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一日千里:看60年出行变迁

 

CCTV.com  2009年09月16日 14:03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俗话说出了人们对交通的关注,也从侧面反映了交通条件的提升可以带来更多的实惠和利益。出行、道路、交通工具,每天都伴随在我们左右。出门、回家,只要我们参与社会行为,只要我们迈出门口,“交通”就紧紧跟随我们到达任何一个地方。

    从建国初期,“晴天一脚土,雨天一脚泥”,“出行基本靠走”,“驴马车”仍大行其道的出行状况,到如今姚家园路、朝阳北路、朝阳路、青年路、机场二通道等多条市区级主干道贯穿,各种交通工具并行的一派繁荣景象,出行条件的变迁已经深深地改变了平房人的生活。

    这60年,公共交通得到飞速发展。如今的平房地区,再也不是建国初期只有一趟50路公共汽车。现在,就只在姚家园路上,来往平房地区的公交线路就有十余条。加上朝阳北路、青年路等主干线上的公交车,途经平房地区的公交线路有30余条,不到十分钟就有一辆公交车进站。而419路、126路、673路等公交车的总站或停车场也都设在平房地区。短时间的公交车辆间隔,让居民们的出行变得不再困难。上世纪70年代人们一窝蜂地挤公共汽车的状况也一去不复返。

    姚家园路南,从平房西口到黄杉木店路几百米之间,各种名牌汽车4S店也已经开到了10余家。雪铁龙,起亚、奥迪、别克、斯巴鲁、红旗,从国产到进口,从家用车到商务舱。随着人们经济能力的提高,汽车开进寻常百姓家。现在,拥有私家车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公共交通:从烧炭木车到飞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柏油路根本没有 出行基本靠走     

    “刚建国时候,去趟东大桥买东西,一去一回要4个小时呢!”宋后昌今年76岁,现住在姚家园西社区。回忆起年轻时候的道路交通条件时说,那时候出行,绝对是个苦活。

    宋大爷生长在姚家园村,解放前这里全是土路,只要一下雨,土自然就变成了泥。建国后,有的土路被铺上了石子,稍稍改善了道路状况。出行的时候,碰上下小雨,也就稍稍强了一点。

    1955年,平房地区的青年路开始施工。为什么叫做青年路?宋大爷说:“那个时候,修路的都是年轻人,20岁左右的,所以就把路名叫做‘青年路’。那个时候的青年路和现在的青年路相比可是天壤之别。既没有这么宽,也没有这么长,还没有延伸到姚家园路上。至于路面条件,就是在土地上面铺上石子,但是在当时来讲,这就是相当好的马路了!”

    说起出门,宋大爷叹了口气:“去哪都是走!全靠两条腿!要说像现在这样,到处都是公交车,想都想不到!那会儿全北京也没多少汽车啊!我出门就赶驴车,套上一头驴,这就是好点的交通工具了!”

    宋大爷那会儿去远一点的地方都是赶着大车去。那会儿,去甘露园,宋大爷就带上几个路人,每个人两三毛钱,搭上四五个人,一起就拉过去了。一天下来还能赚上一两块钱给家里补贴。提到公共交通,当时的公共汽车是烧炭的木车,车上有个锅炉,半个多小时才有一趟,并且装不了多少人,所以坐的人也不多。

    平房路(原350路)是地区最早的一条马路,西起朝阳门,北到电台,是解放前日本人修建的。也是平房村民进城的必经之路。

    说它是马路,其实也只是由简易碎石铺成的。每天路上行驶的唯一的机动车就是50路公交车(就是后来的350路)。

    “那时的公交车特别小,黑色的,还是烧柴火的,速度也非常慢,只能乘10多个人,里面没有座位,只能站着,个子高的人乘公交车特别容易磕头。”平房村田有才大爷说,就这条件,对当时的人都是非常奢侈的事情。

