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们有着高层次的品位,高雅的外表,优雅的举止,追求精致优裕的生活。
青皮死去,嬉皮没落。规则、谦和、努力并优雅着的雅皮成为当代中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主流,宣告着雅皮一统天下的时代来临。
所谓雅皮,也就是yuppie的音译,在《简明英汉词典》中,又称雅皮士,是社会中上阶层的时尚一族。
雅皮在财富的底座上寻找更加有秩序的生活,他们开始构建自己的上层社会风格。
宣言:优雅成为主流是因为优雅有无可抗争的力量。
雅皮是知识经济、信息文明、全球一体化时代脱颖而出的一个社会阶层,是最终的主流人群。
从美女的朋克造型开始联想
20年前,那个年代没有中产,没有向往,没有值得一过的生活方式。
今年,在徐克的电影《七剑》里,对时尚敏锐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发现,他们看出一个崭新的龙套形象眩目地出现了,这是近几年的中文电影里极为罕见的反派女角——光头妹。角色名叫瓜哥洛,她剃光了半个脑袋的朋克头,一身拉风的金属夹克,凌厉的眼神,诡异的笑容,临死前的古怪举止——我相信,这部电影让观众印象最深的,一定不是七个侠客,而是这位勾起一代人回忆的嬉皮形象。
这个演员已经引起电影界的关注,这位美女芳名陈佳佳,北京体育大学三年级武术专业学生。
她生于1985年。
是的,正是20年前的80年代,一个叛逆的时代,迷惘的时代,嬉皮的时代,催生摇滚和朋克的时代,一个诗人说,我们曾经反英雄、反崇高、反文化,反对一切已有的权威——我们的行为勇猛但空洞。那个年代的诗人们正忙着培养自己身上的怪癖和邪恶:喝酒、泡妞、打架、毛片、流浪、逃学——他们引领了一种时尚,反崇高,同时必须厌弃小资产阶级的优雅;反文化,同时也必须反对知识分子的温文尔雅。那时候,我们一无所有,可以在雪地上随便撒野,崔健的流行民谣是那个时代年轻人的生存哲学,诗人海子在一次流浪中走进了饭馆,他对老板说,我没有钱,我给你朗诵一首诗。那个年代的诗人不会饿肚子,那个年代的没有中产,没有向往,没有值得一过的生活方式。
20年过去了,从朋克走过了小资、小私、波波族、雅痞——一切都已烟消云散,过去的记忆碎片还能在银幕上让我们会心一笑。
但今天不一样了,一切反叛都变得那么轻描淡写。
当年,那些所谓“垮掉的一代”,那些走南闯北的莽汉和糙哥也和后来的艾伦·金斯堡一样,身穿名牌,开着奔驰宝马住进了豪宅,他们作为文化商人、成功人士,传媒大腕,已然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形象代言人。
在时尚泡沫中沉淀的美玉——雅皮
当年嬉皮和朋克的反叛不过是一场做秀,当年的愤青如今都已功成名就,成为今天的雅皮。
亦舒在她的小说中写道:一个姑娘20来岁的时候,可以穿牛仔裤挤地铁,等到30多岁的时候,如果没有车来接就不太美妙了。是的,30多岁依然寒酸,就真是不怎么美妙了。亦舒说这段话当然不是励志,她历来都能刻薄地说出真理。
这也是时代的必然趋势。如果说,中国的80年代像一条脏兮兮的牛仔裤,那是合情理的,因为她刚开放,像个农村姑娘刚进城,20多年过去,她怎么也该有珠光闪耀的晚礼服穿上了。是的,我们的80年代正如西方的60年代。60年代的西方社会发生了一场后来被称为“文化革命”的运动,性领域空前解放,摇滚乐、波普艺术、女权主义——也许,那个年代充满了传奇色彩,关于性的许多信条和规范都被颠覆了,那是一个男性狂欢的年代。在主流话语中,80年代的社会思想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90年代则是“创造自我、享受生活”。这一切与年轻人的追求融合在一起,共同塑造了一代人的狂热景象。
时光流逝,当年嬉皮和朋克的反叛不过是一场作秀,当年的愤青如今都已功成名就,成为今天的雅皮。而在新世纪,则是“享受更有格调的生活”。在新奇事物产生的刺激感当中。新新人类之所以勇于行动,是因为他们的经济状况要远他们的兄辈和父辈好,他们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和消费选择。
在不同年代的时尚中,“时尚”永远是一块耀眼的水晶,而能够沉淀下来的则是一块美玉。在东方文化中,玉是中庸的,平和的,也是永恒——她那秀丽挺拔的外形和冰清玉洁的气质让你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众人的目光“无情地”揪出来——这,就是优雅的力量。如此精辟的话居然被芙蓉姐姐说了出来,这太容易被人理解为讽刺,而我们更愿意相信——这表明对优雅的向往已完全深入人心。
雅皮力量
2005年8月26日,号称全球华语乐坛教父的罗大佑现身北京首都体育场,带着他的《之乎者也》,也带着怀旧的情绪,但座中的看客们已经不是当年的愤怒青年,买着每张1280元的门票,他们抚摸着自己已经鼓起的小肚腩和腰包,优雅地探讨——我们还“一无所有”吗?
