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抑制通胀?
从理论上来看,人民币升值,将减少贸易顺差,从而有助于抑制通胀。还有专家认为,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进口商品的成本。这种抑制通货膨胀的效果可能会比调整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更为明显。
但实际上抑制通胀首先要明确通胀的原因。引发此轮结构性通胀的原因显然是多方面的,既有食品供给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经济结构失衡,出口顺差过大等原因。因此,有专家对人民币升值抑制通胀的作用持审慎态度。
央行行长周小川不久前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说,人民币适当升值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抑制通货膨胀不会成为汇率机制改革或者市场汇率浮动变化的主要原因。控制通胀,更主要还是依靠国内综合措施。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礼卿说,虽然升值对抑制通胀有一定作用,但不一定能解决根本问题。他认为此轮通胀是结构性的,主要原因是供求关系的变化,是食品等供给不足引发的价格上涨。而汇率显然对此作用有限。
针对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进口商品成本,从而抑制通胀的说法,胡志浩持保留态度。他认为,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很大,而我们在议价定价时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单靠人民币升值来降低进口商品的成本可能作用非常有限。
花旗银行北京分行副总裁沈明高认为,用升值抵制通胀是有条件假设的,那就是升值会导致出口明显下降。但从实际情况看,企业生产计划都是去年年底制订的,在短期内很难调整。其次,出口增长模式有一定依赖性,因此表现为“出口刚性”,短期内也不可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