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四岁的儿童在地震中失去双亲,在听到救援人员的呼喊声时,容身房屋墙角的他大声呼应,救援人员都说:“这娃儿可聪明,会自救”!本报记者严亮摄
互助自救
56岁的马光敬是名下岗职工,地震时侥幸脱脸。但此后,他的第一反应并不是逃走,而是救人。他在重灾区东奔西走,爬上爬下,仅强震发生后几个小时内,就从险境中成功救出了4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接下来的三天余震中,老马仍在不停地寻找生还者。
除了马光敬,还有不少无名英雄。
大震中,朋友有爱,邻居有爱,乡亲有爱。
旋平乡的谢庆秀要感谢她的邻居桂和青。当她被倒塌的房梁埋住时,是邻居老大爷桂和青赶来救了她,一起出力的还有村民田云育,用刀,用双手,挖了约2小时。更巧的是,桂和青大爷也是被别人救出来的。
不少人在大灾中失去亲人,但面对紧急,顾不上安危,仍然坚持救灾。
40岁的张开国是江油香泉派出所所长。出事后,张开国与妻子周红失去联系。但他不能离开江油,因为那里同样有灾情。待他两天后处理完手头的事时,家已变成一堆废墟。他大声叫着妻子的名字,竟然有应答声。不过,因时间拖延太久,又没有好的挖掘设备,她的妻子永远地离开了他。张开国其他的几名亲人也证实死亡,家里只剩他一个人。
位于县城入口任家坪村附近的北川一中,共有1200余名学生,当时除高三一个班的学生正上体育课外,其余的学生都在教室里上课。震后,仅近百名学生成功逃出,其余学生下落不明。
高二(九)班的教室在二楼,地震让它变成一楼,班上43名学生快速跨越栏杆,逃到安全的地方。已逃生的同学定了定神,重新投入到抢救校友的行列中。该校校长刘亚春在房屋倒塌前的一瞬间逃出。他的儿子正读高一,也被埋在废墟中。但为了救出更多学生,刘亚春强忍悲痛,坚持从大局出发指挥救援。同舟共济,团结自救,大灾面前显真情。
13岁的朱福涛因为生病,没去学校读书。地震时,他在外玩耍,得以逃脱一劫。爸爸和爷爷均遇难,奶奶又不见了,他就被邻居带在身边。
北川供电公司苦竹坝电站职工唐庆全和妻子黄艳亲历合作自救的过程。出事后,他们向山上跑,几百群众汇集在一起。大家从地里找来农民种菜所用的薄膜,搭成简易棚子挡雨,妇女小孩在里面。
险情在变化,躲避地点也不同,他们过了一座座山头。晚上,他们围在一起烤火,“湿了又烤,烤了又湿”,既可以取暖,又希望让飞机上的人发现,引来救援。饿了,有点东西大家平分,包括地里的生豌豆。雨开始变小,老年人就叫年青人先逃,“不能一起被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