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某 提问

网友星际之门问:

听说这次是国家卫计委等九部门出台实施意见,要解决我国短缺药问题,请问《意见》出台将给老百姓带来怎样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实惠?能否解决着急用药患者的实际问题?

小编答:

俗话说有啥别有病,可人吃五谷杂粮谁也不能打保票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得些“怪”病,治疗这些“怪”病的药品一般有个共同点,即价格不高、临床用量少、仅有一两家企业生产。但是少了它,不是找不到替代药,就是替代药价格奇高无比,令患者难以承受。

例如鱼精蛋白,是治疗心脏病手术的必用药,十几块钱一支,而去年大半年这种药在全国多地出现短缺甚至断供。基层医疗机构短缺问题更为突出。因廉价药品的短缺,致使一些农村患者面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危机。也难怪许多网友经常焦急的发帖质问:救命药去哪儿了?短缺药荒哪儿了?病重的患者怎么办?

药品短缺是全球普遍存在的难题,影响患者用药、危及群众健康。成因复杂,主要表现为供应性、生产性、机制性以及垄断性短缺。其中在4个环节表现明显:药企对价格较低、需求较少的药品缺乏生产积极性;药品利润低,药商对其经营积极性较低;医生爱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好的替代性药品;生产、流通、采购等环节信息不畅。

此次国家卫计委等九部门发布《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本文简称《意见》)即是针对这些症结提出的具体措施。

其中,创新举措“1+1+1+6”,既解燃眉之急,又利于建立长效机制。

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涉及研发注册、生产流通、采购使用等多环节和多部门,关系患者、医疗机构、生产流通企业、行业(学)协会等方方面面,参与主体多、社会关注度高、应对难度大,迫切需要创新工作模式。

按照分级应对、分类管理、会商联动、保障供应的原则,《意见》主要的创新措施可以概括为1+1+1+6,即:

一个会商机制,国家和省级建立9部门联动机制,统筹解决短缺。

一个清单,建立国家、省级两级短缺药品清单,根据清单动态管理,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启动应对机制。

一个平台,建设全国短缺药品信息采集和供应业务协同应用平台,逐步实现短缺药品信息监测全覆盖。

六类精准措施,根据短缺药品产生的不同原因,采取政府统一定价定点生产、协调应急生产和进口、加强供需对接和协商调剂、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短缺药品储备、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健全罕见病用药政策等六类措施,既解决临床必需、用量小或交易价格偏低、企业停产等问题,也要打通药品生产供应各个环节确保供应。

《意见》通过监测发现苗头问题。每省布局不少于15个监测哨点,联通药品研发注册、生产流通、采购使用等重点环节,逐步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监测网络体系和预警机制。综合分析我国疾病谱变化、重点人群临床用药需求、突发事件应急保障、药品及其原料药生产审批等,合理界定临床必需药品短缺标准,建立管理制度。

根据短缺原因、程度、影响范围等,及时启动国家或省级应对机制,定期公布。目前梳理出约130种临床易短缺药品清单,分类明确定点生产、协调应急生产、加强供需对接、完善短缺药品储备、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健全罕见病用药政策等6项应对措施。已经解决近50种清单内药品的短缺问题。

国家层面重点围绕国家级短缺药品清单内品种,组织开展短缺药品及其原料药生产供应保障能力评估,研究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重大政策和制度,协调解决跨省短缺问题。省级层面主要是建立相应会商联动机制,综合评估辖区内药品短缺信息和应对建议,统筹解决局部性短缺问题,及时分析、处理、上报短缺信息,增强综合应对能力。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如何让老百姓花少的钱用好的药,国家层面还做了很多部署。

药品是特殊商品,对病人属于“刚需”,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对药品产销实行管制。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7年就提出,各国要提供廉价药,满足基本医疗需求。低价救命药短缺问题也并非我国独有,各国大多通过政府出面干预解决,发挥好“有形之手”,跨部门联动,调节市场失灵难题,保证短缺药合理供应,为患者“托底”。

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药品短缺问题,明确要求抓好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低价药、“救命药”“孤儿药”等供应问题。

2007年,我国曾试行短缺药物定点生产制度,但定点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原因是配套措施不到位,各种“不经济”的难题让企业退避三舍。因此,近年来管理部门已对低价救命药产销政策做了调整。

2014年,发改委等部门出台政策,对纳入国家低价药品目录药品,取消最高零售限价,允许生产经营者在日均费用标准内,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制定或调整零售价格,保障合理利润,并提出建立常态短缺药品储备等相关政策,保障低价药品供应。

2016年12月30日,中央深改组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将建立完善短缺药品信息采集、报送、分析、会商制度,统筹采取定点生产、药品储备、应急生产、协商调剂等措施确保药品市场供应。

2017年2月14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提出保证临床必需、用量不确定的低价药、抢救用药和罕见病用药的市场供应。这也意味着,这些“救命药”未来或不再难觅踪影。

2017年4月18日中央深改组第三十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审议了《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本文简称《意见》),就贯彻落实提出明确要求。

而此次出台的《意见》更是给老百姓带来满满的实惠:医患不用为了缺药给困住。企业不用担心生产这个药亏本,也不敢囤积居奇、抬高物价。行业不会乌烟瘴气。对医生、对患者、对企业、对行业都是很好很强大的。

本文参考:
     药品短缺怎么治?我国将建立健全短缺药品预警和分级应对机制 新华网 2017-02-10
     廉价药去哪儿了?难以承受的短缺之痛! 新华网 2017-05-03
     小众药廉价药常短缺停产 如何保住“救命药”的命 央视网 2017-03-01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和“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2017-02-14
     低价救命药不能“玩消失” 人民日报 2016-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