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银川市概况

CCTV.com  2007年09月26日 18:31  来源:宁夏新闻网  

  [编者按]2007年6月25日起,宁夏新闻网总编辑杨学农带领有关人员,分赴宁夏各市、县(区),就学习、宣传、贯彻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全区跨越式发展步伐、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等课题开展专题调研与采访活动,同时征求各地对网络宣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项活动持续了两个多月,涉及宁夏全区各市县(区)。今天发布市(县、区)专访第26篇(结束篇)。

  银川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城市,是宁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3区2县1市,即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总面积9527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06平方公里。总人口145万人,其中,回族人口37万人,占25.8%;城区人口83万人,占57.4%。

  银川市的经济总量约占宁夏经济总量的一半(47.4%),进入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百强之列。2006年,银川市的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0亿元,达335.29亿元,人均GDP达到2.35万元,按现行汇率计算,达到3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56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63亿元。

  银川市区位优势明显。位于宁夏平原中部,东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毗邻,西依贺兰山,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银川位于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等省(区)“呼-包-银-兰-青经济带”的中心地段,是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重点发展城市。

  “塞上湖城、回族风情、西夏古都”是银川的三大特色。银川区域内的天然湖泊湿地众多,自然水面近万公顷,水质良好,历史上曾有“七十二连湖”的盛景,“塞上湖城”在西北独具特色。银川历史悠久,远在三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水洞沟遗址、贺兰山古岩画等是银川历史厚重积淀的充分表现;公元1038年西夏国王李元昊在此建都,与北宋、辽、南宋、金并立长达近两个世纪名播天下,而西夏古国与楼兰和庞贝古城一样的瞬间失传,成为千古之谜。银川市是全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首府和较为集中的回族聚居区,千百年来,勤劳善良的回回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回族文化,形成了浓郁的回族风土人情。

  银川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于2005年下半年提出了新时期适合银川市的发展战略:即创建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其基本内涵是:“经济繁荣、环境宜人、生活舒适、创业活跃、就业充分、教育发达、法制健全、文化先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近年来,银川市兴工强市,“一强五优”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全面建设,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初具规模,德胜、望远、灵武羊绒等工业园区快速成长,工业规模迅速扩大、结构不断优化;粮食总产稳定在80万吨以上;第三产业发展层次进一步提升;改造新建了一批现代化商业设施,东西两条物流带初具规模;房地产业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西北风情”旅游品牌及“国际汽车摩托车旅游节”等旅游节庆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创业活动日趋活跃,宝塔石化等一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壮大。

  到2011年,银川市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争取翻一番,达到650亿元,年均增长14.4%;地方财政收入争取翻一番,达到60亿元,年均增长1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20%;工业化水平达到中期阶段。城镇化不断推进,城市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城镇化率达到70%;“五创”目标全面实现,城市宜居水平进入西部先进行列。和谐社会建设卓有成效,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年均增长7.5%和5.5%;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居民;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全面提高;人人享有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初步建立具有银川特色的创新体系,全社会创业活力显著增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生态环境继续好转,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耕地保有量13.3万公顷。政治建设有序推进,文化建设实现跃升。人民的民主权利充分保障;服务型法治政府基本确立;司法公正、高效、权威;民族和睦、宗教和顺;“平安银川”创建不断深化;市民素质显著提高;城市形象更加突显;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功;文化产业有突破性发展。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明显提高;党的先进性得到保持和发展;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责编:逯娜

1/1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