    “那时候坐一次公交车由姚家园到东大桥需要5分钱,可是当时一斤猪肉才6毛钱。”田有才今年正好60岁,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他说,村里人进城,一般都是走路,因为东大桥那里有一个市场,所以一般村里人进城,最远也只到东大桥。“每天沿着姚家园路一直走,走到头就是东大桥了,一般我们需要走一个小时,没有人觉得累,因为大家都这样。”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道路依然难走  公交极端抢手          

    说到道路的发展,李连阿姨颇具发言权。她把自己30多年的青春岁月全部贡献给了首都的公交事业,从开长途公共汽车到教别人开车,对路况的变迁,李阿姨可以说是看在眼里,开在脚下。

    李连1966年开始开公交汽车,也是为数不多的女司机之一。据李阿姨介绍,那会她开的是长途车,从安定门到大兴黄村都算是长途。而现在,这段路程已经不算啥了。六十年代的时候,每天上午一趟车,下午一趟车,晚上就住在大兴,第二天再回来。

    一次李阿姨出车在南苑机场路上,那条路当时是铺的石子,虽然平时走起来还可以,但是一下雨,就会把石子下面的土冲走,而上层的石子就成了一道道沟壑。

    那次李阿姨开返程车,在回来的途中,瓢泼大雨导致本身就已经沟沟壑壑的路面积水严重。用李阿姨的话说:“一开车门就全是水!”由于路的两边是地势较低的民房,所以一过车,水浪就往两边的民房院里涌。院里的人们就拿着铁锨和镐把站在路中间,不让汽车通过。而此时,路上已经有很多辆车被截在黄村无法返回。李阿姨也被堵在路上,想到母亲一个人在家里照看孩子,上有老,下有小的她硬是什么都没顾,踩着油门,一路就闯了过去。如今,李阿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我就跟开着摩托艇一样!真是管不了那么多了,我必须回家!那会儿路不好,没办法啊!”

    还有一年冬天,李阿姨去河北文安坝县,路面就像鱼脊背一样,又恰逢下雪,路面滑得要命。只要稍稍一偏,车子就会滑到路边的沟里。李阿姨一路上始终挂着二挡,握紧方向盘,开了5个小时才到目的地。下车后,两脚已经被冻得走不了路了。

    现在,李阿姨不再开汽车,但是回忆起当初受的罪,李阿姨感叹道:“唉!那会是苦啊!你看现在的公交车,从里到外条件那么好,司机舒服,乘客也舒服,大不一样啦!拿过去相比,能比吗?”     

    马祖英阿姨今年68岁,提起七八十年代是如何出行的,她记忆犹新。那时马阿姨家住在陶然亭公园北边,别看是城里,到六十年代,照样全是土路,只要下雨,照样都是泥。“哪有公路去!”马阿姨不禁感叹道。1961年,马阿姨参军去了福建,临走时她的记忆是没有像样的路,从小上学都是走着去,那长度放在现在可是十几站的路途。1969年,马祖英回到北京,这不到10年的时间,北京的路变宽了,原来菜市口那边的小马路已经变成了柏油马路,也变宽了。

    虽说是道路条件渐渐有所改善,但是出行,依然是麻烦重重。七十年代,马祖英在光华木材厂上班,早上给孩子带到托儿所去。为了避免早上高峰期的时候公共汽车上人多而挤到孩子,马阿姨那时候天天早上4点多就起床,去赶5点多的早班车。有一次,下车的时候由于人太多了,没做好准备的马阿姨被人流从车上硬是挤了下去。结果是没站稳,马阿姨抱着孩子摔倒在地上。回忆起来,马阿姨说:“哎呀!当时幸亏是没有磕到马路牙子上,人就是多啊,一到站,那就是上百号人围上来挤!下车也是,有时候你不想下车都能让人挤下去!”

    还有一次,马阿姨单位发了电影票,晚上,她就带着孩子坐车去电影院。但是车上挤得不可开交,挪动身子的地方都没有。结果到了电影院,马阿姨才发现放在挎包里的钱包和电影票全被人偷走了。由于是全单位包场看电影,马阿姨和检票的人好说歹说才进去看了电影。“当时车上人多,我那挎包一挤就给挤到旁边去了。你又腾不出身子来,还得看着孩子,根本就顾不上了。就这么着,让小偷钻了空子,得了手!那时候,你不坐车太远,坐车又麻烦,说是受罪一点都不夸张!”

