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潘作良的“爱乡情怀”

 

CCTV.com  2008年07月17日 14:10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沈阳日报  

  在采访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已故辽中县信访局局长潘作良,之所以那样忠诚敬业,那样无私奉献,那样清廉俭朴,那样鞠躬尽瘁,皆因他有一种爱家乡、爱百姓的“爱乡情怀”。这位年轻的农村干部出生在辽中大地,喝着辽河水长大,20余年在乡镇、县城工作,无论走到哪个岗位,都深受村民群众和领导、同事的好评。这一切都是他用爱换来的回报。

  有了这种“爱乡情怀”,潘作良工作起来就不知索取、只知奉献。他的同事介绍说,潘作良专爱干那些人家不爱干的活,喜欢“挑”那些没有好处的岗位。是啊,在常人眼里,当官有荣誉、有地位、有权力,没有“好处”的苦官、累官谁爱干呢?可潘作良当官不是去想个人有没有好处,而是完全想着对百姓有没有好处。所以他干了20年的乡镇长,处处都留下了好口碑。而他家庭的生活仍是几十年如一日,清廉俭朴。有乡民感叹道:乡镇长这位子不是没“好处”的,可他不贪不占,20年还住着70平方米的破楼房,少见哪!

  有了这种“爱乡情怀”,潘作良干一行爱一行,把大家当小家一样地过日子,把百姓当父母一样地对待。他经常到外地出差,吃住行处处节省,住最便宜的招待所、小旅馆,连同事都说他“抠”。他认为公款也是老百姓的钱,百姓的钱就是血汗钱,不能随便花。到信访局工作后,他一年四季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每年大年除夕一直守到夜里11时才回家过年。遇到上访的特殊困难群众,他经常是自掏腰包,拿出三百五百元钱接济别人。

  古今但凡英雄豪杰、先进模范,都有“爱乡情怀”,都能甘愿为自己的祖国、家乡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潘作良生前没有豪言壮语,他的愿望也不是女儿大学毕业后如何高就,家庭生活如何改善。他只希望信访局的办事大厅能早一点建起来,把全县历史遗留的信访户问题全解决……

  让我们记住,解放战争时期的1948年,辽中县出了个少年英雄谢荣策;60年后的2008年,辽中热土上又辈出了一位时代楷模,他叫潘作良。

责编:赵旋璇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