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根据以往一些地方对一些重特大事故的处理方式来看,最大限度缩小知情范围,私底下协商解决成了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应对突发事故的惯性做法,但在此次株洲市高架桥坍塌事故中,我们看到了当地政府在信息公开和民情诉求的表达方面高调的姿态和迅捷的执行力。
事故发生以后,在积极开展事故现场处理的同时,相关省领导立即带领省直有关部门赶到现场指挥。株洲市委、市政府立即启动了应急机制,成立了现场救援指挥部,公安、交警、消防、武警、建设、卫生等部门全力参加救援,市一医院、中医院、二医院等急救病房全部准备到位,医疗专家全部待命。晚上23点,株洲市政府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第一时间公布相关信息。省委书记张春贤迅速批示,要求全力组织救援,彻查事故原因,公开信息,决不掩饰。
公开信息,绝不掩饰,看似简单的八个字,在一些怕出事,出事以后怕担责任的官员看来,执行起来的确是难上加难,而在此次突发事故中,省委书记张春贤的批示,充分体现了湖南省高层领导对尊重民意,保持民情通道畅通的重视,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人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突发事故处理原则。
我们宁愿相信,这起事故的处理能公开透明,不是仅仅因为张书记的批示措辞严厉,我们更愿意相信,这是一个处理突发公共安全事故的典范样本,在很多时候能让类似的事故突发地官员能以此为借鉴,能感受到信息公开透明的处理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潜在效益,这就是赢得公众的信任而不是质疑。如果各地地方官员都能以此为契机,大力加强执政为民,政情公开教育,势必会在以后处理类似事件中不再被动,不再被民众质疑。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