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导演、一代电影界大师谢晋10月18日凌晨因病在家乡浙江上虞逝世,享年85岁。连日来,社会各界纷纷撰文追忆谢导生前的音容笑貌,网友言辞真切悼念这位为中国电影立下丰功伟业的巨星。谢晋曾经导演了《舞台姐妹》《红色娘子军》《天云山传奇》等经典影片,这些影片给转型时期的中国人注入丰富的精神食粮。图为谢晋于1997年6月3日在北京举行电影《鸦片战争》首映式上的情景。 中新社发 王丽南 摄
电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火箭般蹿升的票房?是茶余饭后的娱乐话题?是一夜成名的人生颠覆?是光怪陆离的影像制造?对此,谢晋导演的回答是,电影的最高境界“不是灯亮起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而是大幕合上长时间的静默之后,观众席里一声轻轻的叹息”。
电影从来不是一个寂寞的世界,在现今商业浪潮的冲击下,电影业更以商品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追求着速度、规模的膨胀,而忽略了它最应承载与表现的内容———时代气息与社会责任感。我们几乎忘了,谢晋电影对时代时刻进行的反思和文以载道的思想传统。
跨越代际与时代同行
“时代有谢晋,谢晋无时代”。新中国成立后的很多重要历史时期,谢晋作品总能引起同时代人的共鸣。他的作品为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中国社会发展留下了一部影像志。他被称作中国第三代导演的扛鼎人物,但他的作品实际上跨越代际也跨越时代。
且不说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即便是在文革时期,谢晋的作品仍不失该时代的独特意义;20世纪70年代末,当追求人性回归,重新检视历史成为时代自省的要求和大众情感需求之时,他的“反思三部曲”《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令无数观众唏嘘落泪;在社会掀起崇洋风潮时,他拍摄了抒发炎黄子孙思乡恋国之情的《最后的贵族》;1997年香港回归,他又推出对百余年中华民族历史进行审视的《鸦片战争》……
在谢晋的作品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情怀显露无遗,对民族、国家、社会的责任感贯穿始终。更重要的是,谢晋不是只追求自我表述、自我阐发的小众艺术家,他的电影总能获得最广泛观众的喜爱,捕捉住最关乎当下人痛痒的题材,同时用电影的语言提出自己的洞见。
艺术家应通过作品发言
谢晋曾说:“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思想家,应该通过他的影片对一些社会问题发言。”他也在电影创作中实践着这一理念。他的电影紧跟时代,但因注入了个人的思考与见解,又使作品获得了超越时代的意义。
谢晋的作品几乎部部关注现实生活,即便在少数几部历史题材作品如《鸦片战争》中,也可以找寻到和现实相连的思想内核。他的作品将家与国交织在一起,将政治与伦理交织在一起,将社会批评与道德抚慰交织在一起,既给观众带来情感和精神抚慰,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总结式或先导性的指向。《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无疑是他最具光彩的作品系列之一。由他的影像所呈现的对历史的严肃反思和对社会、政治、人文的大胆而超前的思考,在那个年代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力量不可忽视。它所代表、所传承的中国电影传统中最宝贵的创作精神正是对于民族历史、社会发展冷峻而又置身其内的回瞻。
什么才是真正的大片
观众把谢晋的电影作品称作电影史诗。而在现今我们的电影宣传中,动辄“史诗”的宣传口号也不少见。但这些“史诗”影片里,观众看到的往往只有无厘头式的价值观解构,抑或金碧辉煌的虚无。
观众爱看谢晋的电影作品,1998年的一项调查仍显示,约四分之一的观众选择谢晋为“最欣赏的国内导演”,且位列第一。他的作品在它诞生的年代,年年都是最卖座的“大片”。如今,观众对于“大片”的封号再熟悉不过。但这些“大片”往往远离现实,有意无意地规避着历史的使命感,将艺术作品本应承担的对时代的忧患思考,消弭在对音画场面的追捧和电影技术的极致展现之中。缅怀大师的同时,重拾谢晋电影中的这份遗产,或许才是对大师最好的祭奠以及中国电影自身不应回避的一场救赎。
责编:赵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