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我的亲历:大学的校服

 

CCTV.com  2008年12月13日 07:22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专题:改革开放30年新闻网

  新华网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 张超文)谈到改革开放30年来自己最难忘的事情,上世纪80年代初大学毕业的陈小良谈起了大学的校服。

  陈小良说:“我是1979年考入上海交大的,算是改革开放后的新三届。一天,学校宣布要做校服,而且是做西装式的校服,于是在学校掀起一股校服热。”

  从宿舍到食堂,同学们天天都在讨论校服的事。读了十几年的书,从小学到中学,她一直渴望能穿上那些只在外国电影中才看到的校服。穿一身漂亮的校服坐在草地上读书,是那时许多女学生的梦想,而直到改革开放上了大学,才有可能梦想成真。更何况当时,西装更是街上绝少见到的服装,学生们的激动心情可想而知。

  很快,学校联系到了上海最好的服装店。做校服,在当时的上海也是新鲜事,服装店高度重视,不但给每个同学量了尺寸,还专门派专家到交大来介绍西装文化。什么是H型服装、X型服装,还有什么是标准化系列尺寸等等。这些知识,一时又成为女学生们热心的话题。

  校服制作好了,学校考虑到学生的经济状况,没有像现在的学校那样要求人人必穿,只说自愿。校服的定价是35元一套。当时的35元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一般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超过了许多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学生们天天去看样品,心里痒痒的,人人都难下决心。

  陈小良说:“我父母都是四五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有200多元,在班上算是高的,自己因此没有助学金。父母收入虽然不少,但三个孩子同时都在上大学,全靠家里供给,又要寄钱给老人,日子还是紧紧的。所以听说一套校服要35元时,妈妈希望我不要买。”

  陆陆续续,班上有一半人买了校服。“看到同学们穿上新校服的潇洒样子,真让人羡慕。”陈小良说,“后来父亲知道了,悄悄从自己的‘小金库’里拿出35元钱寄给我,才圆了我的梦。当时我好感动,因为1978年父亲随政府代表团赴西欧考察,代表团为每个成员统一做了西装。考察回国后,每个人可以用优惠价买下来。父亲犹豫再三,还是没舍得买,成了全家的一件憾事。我的校服就成了我们家有所有权的第一套西装。”

  新校服,深藏青色,恰到好处的收腰和垫肩,国内当时很少采用的带有涤成分的衬里,光滑,质感好,穿着舒适。上装的左胸部,是一个缝制上去的校徽。配上鲜红的领带,特别是女装也配有领带,让人穿上精神焕发,走在街上可神气了。

  买了校服的学生,把校服当成宝贝。放在箱子里怕压坏了,叠放在床上,怕没形,怕落灰尘。最后,大家想出了办法,就是在墙上钉个钉子,把校服用衣架撑好,再用塑料套或毛巾盖好,挂在钉子上。平时,大家还舍不得天天穿,往往是当作大礼服,有了重要活动才穿上。当时不知道还有领带夹,聚餐的时候,女生炒菜,男生过来帮忙,往往一弯腰,领带进了油锅就炸焦了,成了日后聚会的谈资。毕业时,同学们全部穿着校服去南京路照毕业照,南京路上突然出现了30个身穿西装校服的青年男女,立刻成为一道风景线,引得行人驻足围观。

  陈小良说:“30年过去了,我们的生活真是日新月异,校服、西服早已成为习以为常的服装。但我仍然珍藏着当年的校服,看到它就使我想到过去的岁月,能时刻感到我们国家的发展和巨变。”

责编:李二庆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