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中国将在十几年内快速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到2025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15%。而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骨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
要善待我们的骨头
“每个人都有一副骨架,它不发生问题的时候,我们根本感觉不到它,但是它的作用非常重要”,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徐苓说,骨头让我们直立,让我们活动,你做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有骨头的参与。另外,骨头还起到保护内脏的作用,因此骨头的功能对人体至关重要。
据统计,全球约有2亿女性患有骨质疏松症,60-70岁的妇女约有1/3患有骨质疏松症。80岁或以上的女性约有2/3患有骨质疏松症。50岁以上妇女约有30%伴有一处或多处锥体骨折。50岁以上的男性约1/5会在余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髋部骨折是最严重的骨折,骨折后卧床就会出现并发症,比如说呼吸衰竭、感染等,有些人半年之内就会死亡。调查显示,髋部骨折以后,1/4左右的人在一年内就会死亡,存活的人有74%,但是这些人的生活质量都发生了变化,还能够独立行走的只占到20%左右,大部分需要坐轮椅或卧床。
“可以说骨质疏松症是一个潜在的、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因此要善待我们的骨头。”徐苓介绍说,公众可以做骨密度检查,这个检查没有任何痛苦,做一个扫描就可以,之后得出一个报告,告知骨密度有多少,从而知道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
改善依从性是治疗的关键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慢性病,因此治疗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我国已有一些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可以延缓骨质疏松,提高骨密度,预防锥体骨折,也可以预防非锥体骨折。但是,患者对于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普遍较差。
世界卫生组织做了调查,发现发达国家对于慢性疾病的长期治疗依从性平均只有50%,发展中国家就更差。治疗骨质疏松的药需要长期服用,很多患者因为在短期内体会不到疗效,就没有信心吃下去了。还有一些药物的服用方法比较复杂,或者对肠胃有刺激,增加肠胃的负担,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服药的依从性。依从性降低将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如果患者不能长期坚持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治疗,则无法达到降低骨折风险的治疗目的,从而增加治疗成本。
因此,为了成功地治疗骨质疏松,就需要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的新的治疗方法。诺华公司即将在我国上市的唑来膦酸注射液(密固达),就较好地解决了依从性问题。该药物一年只需静脉滴注15分钟,即可达到全面提升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其作为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目前已在全球70余个国家得到上市批准和临床应用。
生活方式影响骨质疏松
“人们常常用钢筋铁骨形容一个人的骨头硬,实际上,我们的骨头是活组织,会老化。”徐苓介绍,人的一生中,年轻人的骨头是密集的,非常结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密度会下降,妇女会下降得更快,尤其是绝经以后会快速丢失。而且,生活方式的改变会对骨头造成影响。
徐苓说,现在我们的生活方式变化很大,十年前人们出行多数是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但是现在很多人出行都是坐汽车;十年前的厕所都是蹲着的,现在都是坐着的,下蹲能力强对减少骨折有很大作用,这是因为如果平衡能力好,在摔倒的时候可能受的能量就会小一些。90年代初做的下蹲能力的实验跟美国人进行比较,同样一个研究,用同样的标准进行,结果发现中国妇女90%的人都能蹲下,但是美国只有15%。这就说明,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增加肌肉的力量、平衡能力少了,这些都会影响骨折的发生。
因此,生活方式能够影响骨质疏松症。徐苓建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摄入充分的营养、做适量的运动和接触阳光。中国的饮食中,大部分人没有达到钙和维生素D的推荐剂量,因此可以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此外,在生活中还要预防摔倒,因为摔跤就容易发生骨折,所以预防跌倒也很重要。
责编:李秀伟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