中国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第一拨人在经历了“愤青——嘻皮”之后终于安静下来了,逐渐具有了如此特质:中青年,拥有家庭和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教育背景,依靠自身智商维持着稳定而良好的生活品质,他们用细节标明身份,他们用规则填充格调。罗大佑老了,嬉皮长大了,成了雅皮,对社会体制他们不再反叛,而是契合——他们是雅皮,是步入“上行社会”的主流,而且拥有超强的魔法力量——
雅皮阶层的崛起改变了城市格局
写字楼和高尚社区带领着全国各个城市长胖,并由于雅皮的趣味生活,不自觉划分成不同的个性区域。中国的城市地理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改名。第一次是文化大革命的激进命名,所有的路名、地名都掉进了红色的海洋,激进的革命歼灭了日常生活。随着雅皮时代的到来,地产商、策划公司和广告公司给城市带来了新的地名。与第一次改名不同的是,它开始按照不同的目标客户给生活贴上不同的标签。
雅皮阶层的话语权改变大众语态
雅皮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新新人类,他们是新新人类的老师。不仅仅如此,雅皮还能不断制造生活焦点:潘石屹就是一个榜样,申奥成功,他用3600公斤上写“2008北京”的幕布,把SOHO现代城包了起来;刘晓庆税案,他就把公司上税材料向社会公布;SARS刚过,他又约请一干名流组织到长城放风筝,名曰中国精神。
雅皮是时尚生活态度的推销者
2002年,一本名为《格调》的书大肆流行,雅皮阶层的生活主张不再被称为矫情造作,相反却成为大众追逐的目标,白领,金领,中产一类的新词被频繁当作标签贴在不同的场合。
雅皮是新经济构架的核心
跟中国古代传统的精神领袖不同,雅皮首先是财富英雄,他们稳固地成为社会中坚阶层,“仓廪实而知礼节”,财富的积累最终完成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消费力量在这个社会是最具有原则的力量,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他们在新经济领域如鱼得水,在政治层面也崭露头角。他们就是主流。
雅皮气质
雅皮有文化,有理想和难得的精神追求,有细腻的情感,以及许多绝妙的幽默感。
雅皮不把文化当作谋生的手段,但一定把文化作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
雅皮不会说“今天下午的心情很咖啡,房间里的空气很爵士”,也不会故意用港台普通话这样遣词:我今天下午比较没有事。雅皮从不矫情。
雅痞有语言天赋,外语除了二外甚至还有三外四外,让人叹为观止。他们个个精力充沛,但不嗜赌;他们不吸毒,却要跳舞。
雅皮旗帜
买的不是东西
在雅皮掌权的世俗生活中,要的就是一个“品”。
雅皮有钱,但雅皮的财富观绝对不是葛朗台式的守财,也不是暴发户一样挥霍无度,当享受过财富积累的过程,雅皮的消费精神就在于购买品味,并积累满足格调的基础。
雅皮的消费观念进入精致化甚至是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时代,所以市场跟着他们在变,“贵族领地”成为所有城市楼盘的宣传语。(大王)
责编:陈昌娥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