    到了八十年代,北京的道路交通可就眼看着起了变化。李连阿姨说:“随着改革开放,能看到路面的变化了。很多路都修的很好了,开着车再也不用怕下雨下雪了!”

    当时马祖英总是坐23路公共汽车上下班。坐在车里,透过车窗,就能感受到首都的变化。道路两边的小平房开始慢慢的拆除,相对的马路也开始拓宽。马阿姨说:“这一天一天的,从车窗里就能看到视野开阔了,建筑物都变了!”

    从这些事例和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行条件的紧张和落后,但是我们也能感觉到,一切都在慢慢的发展,变化。     

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

交通上天入地  出门地铁飞机     

    刘震是北京公交419路车队的队长。他干了近30年公交工作,叔伯姥爷到母亲也都把自己奉献给了首都的公交事业。

    说起首都交通的发展,刘队长如数家珍,说得头头是道。

    1982年,刘震参加工作,在公交车上售票。七十年代的挤公交现象也一直持续到那个时候。刘队长说:“我当初在116路公交车,从和平里到永定门。早高峰的时候,每天在车上都能见到十几二十个大衣扣子!全是人们挤掉的!每天等乘客下了车,从车厢后面往前一走,地上肯定能捡到,不管大小,全都给挤下来了!我当时可捡了不少这扣子。这在我印象中是相当深刻的!” 刘队长回忆自己小的时候上学,由于公交车间隔时间长,所以干脆走着上学。经常是走到学校后,公交车还是没有过来。

    从九十年代开始,老百姓的出行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刘震的话说是交通状况“面目全非。”柏油马路,仿佛突然间就躺在了地上。公交线路逐渐增多,地铁也开始贯穿地下。尤其是从1998年以后,首都的交通条件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阶段。

    而当初公交之所以那么挤,是因为公交车太少了。他说,八十年代的时候“北京市一共也就有70多条线路。”

    那时候,只有一条“50路”公交车线路通过平房地区。可现在,屈指一数,途经平房地区的公交线路就有三四十条。而在朝阳北路上,北京地铁6号线也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中。

    据刘队长介绍,当初像50路这样的公交线路定下来以后,二三十年都不会改变,然而现在,公交线路则会根据居民的需求改变,以适应老百姓的需要。

    现在,我们再看看公路上行驶的公交车辆,单从车辆硬件设施来看就是今非昔比。

    刘队长介绍,每辆车的轮胎都是米其林的,单是一套轮胎就要好几千块钱。并且大部分的车辆都应用了CAN技术,即在车辆发生故障或者事故的时候,通过电脑检测,就可以正确的完成诊断,确定车辆哪个部位运转不正常,所有数据都会被导出。

    此外,在车辆的维修等各方面都提高了工作效率。进到车内,滚屏显示车站,空调带来冬暖夏凉。     

    除了公共汽车,地铁、轻轨、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也日益快捷舒适,改善了居民的生活。

    六十年代,马祖英去深圳就是坐的火车去,这一路上,要在上海停一次,在江西停一次。而且车速慢得很,单程时间就要一个星期。“那车里条件也不行啊,车上顶多就有个暖壶,一个电扇!简陋得很!”

    由于马祖英当初只有20岁,周围又都是陌生人,自己在车上只敢在上铺呆着,床都不敢下。“那会儿小,啥都不懂,到哪都是不认识的人。就连吃东西也是在上铺自己偷偷吃!到了车站就更害怕了,我记得江西那块比较落后,下了车很多乞讨要饭的人就会过来冲你伸手,因为我当时参军穿军装,他们就觉得我能帮助他们。到处都是陌生人,车站秩序也不好,可把我吓坏了!”

