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19日专电(记者廖翊)工作关系,记者与著名导演谢晋有过数次接触和交谈,印象难忘。
1987年3月,谢晋导演生涯具有重要意义的影片《芙蓉镇》在福州首映,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很多媒体都前往采访。这也是记者平生第一次与这位大师见面。
记者招待会分两拨进行,演员与媒体见面后退场,接着由导演上台与记者交谈。谢晋与记者头几句对话笑容可掬,但内容有些出人意料:
“刚才晓庆说话怎么样,没走火吧?”
“没有呀,很好的。”
“真的吗?这就好。如果走火了,你们多包涵。”
其时的刘晓庆风光无限,说话直率。谢晋对演员的善意呵护让人感触颇深。
1993年春天,记者采访“两会”,重点在政协文艺组,当然也就有了更多与谢晋接触交谈的机会。他对文艺界业已抬头的浮躁风气颇感忧忿。
“现在的导演、演员好像没有深入生活这一说了。一个女演员,成天穿牛仔裤,突然让她换了旗袍拍戏,是那么回事吗?”
他给记者讲起当年拍《红色娘子军》的一段往事:“祝希娟外形、气质都很接近吴琼花,但毕竟当时还只是个大学生,感觉上总差那么一点点。于是,我让她去海南体验生活,与当年娘子军女队员一起吃住,而且要求她晚上睡觉一定要抱着枪。一段时间后回来,真就是那么回事了!”
他继而说到对新闻界的看法:媒体记者也应该深入实际,对事情要全面了解后才下结论,“比如我拍《最后的贵族》是为了探讨中国人的情感归宿、根的意识,有的媒体没有与我作任何交流,就说我是‘为过去的时代唱挽歌’,这就武断了。”
1995年“两会”结束后不久,谢晋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发布会,宣布拍摄巨型历史片《鸦片战争》。“在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英国国旗将在香港降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要在香港上空升起。在这个历史时刻,应该有一部说明这段历史由来的巨片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映,让人们了解这段历史深刻的、多层次的含义。中国电影人,不能让这段历史成为空白!”发布会上的谢晋热血沸腾。
会后,谢晋又把笔者和其他几个记者叫到他下榻的国际饭店继续聊,兴致是那么高,让人忘了他的实际年龄。
“《鸦片战争》这种题材哪里找?像《末代皇帝》,版权被好莱坞买走,在世界赚足了钱,多么可惜!”
“我要丢下40多年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拍片的思维来拍摄《鸦片战争》。必须精益求精。有些古装片穿‘的确良’的镜头,断然不会在我的片子里出现。”
最后一次见到谢晋,是2005年春天,在香港。谢晋率秦怡、谢芳等电影艺术家赴港参加“喜迎中国电影百年华诞”活动。年过八旬的谢晋明显老了很多,此前听说他曾中风。
“我现在好了,什么问题都没有了。酒还可以喝的,不过比以前少喝了。我现在正在找本子,马上又要工作了!”他很有信心地说,除了耳朵不大好使,神情仍旧矍铄,热情依然不减。
当时在场的香港电影“教父”吴思远特意要求记者替他与谢晋拍张合影:“和谢导多次一起,从来没拍过照,作个纪念吧!”
这是谢晋在笔者作为记者的视野和镜头中的最后一瞬。虽已老去,但不残年;伏枥大师,志在千里!镜头中的老人,辉映着维多利亚港湾的璀璨。
“我拍电影追求美育作用、警世作用,希望对祖国、对人类贡献美。”这是这位中国电影大师生前说过的一句话,也是这位民族杰出艺术家毕生的追求与奉献。
责编:赵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