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大陆为台商投资创商机

 

CCTV.com  2007年10月15日 20:29  来源:  
进入[海峡两岸]>>

  

     

    主持人:欢迎您继续关注《海峡两岸》。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在会上提出,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今天我们就中国大陆为台商在大陆投资创造良好条件这一话题,邀请到了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的监事长丁锟华先生以及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的朱磊研究员。欢迎二位。首先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相关的情况。

    “台企联”监事长丁锟华:主持人好。

    社科院台研所经济室副主任 朱磊:主持人好,观众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我们还是先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相关的背景情况,一起来看一看。

    小片一:

    近日,为了配合民进党当局阻止台商西进大陆的政策,很多亲绿阵营的媒体经常刊登一些消息,散布所谓的“投资大陆陷阱”、“十个台商九个亏”之类的言论。对于这样的言论,两岸相关人士,尤其是台商们都纷纷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台湾那些媒体的说法没有根据,他们说,如果台湾投资大陆没有钱赚,银行不会贷款给台商投资大陆,更不会出现到大陆投资台商越来越多的情况。

    以大陆的昆山为例,目前在昆山的台资企业有2900多家,在2007年将会达到3000家,在昆山的台商投资总额占到全大陆的九分之一。在昆山,投资电子产业的台商更是表现优异,台湾10大笔记本厂商中有六家在昆山投资建厂,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

    而台湾的《中国时报》曾经做过一份调查显示。(2005年大陆台商1000个大企业的营业收入合计近1万亿元人民币,比2004年增长36%,相当于同年生产总值的三成五还多。关于台商投资企业方面,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大型台商经过一年的发展都出现了盈利。台商1000家大型企业中有743家营业收入增长,其中增长率超过一倍的台商达103家,超过50%的达228家。台湾媒体更是把这样的业绩称为“暴发性增长”,说明大陆的总体经营环境有利于台商发展。)

    主持人:丁先生我首先想请问您,因为您本身就是一个台商,而且您也是大陆台企联的负责人,您听到“十个台商九个亏”这样的说法的时候您是什么样的一种感受,什么感想呢?

    “台企联”监事长丁锟华:我觉得说法相当不确实,事实上很多在台湾包括民进党执政的这些朋友,私下跟我们聊天,也知道说我们大陆这七万多家台资企业这边发展得相当不错,我想可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来看。因为我在天津台商协会工作了有8年的时间,我们在2005年我们对所有天津市的台商有一个是否赚钱的调查,我们统计的结果是82.4%在天津投资的台商是赚钱的,所以我觉得说报纸或媒体这些报道,我觉得有一些歪曲事实的感觉,跟实际的情况确实不一样。

    社科院台研所经济室副主任朱磊:这个问题我这么看,就是说台商是不是需要到大陆来投资是他一个经营策略的问题,那么我们从现实的情况来看,70%以上的台湾上市商会公司都已经到大陆来投资了,这就意味着大部分大型的台湾企业他都会到大陆来投资,难道你能说他们在事先没有做过市场调查,盲目地到大陆来投资吗?这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从一些统计数据,去年我们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就是说台湾前50大企业集团他们的实力是很雄厚的,那么在这50大度企业集团当中凡是到大陆投资都是赚钱的,而且我们找了一些指标来进行汇编分析,包括税前利润和每股盈余,那么从这些指标来看,到大陆投资数额越大,规模越大,它的盈利率,经营绩效越好,所以我们从这样一些统计数据和现实情况来看,说是到大陆来投资的台商都是亏的明显站不住脚。

    主持人:丁先生最有发言权的,他本来就是一个台上,那么您的企业丁先生在这些年发展的状况是怎么样的?

    “台企联”监事长丁锟华:以我个人企业来讲,我们在天津投资发展,事实上我们的获利非常稳定,您刚刚提到在整个大陆台商是否赚钱,我想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现在我们光是台资企业在香港排队要上市的就有100多家企业,那么另外来说像大陆经营房地产,金融或说刚刚我们朱老师讲的所谓的电子什么半导体这些,它的获利率非常高,我以一个最传统的数据说,哪怕所有的台商在中国大陆只赚10%的净利润,那么依据台湾陆委会的统计说我们在大陆将近一千亿到一千五百亿美金的投资,如果10%的话等于说我们台商在整个大陆一年最少有一百亿美金的净利润,我想这些数据可以推算一下说台湾朋友们在大陆投资到底赚钱比例是多少,大概可以算得出来。

    小片二:

