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将门名媛,笃定信仰写春秋

——追寻海军总医院副院长冯理达八十三载的人生之旅(上)

CCTV.com  2008年07月03日 15:30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科技日报  
专题:海军医学专家冯理达

冯理达同志

  镜头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的川西大地,在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人间惨剧后,作为第一支进入重灾区北川的医疗救援队———海军总医院野战医疗救援队在震后第一天就已经把他们鲜红的旗帜插在了北川的土地上。

  长达十多天的超负荷工作,每一个医疗队员的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用自己的知识、技艺及爱心挽救受灾群众,用实际行动向天堂中微笑着注视他们的冯理达副院长献上最好的思念……

  冯理达,这位将门名媛、科技先锋,用她八十三载的风雨春秋,对党和人民的一腔赤诚,在每一个朝夕交替中,勤奋地为“报效祖国”一词进行着孜孜诠释,以她高尚的品德之光为后来者照亮了前行之路。

  历经风雨跟着党

  从冯理达生前曾接受过的各种媒体的采访中,细心的人不难发现,每次她都会特别郑重地提到自己的入党历程,她说:“我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受父母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在父亲的引导下,我对中国共产党从了解到热爱,再到执著追随,历经风雨不改志。”

  冯理达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和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长李德全的爱女。在她的记忆中,父亲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源远流长。早在抗日战争期间,冯玉祥就对共产党人的抗日主张十分赞赏,并和共产党人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1946年,因为反对蒋介石打内战,冯玉祥被解除军职,举家去了美国。他高举反独裁旗帜,拥护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正义主张,成为团结旅美华侨争取爱国进步力量,配合国内解放斗争的领军人物。在美期间,冯理达坚持边学习边工作,担任冯玉祥的警卫、司机和秘书,积极协助冯玉祥和爱国民主人士,共同从事反独裁反内战的民主革命斗争,为旅美和平民主联盟做了大量工作。通过接触,她逐渐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并被党的纲领和主张深深感染,在充满报国热忱的冯理达心中,这正是自己心之向往的未来。

1948年,与国民党彻底决裂的冯玉祥在返回祖国途中,不幸于黑海遇难,他留给冯理达一句话:“只要能自爱,有双手,就不会饿死。”

  父亲的人生历程和中国共产党对全家人的影响,令冯理达永世难忘,她曾感慨地说:“我们一家人都在追随党的道路。当年,父亲为了追随共产党,与国民党彻底决裂,丧了性命;母亲在62岁高龄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弟弟妹妹也先后成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们一家人都是党培养起来的,永远跟党走是我人生的最终选择。”

  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冯理达成长所伴随的是民族兴衰时刻,所置身的是社会变迁洪流,此间,她曾用童稚的双眼目睹了民族危亡时刻人性的迥然,也曾用成熟的心态坦然接受孤独的洗礼,成为世界医疗领域知名学者。循着父亲的足迹,冯理达毅然回到祖国,加入到了新中国的建设中来。

  一片丹心向着党

  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新中国第一批留学生的冯理达,与弟弟冯洪达一起被派到苏联留学。这时她第一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由于当时在国外,党组织不发展党员,她未能如愿。

  回国后,信仰坚定的她再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从1955年开始,冯理达每年都要回顾自己的工作和思想情况,主动向组织递交自我鉴定,开展自我批评,努力寻找差距。

  “这种习惯她坚持了几十年,直到这次生病住院前,她上交了一生中最后一份思想汇报。”冯理达生前好友、原保定军分区政委张亚南说,对党的高度忠诚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伴随了冯理达的一生。

  1958年,获得免疫学副博士学位的冯理达回到了祖国,被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免疫学研究所工作。正当她在免疫学科研中取得成果之际,“文革”开始了,她和母亲李德全都受到了冲击,不久,冯理达失去了工作,母亲也突然病逝,这让她悲恸万分。

  然而,即便是在这段最艰难、最曲折的历程中,冯理达仍然不懈地一次次递交入党申请书,始终没有放弃加入共产党的人生追求。

  1973年3月,在周总理和邓颖超大姐的关怀下,冯理达被调到了海军总医院传染科工作,成为了一名最普通的医生。尽管这样,她对党还是充满信心,始终没有动摇自己的信仰,身处逆境依然痴心不改,遭受打击依然执著追求,强烈渴望有一天能成为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

