带带年轻的飞行员……”
5月13日,飞行员多么秀奉命飞赴茂县,登上直升机才发现,老战友邱光华早已坐在机舱等候多时了。多么秀好不容易把他请下去,邱光华转身又跳上了时任团长余志荣的飞机。
“老余,你家也在灾区,你最理解我的感受,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家乡人民遭罪啊!”拗不过邱光华,余志荣只好答应让他作为一名领航员跟着飞一趟。第二天,团里同意让邱光华驾机投入救灾战斗。后来那些日子里,邱光华驾驶直升机每降落一处,幸存的群众就挥舞着双手,不顾一切地从四周跑来,有的抱住机组人员失声痛哭,有的对着直升机跪倒在地。看到此情此景,邱光华的心沉甸甸的,只想着尽可能多飞几个架次,多运几个伤员,多装一些物资。他和许多飞行员一样,每天飞行都在10个小时以上。任务一来,不管有多么疲倦,回答的总是“我还能飞,让我飞!”
与邱光华朝夕相处的战友回忆说,近几年,地方多家航空公司先后用丰厚的年薪聘请他,但都被邱光华拒绝了。旁人可能不理解,但战友们清楚:老邱早已把心许给党和人民,金山银山又怎能撼动他!
“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哪怕千难万险也要勇敢地向前飞”
西藏素称世界屋脊,气候变幻莫测,是航空界公认的“空中陷阱”。二战时期,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在持续3年零1个月的援华空运中,在这条航线上共损失飞机486架,牺牲飞行员和机组人员1579人。
邱光华是世界航空史上直升机载重进藏的首飞勇士之一。
1985年12月10日,4架战鹰从成都腾空而起,首次飞向唐古拉山。在高空气流中飞行,直升机好像波涛汹涌大海里的一叶扁舟,不停地剧烈起伏颠簸。刚过山口,邱光华机组驾驶的飞机一台发动机防冰活门突然自动打开了,直升机一下减少了20%的马力,犹如断线的风筝往下掉。邱光华当机立断,立刻采取手控油门,直升机在瞬间下掉100多米后稳定了下来。他们机组带着故障继续飞行了一个多小时,最终安全到达拉萨。
飞机降落在布达拉宫广场,藏族同胞们虔诚地围着钢铁“大鸟”,载歌载舞,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为他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
这次飞行,邱光华和战友们开创了直升机载重进藏的先例,架起了一条翻越唐古拉山的进藏空中走廊。
有飞行常识的人都知道,直升机在飞机家族中属于低空飞行器,其安全性在飞机家族中排名最低,一股突袭的气流,一根高压线,都可能给直升机带来致命一击。
在去年抗震救灾中,邱光华最后一次接受记者采访,连用了两句“相当恶劣”来形容飞行的气象和地形条件。
但,再难再险也挡不住雄鹰飞翔的翅膀。邱光华曾对他带过的飞行员说:“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哪怕千难万险也要勇敢地向前飞。”
5月15日,邱光华驾机飞进青川执行空运救灾物资任务。到达目标空域才发现,在满目疮痍的地面上很难找到一块降落场。有人建议空投,邱光华坚决不同意:“这可是乡亲们的救命粮、救命水,摔坏了怎么办?”他带领机组成员反复盘旋观察,成功将直升机降落在一个面积不足200平方米的平台上。
5月26日,邱光华驾机进汶川运送伤员,降落的峡谷仅百余米宽,5道高压线依次挡在下降的航线上。地面,由于山体滑坡河水上涨,原来的河滩变成了一片沼泽,找不到一处可供降落的地方。盘旋在空中,看到受灾群众跟着直升机跑动,焦急地挥舞着各种颜色的衣服,邱光华很是着急。他一次又一次下降,又一次次把飞机拉起,在空中盘旋30多分钟,悬停下降11次后,终于穿过电线网强行降了下去。事后,他对记者说:“伤员在下面,我们冒死也得下去。”
突进汶川、飞赴青川、飞过茂县……邱光华一次次穿越生死极限,把党的温暖送到灾区。抗震救灾期间,邱光华机组累计飞行50小时31分63架次,运送救灾物资25.8吨,运送救援人员87人,后运伤员44人,转移受灾群众180人。
