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朝闻天下):改革开放30年来,百姓的消费观从“能省则省”到“想花就花”,从“吃饱穿暖”到“精神愉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图说三十年,我们先来看一组老照片,是一位记者对一家商店三个不同年代的记录。
这是1978年12月28日,人们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大清早就拥堵到黑河市第三百货商店门前,等待购买凭票供应的每户两瓶玉泉二?酒。8点多,大门刚打开一条缝,人们蜂拥而上……当时,这位记者也是到这家当地最大的商店买供应酒,看到这场面,他掏出相机连拍了3张。但这种“抹黑”的照片当时不能见报,只好它封存在自己档案中。从照片上这位回首顾客的眼神中看出,市场商品短缺给人们内心带来的无奈和烦恼。
8年之后的1986年春节前,记者再次来到第三百货,看到这里已经有各类酒品近40种,其中优质酒就有18种。售货员说:“改革开放后,货源充足,取消了票证,商品都敞开供应了”。
从记者第一次拍摄黑河市第三百货,到1998年春节前,已经整整过去20年,当记者第三次光顾这家商店时,过去的食品柜台已成为小自选商场,酒类增加到100多种,其他食品有近2000种,人们可在这里任意选购。
老照片记录的变化让人感慨。的确,一直到八十年代初,人们买东西光带钱还不行,还要带上粮票、布票、肉票、油票,衣食住行几乎没有不要票的。常在外跑的,还必须兑换“全国通用粮票”,这就是当时的“硬通货”。
北京市在1993年5月10日,开放粮油价格,这张图片是朝阳区西站粮店的店员在登记注销最后一批粮票。
现在的人们购物,手中也有卡片,但性质已经完全不同。30年前,绝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信用卡为何物。直到1985年6月,中国才出现了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就是这张看上去很简陋的小卡片,而也正是从它开始,信用卡逐渐走进我们的消费生活中。
这个标志大家最为熟悉,中国工商银行的牡丹卡,这也是最早推出的信用卡的银行之一。
牡丹卡的前身是1987年10月,工商银行在经济比较活跃的广州发行的地区性信用卡——红棉卡,以广州市花—木棉花命名。这就是第一张红棉卡,编号0001。当初工行没有这方面的业务经验,还是临时派人去香港学习了几个月。这种红棉卡共发行2000多张,但与现在的信用卡还有差别:比如透支后没有免息期,没有循环信用等,用着也不太方便。
到了1989年10月15日,工行开始正式在全国推广银行卡,改名为牡丹卡,这是当时的信用卡中心—一间很简陋的办公室。当时定名时,曾提了好多名字:“中华、黄河、长江、五洲、华夏、神州、工商、良友”等等,最后考虑到既有自身特点,又能树立形象扩大知名度,还要贴近群众生活,才定下就叫“牡丹卡”,“牡丹花花中之王,牡丹卡卡中之冠”的意思。在设计卡的样式时,工行把上海、浙江等地分行的五六个美工请到北京,用了一周时间,设计并手工绘制了12张卡样。其中这张,深铜色底案,烫金的牡丹花中选。
那时的普通百姓并不了解信用卡,那时的街头我们会经常看见这样的推广、宣传活动。当年,工行定的发行任务是2000张,但到11月底,只发行了几百张。如今,截至2008年10月底,牡丹卡总发卡量已超3700万张。变化之快令人惊叹。
来看这张图片,这是沈阳市和平区的赵月秋女士30年中珍藏的各种钱包,从三十年前的月工资20元,到如今钱包中的各种银行卡,她的生活也与过去完全不同。这是一张灯泡票,上面印着时间:“1975年”,赵月秋回忆说,那时候,因为这张票被夹到一本书里无法找到,家里灯泡无奈黑了好几个月。如今,有了信用卡、银行卡,领工资、报药费、买水买电,甚至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解决了。
来自央行的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信用卡发卡量已经突破1.22亿张;35岁以下、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白领中,持有两张以上信用卡的已超过30%。
小小卡片记录了我国经济生活的难忘历程,如今也成了收藏市场的宠儿,这些卡片被称为最容易留下的“新文物”。如:纪念建国五十周年发行的纪念卡、希望工程纪念卡、第一届珠海国际航展纪念卡等。
从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精打细算计划花钱,到今天的信用时代,人们可以透支消费了。而随着“负翁”、“卡奴”、“月光族”的相伴而生,现代人也有了现代人的烦恼。不过,时代还在进步,当信用消费有了理性的结合,相信我们的生活会增添更新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