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社会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回访灾区]林浩父亲“经纪”儿子未来

 

CCTV.com  2009年04月28日 09:24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京报  

  4月14日,在成都租住的家里,林大坤(左)不断接到媒体打来的电话,儿子林浩(右)成名后,受到许多人的关注。 本报记者 吕宗恕 摄

  重生 之 寻找平衡

  ■ 人物档案

  林大坤

  性别:男

  年龄:40岁

  简介:四川资中县人,其子林浩因在地震中救人出名被称“小英雄”。在儿子眼中,林大坤是他的“保姆、保镖、经纪人”。而林大坤在寻找一种平衡,上电视、拍广告,儿子的学业、名声,生活的压力,如何协调,让他头上的白发多了不少。

  10岁的林浩听爸爸的,“只要是爸爸安排的,我都愿意。他是我的保姆,保镖和经纪人。”

  林大坤说,“我是什么经纪人哦,即使是,也不合格,该下岗。”

  林大坤有三个没想到。

  没想到,儿子林浩会成为救人英雄。

  没想到,自己一个农民认识了那么多记者。

  没想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在找他儿子想合作。

  现在,除了去彭州一家建筑工地上班外,林大坤每天做得最多的,就是接电视台、报纸甚至广告商打来的电话。

  很多人说,他是儿子的经纪人。

  “千万别叫我什么经纪人,就算是,我也不合格。” 林大坤摆了摆手。

  辗转搬家

  地震后,林大坤一家三口随林浩在上海待了一学期,后来又来到成都

  林大坤说自己有些发蒙。

  2009年4月14日下午,他从四川资中老家忙完母亲的丧事回成都。在离家几十步的路口,他给妻子陈丽打电话,说找不到回新家的路,“你下来接我”。

  此前,林大坤一家租住在成都指挥街,从那里到林浩就读的盐道街小学步行要8分钟。租住的房子要拆迁,现在搬到梨花街,到小学要20分钟。月租金2000元,比原来贵200元。

  一边等妻子,一边看手机。林大坤说这地方太吵,怕听不到来电或短信。

  跟在妻子后面往家走,他四处张望,这地方叫什么街啊?应该坐哪路公交回来?

  陈丽看了他一眼,没有吱声。

  新住处在2楼,是一套三居室。陈丽说,刚搬过来,还来不及收拾屋子,一团糟。

  家里地是木地板,客厅摆着一套能坐五个人的布皮沙发。一台37英寸的液晶电视,是地震后一位好心人送的,还来不及装上。

  地震前,林大坤家在映秀镇渔子溪村的东头。和陈丽结婚后,他当了上门女婿,在离岳母家不远的路边择地搭了两间房,靠打工维持生活。

  5·12地震后,靠在山边的家被夷为平地,头部受轻伤的林浩跟其他灾民一起被转移到成都。治疗中,有关林浩从废墟中背出了两名同学的消息被传开。

  于是,林浩成了“救人小英雄”,鲜花掌声不断。

  伤愈后,林浩没有和其他伙伴一样回渔子溪的板房住,而是进了城。

  去年9月,在多方联系下,林浩转到上海一所小学就读,并被免除了一切读书费用。不过,一个学期后,今年2月,林浩又回到四川,到成都上学,现在读三年级。

  “主要是上海消费水平高,生活压力大,另外,受关注太多,林浩也不适应”,林大坤说。

  在他看来,映秀的家也回不去了,“儿子成名后,很多人嫉妒我们,说我们收到几百万上千万的捐款。唉,我们实在不想回映秀了,即使回去也没土地了。”

  当天,听说林浩家住梨花街,当地电视台、社区干部和片警提着水果主动上门。“欢迎小英雄来社区办公室玩”。一位社区负责人说,他们会想办法给林浩母亲找个轻松点的工作。

  送走社区干部,林大坤呆站在客厅。电视台记者正在拍林浩,就在镜头快要摇过来时,他下意识地扯了扯衣角。

  带林浩上电视

  在林大坤看来,只要对灾区有好处的节目,他可以让儿子参加

  上电视,几乎是隔三差五的事。

  林大坤开始带林浩去电视台,是去年“六一”之后。当时,东方卫视找到林大坤,想邀请林浩去上海参加一场紧急救灾劝募活动。“那是一档公益活动,我答应了。”

