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老百姓敢花钱消费,成为国家扩大内需的关键之举。2008年末,《社会保险法(草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公布,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短短3天,社会各界提交的意见建议就多达3万余条。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新浪网,对2070人的在线调查显示,对这部法案表示“关注”和“非常关注”人高达96.0%,其中对基本养老险和基本医疗险关注程度最高,关注率分别占到60.7%和30.6%。94.4%的人认为“现在是社保法出台的最好时机”。
60.6%的人认为应明确如何对接因职业变动引起的社保断档
在年轻人当中,跳槽或失业一段时间后再就业,早已司空见惯,而社保转续往往令人头痛。调查中,60.6%的人希望此次草案修订明确如何灵活对接。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修部主任余少祥认为,目前社保实行累计缴费时间的计算方法,要实现职业变动过程中的社保“无缝对接”,一是靠个人补齐,二是靠政府帮助,“政府帮助主要是针对那些没有收入、生活困难的劳动者。比如在社保水平较高的德国,这样的人可以免交保险费。”他说。
我国人才流动逐年加大,异地工作、换工作非常普遍,但目前可随本人转移的社保只是个人缴纳的账户资金,单位缴纳的资金还不能随本人转移。调查显示,55.0%的人认为单位代缴的社会统筹部分也应该随本人转移。此外,46.0%的人认为目前医保报销和退休金只能在本地领取,存在诸多不便,应进行新的制度设计,允许异地领取。
在北京工作的陈女士就遇到了这种麻烦事。她说:“我父母现在身体不好,就从老家搬来跟我一起住,但是他们的退休金、医保报销都在老家。退休金每个季度取一回,来回一趟上千公里。如果允许把社保转出到子女所在地就好多了。”
社科院法学所副教授董文勇认为,社会统筹资金无法随社保关系转移,是影响被保险人城乡流动的一个很重要的障碍。“在现行制度条件下,社会统筹基金具有一定程度的积累功能,缴费达到法定年限的退休人员不再交纳养老保险费。这意味着,被保险人如果转移保险,会增强转出地社会统筹基金的支付能力,但却加大了转入地的基金支付压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蔡和平研究员参与了草案讨论,她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最紧迫的不是筹资模式等问题,而是统筹层次问题。现在除养老保险外都是县级统筹。现在出县工作太普遍了,怎么可能都留在自己的县里不让移动?我们建议至少要实现市级,在省级抗风险的能力就比较强了,尤其是工伤保险这块比较紧迫。”
65.5%的人认为公务员热是由于其社保待遇高
目前,我国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社保待遇差别很大。调查中,60.9%人认为在我国社保最急需消除公务员与群众社保的差别,42.4%的人认为最需消除城乡社保差别,36.3%人认为最需消除地区差别、消除本地与外地户口的社保差别。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并没有普遍参加社保,而是一直沿用公费医疗制度。董文勇认为,由于保险待遇的差异,企业和机关单位间的人才流动,长期存在制度衔接适用问题。“这就导致,企业职工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不能转移保险关系,其个人账户只能封存;未参保的机关职工转入企业的,也无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可转,而是新建保险关系。”
调查显示,52.0%的人认为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社保待遇不同,不利于人才合理流动。
近几年,公务员报考热连年升温。主要原因何在?调查发现,74.1%的人认为公务员工作稳定,65.5%的人认为是由于公务员社保待遇高。而“收入高”、“有权”、“社会地位高”等原因均排名靠后。
去年以来,广东等地农民工回乡时出现“退保风潮”,直接原因就是农村现在没有对接的社保制度。
董文勇说:“我国农村居民的社保,是社保立法的主要问题。因为任何形式的社保制度,都是为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和一般成员准备的,这类成员获得社保的满足程度是衡量这类制度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我国农村居民不仅人口数量占多数,而且社会风险总体上也相对突出。社保法草案在修订中,应该对农村居民、农民工的社保问题做出具体规定。”
余少祥认为,“现有规定是农民工需在一地缴费满15年才能领退休金。事实上,农民工多数是灵活就业,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固定打工15年,也较少有单位这么长时间雇佣他们。应该有一个弹性期,比如超过10年就可以,然后通过一个分级的指数来计算。”
社科院研究员刘翠霄参加了社保法草案的讨论,她表示,目前社保的基金保障靠各地政府财政支撑,必然导致地区间社保的险种、标准、待遇差异较大,存在严重的结构性资金缺口。“比如深圳年轻人多,人均交6%的养老保险费还花不完;武汉人均交到28%还不够用。社保富余的城市当然就不愿意与老工业城市、退休人员多的城市相统筹。这是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使然。”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剧,社保基金不够用的地方,地方政府就寅吃卯粮,动用现有个人账户资金,形成养老保险的大量历史债务。等这一代年轻人老了,他们的养老金又从哪里支?”刘翠霄强调,“必须靠社保法出台强制统筹,才能克服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制约。”(庄庆鸿 本报记者 李涛)
责编:唐亮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