“尽管每一次都可能折翅,但是雄鹰仍会选择飞翔”
在陆航团年轻飞行员眼中,有着5800多小时飞行经历的邱光华是经验最丰富的飞行员,他像一根竖在眼前却又无法超越的标杆。这标杆,是邱光华一次次用生命竖立的。
1987年5月,一场暴风雪把原本就不通公路的墨脱,变成了孤岛中的孤岛。当地军民被困在雪野中,缺衣少粮。告急电报通过电波飞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令立即进藏救援。5月27日这天,遇到了高原难得的好天气,已经连续飞行7架次的邱光华,建议再飞一次,把乡亲们急需的小型发电机运进去。
高原的天就像婴儿的脸——说变就变。就在邱光华驾机飞到海拔4200多米的多雄拉山口时,与一股强气流不期而遇,突然浓云密布,天幕低垂,邱光华就像被人用黑布蒙住了眼睛,即使他沉稳操控,却也没能安全返航。几天后,当地群众才在茫茫雪山中找到他们,直升机已经无法升空,幸运的是没有人员牺牲,唯有邱光华折断了三根肋骨。
此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邱光华不可能再飞行了,也不敢再飞了。
可勇敢永远是勇敢者的通行证。一年半后,邱光华奇迹般地再次通过了飞行员严格的体检关。
“你们不知道老邱为之付出的艰辛啊!”妻子李弟燕回忆说,邱光华一出院就坚持走回家,三天后就咬牙忍痛开始出早操、搞体能训练了。心疼他的妻子想阻拦,但妻子又知道:对邱光华来说,飞行比生命更重要,他绝不会因为一次挫败,就轻言放弃!
给一片蓝天,雄鹰就能展翅万里。
邱光华再次飞行的第一个任务,是有“黑色死亡之谷”之称的墨脱航线。
经过长途“跋涉”,终于飞临多雄拉山口。冷漠的多雄拉山口依然冰凌垂挂,雪墙高耸,天空却晶亮透明,湛蓝欲滴。
刚进入山口,晴朗的天空脸色一沉,刹那间寒风骤起,黑云翻滚,一股股强大的气流向飞机疯狂袭来。飞机剧烈抖动,不听使唤,强大漩流搅慢了旋翼的转速。“如果再慢,旋翼的升力就会被强大的地球引力抵消,飞机将失去控制。”邱光华迅速加大油门,果断拉起操纵杆,飞机猛然上跃,颠簸着从“云洞”中蹿出了漩流区。
然而一道更大的难题摆在面前。
离墨脱只有20公里,飞机要从海拔6000米的极限高度,降落到海拔只有500米的墨脱,周围群峰耸立,没有盘旋空域。邱光华硬是凭着精湛的技术和过人的胆识,在20公里距离内,奇迹般完成了5500米近乎于垂直的降落。
换作其他人,或许就真的不敢飞了,但对邱光华来说,铭刻在他心中的唯有飞翔,为了使命,用生命飞翔!
“尽管每一次都可能折翅,但是雄鹰仍会选择飞翔。”同在一个单位的儿子邱锋记得,就在邱光华牺牲的前两天,他还乘父亲驾驶的直升机一道前往茂县转运伤员。在他们载着20名受伤群众返航时,直升机突然出现险情:双发动机转速差高达10个,温差120℃。父亲几乎是在直升机接近单发停车的状态下,操纵飞行,安全着陆的。尽管如此,第二天,父亲还是没有停止飞行,他驾着刚检修过的直升机在前线冲锋……
用生命开辟的航道,用生命练就的本领,这样的技术和胆量,让邱光华敢于飞翔在祖国的天空,创造一项又一项卓越:全军四种气象指挥员、四种气象教练员、特级飞行员,参与编写的《飞行大纲》用于指导全军陆航部队飞行训练,全团80%的年轻飞行员都曾是他的“徒弟”;熟练掌握列装的6种机型的飞行技术,参与高原试飞、军事演习,开创10项飞行记录填补世界航空史空白;先后10次成功处置直升机空中单发停车、罗盘失效、突遇雷雨等各种险情,确保了国家财产和战友的生命安全……
讲不完的英雄事,说不尽的飞天情。邱光华,一个共和国的优秀军人,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百姓,都在念着他的名字。他像翱翔的雄鹰,永远在祖国的天空飞翔。(杨鹏飞 特约记者 赵丕聪 记者 杨彪)
责编:张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