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县信访局长潘作良,殉职倒在了信访工作岗位上,英年43岁。在他病逝的5月10日当天,沈阳市委宣传部就组织了采访团赴辽中采访,仅第一天的采访,就令我们真切感到,这位平凡的基层干部,身上有着不平凡的伟大精神。
第一个印象深刻的。一位县领导评价潘作良,说他在当官和荣誉问题上,总是“舍己为人”。救人可以奋不顾身,舍己为人,当官还有“舍己为人”的?
采访得知,潘作良土生土长在辽中大地,这位后生曾作为县里的年轻后备干部,多年在农村担任乡长、镇长、镇党委书记,这两年到辽中城里任职了,干的还是又苦又累的信访局长。可他乐此不疲。他有过换个好岗位、甚至提升的机会;也有过多次得到先进、当劳模的名额,这些机会都能给自己的人生政绩添光加彩。但潘作良总是把这一次次的机会、荣誉让给同事,推荐给了别人。
是啊,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在为官从政之道上,人们听到的多是“跑官”、“要官”,甚至“买官”、“卖官”。这种现象虽不是我们干部队伍的主流,仍是少数人所为,但其腐败现象影响深且广,败坏了干部队伍形象,更败坏了党的形象。比起潘作良的“为官之道”,那些跑官要官者不汗颜吗?两者真可谓天壤之别啊!
潘作良淡泊名利的“为官之道”,就在于他把当官当做是为老百姓做事,不论大官小官,乡官镇官,城里官,心中始终装着百姓的冷暖与苦乐。县里让他去当乡长,他就把一个乡的大事小情放在心上;让他当镇长,他就整天和村干部、农民群众吃住在一起。古往今来,中国有许多这样的深受百姓称道的“百姓官”,这才是真正的为官之道。潘作良不愧为我们新时代基层优秀乡干部的典型代表,他秉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为民做主”的为官精神。今天,我们各级领导岗位上的同志不应该好好学学吗,不应该让这种“为官之道”回归我们的时代吗?
责编:赵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