  到传染科报到的第二天,冯理达就主动找到时任党支部书记的于利华,详细汇报自己的经历、家庭背景和思想状况,郑重提出想加入党组织,并再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比她小20多岁的军医张杰曾问冯理达:“这么大岁数还坚持入党,您图什么?”她回答说:“我亲身经历了两种社会制度,所以我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走向光明,只要我活着,就要入党,我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党。”一年当中,她5次向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

  1975年12月23日,这是一个让冯理达毕生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她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为了一名党员。

  张杰回忆道:“当时正在科里忙工作的冯理达,得知自己入党的消息后,眼泪夺眶而出。在宣读入党誓词时,冯理达神情激昂,铿锵有力,表达了自己多年来的追求。也就在这一天,她50岁的生日已过去了整整一个月时间。宣誓后,冯理达再次找到于利华,她欣喜地说:“我终于入党了,我终于实现自己的愿望了。”这位50岁的新党员终于实现了自己26年来的夙愿。

  终把一生献给党

  在冯理达曾经工作过的办公室内,一摞摞数米长的书卷,布满了清秀的楷书,整齐隽美,不是唐诗,亦非宋词元曲,是冯理达誊写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她用清秀的楷书,表达着赤诚的心和赤诚的情。

  面对这些令人惊讶的作品,与冯理达并肩奋战了24年的同事陈淑英哽咽地说:“冯副院长留下的众多遗物中,没有多少贵重的东西,主要就是些文字资料,她的75本日记,上百份工作手记、摘要和笔记等,应该说这些是她丰厚的精神财富,见证了她实践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光辉一生。”

  “我属牛,就喜欢实干。我愿意像雷锋那样,做革命的傻子。”这是冯理达生前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属牛的她,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在用她的无私奉献践行着她在党旗前许下的誓言。

  80多岁的冯理达的心始终像年轻人一样跳动,脚步匆忙。镜头聚焦在2007年,这一年,82岁的冯理达为社会各界进行辅导讲座96次,组织并参加国际国内各种学术交流、政协会议和社会公益活动135次,亲笔撰写政治学习笔记、大会发言、工作日记40多万字……

  步履匆忙的冯理达总是能抽出时间无微不至地关爱别人,对自己的身体却毫不在意。她常说:“人老了总会有点小毛病,不用大惊小怪的。我手头上还有好几件事要先办,办完了再做体检吧。”

  2007年12月18日,冯理达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她只住了一周的时间,病情刚刚有点好转,就坚持要求出院。”护理过她的海军总医院干部病房一科护士长赵美娜提到这位和蔼的老院长红了眼眶。

  出院后,冯理达像往常一样到办公室上班,期间还认真学习了十七大报告原文、亲笔恭录了新党章。

  2008年1月11日上午,冯理达在接待了三批客人,紧张忙碌到12点半后,终因病情严重、体力不支,下午她又一次住进了医院。

  “当时她身体非常虚弱,呼吸困难,靠吸氧维持。”海军总医院干部病房一科主任朱晓法说,在最后的住院期间,冯理达还坚持看新闻联播关心国家大事。

  19日晚,当她看到胡总书记亲切看望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钱学森、吴文俊的报道时,非常激动,告诉工作人员,明天多买些报纸。当拿到报纸时,她用颤抖的双手举着报纸,看着当年她和钱学森的合影以及钱学森写给她的信。看着看着,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

  党中央对科学家的关怀和尊重,让冯理达感慨万千,她反复向身边的医护人员、家属、同事和朋友讲述她与钱学森同在美国留学的经历,告诉大家他们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虽所从事的专业不同,但同样都有一颗赤子之心,事业上互相支持、互相学习,为祖国作出了重大贡献。

  1月20日下午5点,冯理达的病情突然恶化,儿子罗悠真站在病床前,双手被母亲紧紧地拉着,对他说:“悠真,你要永远记住,妈妈是党的女儿。我死后,帮我代交一万元党费……”

  冯理达去世后,罗悠真按照她生前遗愿向海军总医院医院党委上交了一万元党费。医院陈南昌政委接过党费时,动情地说:“这不仅仅是一名忠诚战士对党的信仰的具体体现,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交完党费,母亲的工资卡上仅有余款85.46元。她用自己一生的实践,兑现了‘把一生献给党’的铮铮誓言。”罗悠真说,每当回想起母亲最后的话语,心灵就受到深深的震撼……(本报北京7月2日电)

责编:田诗嘉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