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社会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城镇化发展:追求幸福生活

 

CCTV.com  2009年08月24日 10:55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青年报  

  7月5日以来,一项评比活动吸引了云南众多居民的眼球:在云南16个州市中,哪个州市的幸福指数最高?

  在这场“城市幸福指数PK”的活动中,各个州市的居民通过网络、短信等方式争先表达感受。在很多居民看来,自己所在的城市都独具魅力,幸福指数很高。

  不仅在云南,全国范围的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活动也曾于数年前展开。2010年将在上海召开的世博会,更是打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在新中国成立60年后的今天,追求幸福生活正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目标。

  城镇化率从10.64%到45.68%

  “我小时候的北京城区可比现在小多了,人也少得多。”家住北京市朝阳区柳芳北里的刘大爷今年70多岁,他告诉记者,那时候的北京城基本没有什么高层建筑,一般居民都是住在低矮的平房里,现在的三环路当时还是大片的农田。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北京,在整个中国来说显然是一座大城市,那时候的中国基本还处在农业生产时代,城市的概念并不突出。

  据资料显示,1949年,全国的城市数量为132个,城市化水平仅为10.64%。此时,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是29%,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已超过60%。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经济在我国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城市化进程发展缓慢。

  1950年,中央规定,人口在5万人以上可准予设市。这一标准在1年之后被提升至9万人。

  1955年6月9日,国务院第一次颁布《关于设置市镇建制的决定》,规定聚居人口10万人以上的城镇可以设市;聚居人口不足10万人,但属重工矿基地、省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规模较大的物资集散地或边远地区的重要城镇,并确有必要时,可以设市;设镇的人口标准需在2000人以上。这一规定使城镇人口统计有了依据。

  当时,市和镇的郊区较小,城镇人口中包含的非农业人口仅占15%左右。

  之后,城市的数量开始快速增加。但随后的几年,城市发展进入调整阶段。

  1963年12月7日,国务院颁布《关于调整市镇建制、缩小城市郊区的指示》,不仅撤销了一批不符合条件的建制市,还对市的郊区范围作了缩小调整。

  变化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1986年4月,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和市领导县条件的报告》,确定了新的设市标准。

  按照这个规定,非农业人口6万人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两亿元以上,已成为该地区经济中心的镇,可以设置市的建制。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重要城镇、重要工矿科研基地、著名风景名胜区、交通枢纽、边境口岸,虽然非农业人口不足6万人、年国民生产总值不足两亿元,如确有必要,也可以设置市的建制。

  至此,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从缓慢发展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

  60年过去,昔日城市边缘的农田如今已被成片的高楼大厦替代,三环、四环、五环、六环,北京城的边界正在一圈一圈地外扩。来自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49年年底,北京市的常住人口为420.1万。到2008年年底,这个数字则变为 1695万。

  与北京一样,60年来,我国城市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如今,全国已有655个城市,越来越多的村民变为市民。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的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副司长张勤告诉记者,60年来,城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载体。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供的数据,到2008年年底,我国城镇人口已达6.07亿,城镇化水平为45.68%,比解放初期提高35个百分点,城市人口已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7.9倍。

  在张勤看来,城镇化吸引了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城镇承接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人地紧张的矛盾。

  人居环境更美好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很多影视作品中,人们都能看到这样的生活场景:一个拥有上百户人家的居民区,仅有一个水龙头,每天早上,人们都要排队洗脸、排队上厕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副主任张志新对这样的场景记忆深刻。“吃水难、行路难、住房难……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在服务功能上还是很差的。”张志新说。

  “比如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是空白,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起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建设司司长陆克华告诉记者,与60年前相比,现在的城市建设更加注重系统性和全面性,更加注重人居生态环境建设。

  经过60年城市建设的发展,生活处处不便的尴尬正在逐渐消失,城市的服务功能日渐增强。

  截至2008年年底,城市供水的综合生产能力增长了115倍,供水人口增加了34倍,人均用水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8升提高到178升,用水普及率从42%上升为95%。污水处理厂由1978年的37座、日处理能力64万立方米,发展到2008年年底的1529座、日处理能力8836万立方米。

  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燃气供应总量达到630亿立方米,用气人口达到3.2亿人,分别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加847倍和 174倍。

  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城市道路总长25万公里、面积43亿平方米,较新中国成立初期分别增长23倍和58倍。

  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相对应,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中,更体现在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上。

  1990年6月2日,当时的国家环保局首次公布《198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众第一次获知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状况。此后,环境公报每年都发布,内容越来越丰富,环保已经成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在全国城市的评比中,人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卫生城市的称号,环保城市、最有幸福感城市正成为城市居民新的更高追求。

  城市建设多姿多彩

  生活观念的变化也推动了城市规划设计的变革。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主要借鉴苏联的经验,带有强烈的苏联痕迹。改革开放以后,国门打开,更多国家的城市管理、规划设计经验开始进入我国。我国的城市建设开始呈现多姿多彩的发展态势。

  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建设发展的束缚也日渐放松。“1984年之前,改革开放的重心在农村,超过60%的城市建设投资都是来自中央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副司长张勤说,那个时期城市的自筹资金很少,城市建设的自由度很小。

  1984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重心转移到城市,中央政府对城市的投资逐渐减少,城市有了更多的投资来源,发展自由度加大,城市发展呈现多元化格局。

  与城市建设的多元化发展相适应,市政公用事业也逐渐走出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2002年之前,市政公用事业基本都是事业单位,老的体制带来的问题是市政公用事业的数量和质量都上不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建设司司长陆克华说,过去,在市政公用事业领域,投资渠道单一,管理粗放,效率低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各地纷纷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力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等领域推行特许经营。

  据陆克华介绍,公用事业改革打破了过去的垄断局面,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建立,群众对市政公用行业服务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时光走过60年,昔日落后的中国城市正在以越来越美丽、舒适的面貌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责编:王鑫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