  去年6月11日,林大坤带着儿子去了上海,自己穿着短裤,儿子的凉鞋也断了底。上电视后,很多好心人找到台里要求资助林浩。有人买了阿迪达斯的衣服和运动鞋,有人送来手机,更多好心人直接捐了款。

  不过,第一回上完电视,林大坤有些不高兴。

  他原以为电视台能帮儿子安排学校、给他和妻子找工作,可最后一样没成。后来,有好心人帮忙,“林浩被安排进闸北区一所小学读书,我去了一家拆迁公司打工,妻子做餐馆服务员,勉强能过日子。”

  劝募活动后,林大坤很快接到央视一套的电话,请林浩参加一场抗震救灾晚会。他认为,“这个活动有意思,能鼓励士气,应该参加。”

  去年6月29日,林浩进京录制节目。这是儿子第一次上中央电视台的晚会。

  之后,林浩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说到姚明牵着林浩的手入场时,林大坤笑得很开心,“你想想,多少人想高价买张门票都难,更别说去看开幕式了。”当时,他也在开幕式的观众席上。

  接下来,在湖南卫视金鹰节、央视二套《开学第一课》节目、央视少儿频道的歌舞晚会、四川卫视举办的春节晚会上,都有林浩的身影。当然,幕后还有忙前忙后照顾儿子的林大坤。

  在林大坤看来,只要对灾区有好处的节目,他可以让林浩参加,“也算我们给灾区贡献的一份力量。”说这句话时,坐在沙发上的林大坤直起身子,从裤兜里摸出手机来,手机没响。

  接拍商业广告

  第一个广告,林大坤觉得自己被骗了,而商家则说他“没有一点感恩之情”

  在儿子上电视的过程中,林大坤已开始接触广告商。

  去年9月,福建一家童装公司找到林大坤,想请林浩代言他们的童装,并支付一定的代言费用,作为小林浩今后的学习基金。另外,在上海和汶川开设6家该品牌专卖店,以帮助解决林浩一家在上海的经济困难。接触一段时间后,林大坤于当月中旬,以监护人的名义,与该公司签订了代言童装的协议。

  协议还约定,在合同期5年内,林浩不能代言其他品牌的童装。

  林大坤说,这是林浩出名后他签的第一个商业广告。当初对方要和他签合同时,就已把盈利预期告诉了他,如果这6家店全部开起来,一家店一个月赚三千,6家就是一万八,一年下来最少二十万。

  “想到一年赚二十万,我怎能不心动,就签了。”林大坤觉得,如果真能那样,以后靠自己合法经营赚钱,比直接接受别人捐助要好。

  问他一共接受了多少捐款,林大坤想了想说,“三四万吧”。

  不过,第一个商业广告并不完全成功。到目前,林大坤说,他没有接手到一家专卖店。

  “我们被骗了。”林大坤一边抽烟,一边重复着这句话。

  他骂自己傻,“当初签合同时,我怎么就没注意到何时开店,门面租金该谁出,这些关键信息。”

  如果他们在合同约定的第5年最后一天开店,那对我们还有什么意义?林大坤站起来,把电视机遥控器摔在沙发上。

  按照林大坤对合同的理解,那家童装公司除了给林浩一次性支付5万代言费外,帮他们家在上海、四川开6家童装专卖店所需的门面装修、租金和进货费,都应该是公司负责。

  这样的想法,林大坤在今年1月一档电视访谈节目中也提到过。

  回应,接踵而至。

  一份落款是该品牌童装致林浩父母的公开信称,开设一家专卖店前,他们需做大量市场调查和开店准备,要成功开店并盈利,考虑的不仅仅是找到店面这么简单。

  另外,这封信上还称,“你们所说的话没有一点感恩之情,相反,却是抱怨与责怪,把所有帮助你们的人说成了奸诈与险恶的骗子。”

