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晚高峰,八王坟车站,因每趟车都很拥挤,这名怀孕近8个月的女士等了1个小时后才坐上车。
6月9日,四惠站附近,为了不影响公交车进站,等车的乘客们自觉将队形排成了S形。
十个小时后,在北京的东南方向,长安街沿线的八王坟公交站,同样上演着等车、追车、挤车的场景,尤以930路和938路最为壮观。车还没进站,乘客们已等不及,纷纷涌向车门,希望能找个座位,晚高峰时从八王坟到燕郊,走高速最快也要30分钟。
在客流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公共交通的高峰拥挤现状正在艰难而缓慢地改善着。地铁运营公司新闻发言人贾鹏此前表示,工作日早高峰,1号线载客率瞬间值可达120%,“达到要靠人把乘客推上去的程度。”今年4月21日,地铁1、2号线再次缩短最小运行间隔至2分15秒和2分,达到这两条老线的设计极限值。据贾鹏估算,缩短运行间隔后,“不再需要人推,乘客之间可维持5到10厘米的距离。”
按照日前北京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的《北京市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行动计划(2009-2015年)》,到2015年,北京将建成“公交城市”。交通高峰时段,地铁最小发车间隔将缩短至2分钟,公交候车时间缩短到3至5分钟。
相关链接:
责编:程冲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