    七十年代有一次马阿姨去天津看望父亲,也是坐了两个小时才到。车上条件虽说有改善,但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你看现在这京津快线,半个小时就到天津,跟遛弯似的!有的人说晚上去天津吃饭,吃完就回来了,这在过去哪有的事情啊!一转眼几十年过来了,谁能想到这交通条件能发展成这样啊!2007年我去南京看儿子,就坐的D字头的车啦!真是好,你看那车厢里的条件。多棒啊,要啥有啥!”

    回忆起第一次坐北京的地铁1号线,马阿姨说:“那会新鲜啊!这火车还能在地底下跑!又快又稳,可兴奋呢!但是那会儿票贵、人少。可是你看现在,坐地铁是多普通的事情啊,想到哪到哪!眼看着新建的6号线线路在社区这儿就有一站,我都等不及了!”

    火车还嫌不够快?如今,老百姓坐飞机出个门也不算啥新鲜事。机场二通道修到家门口,几十分钟到机场,坐上飞机天南海北转瞬即达。诗里说的“天堑变通途”“千里江陵一日还”搁现在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私人交通:从自行车到私家车

     

父辈骑着自行车结婚 孩子结婚开上小跑车     

    1970年,21岁的田有才结婚了。那天,他和亲戚们骑着10辆8成新的自行车到通县去接新娘子。沿着新近修过的平房路,一路上由10辆自行车组成的车队成了路上最亮丽的风景线。

    “每个人看到我们,都要停下手中的活看看。”那时在路上看到10辆自行车,“和别人聊天时,都可以拿这个来炫耀,更不用说用来接新娘子了”。

    您可别认为搞来10辆自行车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这可是集全村之力才借到的自行车,整个平房村也就这10辆自行车。在70年代,谁家要是有辆自行车那肯定是家里有人在城里当工人。

    据田有才回忆,当时因为哥哥和姐姐都在城里当工人,他们每人都有一辆自行车,就是两辆车,剩下的车都是和村里人借的。“平时就一直注意观察,看到谁家有自行车就记下来,等到定了日子,头半个月就得挨家挨户地去借,说哪哪天要用车,希望对方把车空出来。结婚头一天晚上,家里人就要挨家挨户去收车了,哪个人骑哪辆车都要记好了,接完亲回来还要检查一下车子的情况,然后再一一还给邻居。”

    1994年田有才女儿结婚时,女儿可是坐着轿车出嫁的了。“女儿的婚车一共6辆,其他5辆车就是普通的夏利和面包,不过头车是一辆加长凯迪拉克。”

    田有才告诉记者,90年代并不像现在这样,想找婚车可以直接到婚庆公司租,那时都得自己想办法。“那时很多人家都跑出租,所以借一辆夏利车还是非常容易的,这样七凑八凑的我们就找到了5辆车,有夏利车,也有面包车。不过在找头车的时候我们还是遇到了问题。头车通常都要好一点,可是我们借来的几辆车档次都差不多,好在当时有亲戚在外事局工作,自告奋勇说帮忙找车,结果就把单位里的凯迪拉克给开来了。”

    果然,女儿结婚的当天,女婿坐着一辆加长的凯迪拉克汽车来接女儿时,还真把田有才镇住了。“虽然以前也听说过凯迪拉克特别长,不过看到实物,还是出乎想象,村里很多人看到这辆车都觉得新鲜,围着车不停地打量。”

    2006年田有才的儿子结婚了,他的婚车队伍相比姐姐也更加壮观。“一共12辆车,头车是一辆三菱跑车,剩下的则是11辆红旗车。”田有才告诉记者,儿子结婚的时候,都没用自己操心,婚车都是儿子自己找的。“儿子自己有一辆红旗车,他还参加了一个红旗车友会,一位车友听说儿子要结婚时,就把所有车友的车都借了出来,车友们还自告奋勇给儿子开婚车。”

    奥运期间,因为北京市车辆限行,儿子为了方便出行就又买了一辆别克商务车。“儿子的两辆车尾号都不一样,可以经常换着开。”说起儿子,田有才一脸自豪。

     

责编:孙冰岩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