  “我不想理他们了,他们把我当傻子,明明是不想给我们开店。”林大坤越说越生气,掐灭还没抽到一半的烟,扔到了烟灰缸里。

  保姆保镖经纪人

  10岁的林浩说,只要是爸爸安排的,他都愿意

  林大坤开始变得有些谨慎。

  他记得,后来,新加坡一家巧克力企业找到了他,想请林浩做代言人,“算了,国内的企业我都搞不好,别说国外的了,我直接推了。”

  去年末,北京一家矿泉水企业想找林浩做代言人。林大坤和妻子想了很久,怕谈不好,没答应。

  今年初,河南一家童装公司找上门,林大坤得知来意后,直接把厂家代表送出了门,“我们遵守游戏规则,不再接触童装。”

  林大坤说自己没自信,“我文化水平低,和企业谈不好。”

  有朋友给他出主意,怎么不去找个律师,让律师帮忙看合同不就方便了。

  这个建议,林大坤没有采纳,他说不想声张,如果有信得过的好企业,就自己来谈。

  10岁的林浩听爸爸的,“只要是爸爸安排的,我都愿意。他是我的保姆、保镖和经纪人。”

  “我是什么经纪人哦,即使是,也不合格,该下岗。”林大坤说,儿子出名后,曾有人找上门想跟他谈合作,包装、推广林浩,收益对半分。不过,他说自己都没答应。

  争议

  “小英雄”林浩接拍广告合适吗?林大坤说,“我不想把儿子当作摇钱树”

  以前打工是身体累,林大坤说,现在是心累。

  上初中的姐姐林红也觉得,自从弟弟林浩出名后,爸爸头上的白发也多了不少,“你想想,一个庄稼人,以前打工、种田就可以了。现在不一样,还要思考怎么跟记者,怎么和商家打交道。”

  林红评价父亲说,“他已经被套进去了”。

  林大坤也知道,社会上有人对于“小英雄”林浩接拍商业广告有争议。

  四川一家媒体记者曾和林大坤聊起拍广告的事情,林大坤透露,地震后,他们家没有固定收入,经济压力很大,如果能让林浩拍广告,一部分可以贴补家用,还可以再捐出去一部分。

  本报记者和林大坤接触的三天里,几乎每隔半小时就有电话打进来找他。有媒体要采访林浩的,还有商家想与他联营的。每一个电话,林大坤都听得认真,不停地说“好”。

  “你说,我是那种爱钱的人吗?”林大坤结束通话后,很认真地问记者,“要是想钱,我还让儿子读什么书哦,干脆去拍广告算了。”

  “我不想把儿子当作摇钱树,更不想毁了儿子的名声。”林大坤觉得,儿子的学习要紧,耽误不得。地震后,因为忙于应付各种活动,林浩的成绩有些退步。

  4月17日星期五,记者第三次到林大坤家时,他不在家。

  他女儿说,爸爸上午飞到郑州去谈事情了。

  从林大坤发回给记者的一条短信得知,他要和郑州一家电视台谈一部“纪念5·12纪录片”,如果谈好,林浩将会出镜。

  记者追问片方给林浩的片酬会是多少,林大坤没有回复。

  第二天,林浩出现在郑州《护士站的故事》拍摄现场,他将在片中扮演角色。

  ■ 写给他

  父亲,我带您回家

  父亲: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汶川大地震,使人永远都不能忘记。

  那天下午,我们9个人在草坡乡(位于汶川县城与映秀镇之间)章排村给邓家修房子,突然感觉墙在晃动,外面的声音刺耳,地震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才逃回映秀。家中一片废墟,我看到您在那儿坐着,有位医生给您用大豆片敷伤。我问您怎么不去成都治疗,您说比您严重的人多得很,等飞机先送其他严重伤员出去。