    台商张汉文先生出生在台湾一个制鞋世家。1991年他开始到广东省东莞开设鞋厂,12年的时间里,张先生的企业已经从一个只有300人的小厂发展到拥有4000人的集团,目前,张先生拥有7家公司,产业包括了制鞋、制衣、印刷,同时,张先生还拥有两家酒店。
同期:台商 张汉文:我来讲吧,我来的时候,才一条生产线,大约投资了最多只有500万人民币一条生产线,工厂规模也只有200多个人,那么做了一年多,情况也很好,所以马上就是扩产,马上就变成4条生产线了。

    台商谢坤宗:我的企业还好,从过去十几年前到今天,增加了差不多15倍,已经增产了有15倍,可以说还是每年都在成长,效益上还是不错。

    台商李瑞河先生,1935年成生在台湾。1993年开始在福建成立天福集团。现已在大陆拥有353家连锁茶庄,并在世界各地设立连锁机构。

    李瑞河:当然了,当初我93年进来的时候,那个时候我58了,快要花甲之年了,我想我应该这十年内身体应该还可以,打拼才对了。所以这十年内我不敢太多的期望,就能够超越台湾,因为台湾经营四十年才60家,我在大陆能够开到100家,我就满足了,也可以告慰家乡的亲友了。很想不到我用5年多的时间就超过100家了,当然我要利用这个机会乘胜追击。所以十年,今年第十年,目前已经达到了353家的这个天福茗茶的专卖店。
在海峡两岸,将其在祖国大陆奋斗的成功者,讲起企业从小到大不断的发展,就不得不提及顶新集团。顶新集团在台湾原本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1988年,他们拿出3000多万元人民币开始投资大陆。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在大陆红火的生意却是从一碗“康师傅”方便面开始的。如今,十几年过去了,顶新集团拥有了150亿人民币的资产总额,在大陆建立了一个食品王国,其产品开始返销台湾。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藤鸿年:我们在大陆已经108条方便面生产线,我们一年在方便面这个领域也已经可以销售到将近65亿包的方便面。

    上面提到的例子,只是台商投资大陆的一个缩影。在大陆,我们可以举出很多这样的地方,如江苏的昆山、上海的浦东等等,都是台湾投资的风水宝地。

    1979年以后,特别是1987年以来,两岸经贸关系逐步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以间接贸易和台商投资大陆为主体,包括已兴办实业、科技交流、金融交流、人员培训等为内容的多种形式并存的发展格局;两岸经济关系依存度逐步增加,互利互补的局面正在形成。
据报道,(到2006年11月底,台商对大陆投资71414个,协议投资金额接近1000亿美元。目前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产业新的制造基地和重要利润来源地。)

    主持人:其实对于很多台湾的中小企业来说,他们现在也很愿意到大陆来抢占先机,可是他们可能在先天的实力上面还是有些不足,所以大陆在2005的年时候就推出了很多优惠台商的政策,比如说2005的时候,国家发展银行就提供了300亿的台商专项贷款,到2006年的时候华夏银行又批了200医的融资额度等等,那么丁先生您觉得,像大陆政府提供这些帮助,对于台商来说,对于他的发展来说,有没有帮助?   

    “台企联”监事长丁锟华:这个帮助非常大,我想说主要要特别介绍台资企业一个结构问题,因为台商在大陆投资它可能30%的钱是买了土地跟厂房,30%左右的钱是做设备的投资,30%左右是做所谓的流动资金,咱们大陆银行一般贷款需要你不动产抵押,要厂房厂地。那恰恰台资在这方面是最弱的一环,那我们很多大陆企业原来可能是国有的,可能是乡镇企业,他的厂房场地很多,所以台资企业在大陆虽然他经营得非常好,可是像我刚才讲你一千万美金的投资,只有300万美金是在厂房场地,依照大陆的贷款规范,50%的建筑物的额度,60%土地的额度,所以你统统加起来最多只能贷到150万美金,那么这个跟你运作资金来说差很大的比例,所以台资企业在大陆当时的贷款难是我们碰到国最大的问题。这一次中央有譬如说国家开发行和华夏银行的协作.

    主持人:其实我想在大陆投资的台商到底有没有赚到钱,是用事实可以证明的,而不是民进党当局一句话可以否认的,今天非常感谢二位嘉宾做客《海峡两岸》的演播室为我们所做的分析,谢谢.

    主持人:也感谢观众朋友收看今天的《海峡两岸》,欢迎你继续关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其他节目。

责编:韦梁春

1/1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