  17日,您被送到铝厂坐冲锋舟往都江堰去了。当时,我记得您穿一双拖鞋,手上拿一根竹竿,一晃一晃的身影现在还在我脑海里。

  等我出去找到女儿、儿子时已经是22日了。我马上去成都找您,可是,您已经离世了,在华西医院。

  回到映秀,老婆问我找到父亲没有,我说我把父亲带回家了,抱着的。那是您的骨灰。

  当时老婆就痛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说,为什么走出去的人会死呢?后来,我对老婆说这里有病历,看了就明白了,医生说治疗太晚了。

  您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耍,起早摸黑地干活,把最后的治疗机会让给了别人。

  5月26日,我们把您老人家送上山安葬。我说,“爸,您放心吧,妈妈也平安找到了。这些(钱)你带到阴间慢慢花,买酒喝,你安息吧。”

  您的女婿:林大坤

  2009年4月16日 (信件有删节)

  ■ 穿越震区

  映秀的变与不变

  在汶川大地震中,映秀镇是震中和重灾区,全镇大部分房屋倒塌,到处山体滑坡,造成停水、停电,通讯、交通中断。根据规划,映秀镇将原址重建,建成现代抗震博物馆。

  时间:2009年4月24日

  地点:汶川映秀镇

  油菜花黄过了两季。公墓门楼上,白底黑字渐现模糊。

  去年地震后,在通往渔子溪村的一片油菜地里,三条幽深的墓穴上下排开。救援中,一批又一批遇难者被抬来集中安葬到这里。

  后来,这里就成了汶川地震遇难者公墓,并安排了两位渔子溪的老人守墓。

  从公墓再往山上走几分钟,就到了能俯视整个映秀镇的渔子溪村,也就是上了现在“震中映秀地震遗址导游图”的“观景平台”。

  站在平台,映秀镇尽收眼底。

  一年前,一场持续一分多钟的强烈地震,让如诗如画的映秀小镇,见不到一栋完好的建筑。一年后,这些尚未完全坍塌的楼房彻底被推倒,残砖断壁也被盖上了黄土。映秀镇彻底成了空城。

  空城的对面,渔子溪的西边,全是机械化和速度的结果———一排紧挨一排的蓝色板房。这里,就是映秀人的家。

  粗糙的水泥地上,一样的门,一样的窗和几乎一样的生活。

  在板房外用电磁炉炒菜做饭,到集中的水池刷碗,然后,提着红色或蓝色的水桶进了板房。亮灯……熄灯……。日历就这样一天一天翻过。

  板房间,樟树长出了绿叶,偶尔能见到一条浑身沾满泥土的白色小狗,这闻闻,那嗅嗅。有人说,小狗的主人可能不在了。

  有时,它还会一溜烟跑到公墓去。

  每一次到映秀,总能发现去公墓的山路在翻新。

  地震后第一次走,这条山路跟干涸的小河道一样蜿蜒在半山腰,一不小心就可能崴了脚。大约半个月,山路被人拓宽了。再过一阵子,山路几乎全部铺上了红砖。这一次,不见了红砖,只有黑色的石板。

  每天,经惟一的石板路去公墓祭拜的人从未停歇。

  当地官员说,再过一年,映秀将会建成国际知名的旅游小镇。只要不是从天上飞,去九寨沟和四姑娘山的游客必定会到映秀落脚,到时这里就繁荣了。

  一个最新情况是,映秀镇封控区废墟清理工作已全部完成,有关部门表示,农房重建力争今年9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备受关注的映秀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已基本完成。预计重建总投入约20亿元,映秀镇将被建成“抗震建筑的示范区”。

  深夜,我在回板房的途中,突然,感觉滚滚岷江水撞击岩石的声音,如一曲悠长而凄惨的哀歌。

  这歌,一刻也未停息。

  □本报记者 吕宗恕 成都报道 专题统筹/李素丽 宋喜燕 闾宏 新京报制图/林军明

责编:李秀伟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