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闻周刊1月12日播出):点击观看视频>>>
主持人:到了本周,离2月6号的除夕就不到一个月了,年味越来越浓,这个时候对于大量的农民工朋友来说,更是思乡心切,拿着更多的现钱回家比买什么都强,听到这儿,您以为我要说拖欠工资的事儿,还真不是,最近一段时间,在珠江三角洲和江浙一带,打工者比较多的城市的社保中心里面,最多的时候都有上千人来排队,干嘛呢?来退自己的医疗或者养老保险。听到这儿好多人很奇怪,以前盼着给农民工上保险,这几年有进步了,保险上上了,怎么又开始退了呢?难道只是为了退保之后可以拿到一两千块钱的退保费的现钱回家吗?那不是拿了小钱亏了将来养老的大钱,这不是只顾眼前不顾未来吗,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来,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就来探究一下这退保风潮背后的一二三四。
短片一 "退保潮"国家政策变成了空中楼阁
本周五的早上八点,离上班还有半个小时,东莞市社会保障局厚街分局的门口,就聚集了几十个农民工,他们都是来退保的,退什么保?退自己的社会养老保险。
农民工:明天回家,今天退保。
农民工:辞工了嘛,在工厂里面失业了,回家了嘛,肯定要领保险回家。
农民工:前段时间厂内效益不是很好,有一次走了一百多人,也就是说几乎每天都有人来退保。
农民工:人家走了都退保嘛。
农民工:我们要回家工作,所以过来退一下保。
农民工:辞工了,都要过来这边退保,都回家了。
农民工:现在没有厂去了,只有退保了。
东莞市社会保障局厚街分局 缪日鸿 局长:(退保现象)春节前是有一个相对集中一点吧,因为农民工一般来讲在这边流动是比较大的,很多也是年底、春节期间可能离开这边就回家务工务农就不再过来了,所以他们选择这个时间里面退保的也相对会多一点。
根据本周《人民日报》记者的报道,在东莞,2007年一年,就有超过60万人次办理了退保手续,仅南城区社保分局,就有1.23万人退保。本周,关注农民工退保的还有《深圳商报》,它的记者徐恬在文章中这样描述她在深圳社保基金管理局个人服务中心看到的场景:有上千人排着六条长龙,大多数都是办理养老保险退保手续的。值班保安称:"最近几天来退保的人特别多,是平时的两三倍。" 如今,在珠三角,有的地方农民工退保率高达95%。
罗天成:我在东莞今年干了12年了。我换的单位还是好多个了。我退了三次了,连上这次。反正就是说出了厂就要退保险的,就是这样的。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郑桢梓:广东的农民工退保的问题,主要(接点)就是省外来广东打工的农民工,退保的现象比较多。那么这种现象就是几年下来应该都还存在,没有很大的改观。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郑功成: 我觉得这个倒不完全是广东的现象,其他地方也有这种现象。它是个全国性的问题。 只不过是因为广东他是外来的农民工的数量很大,广东他又是推动社会保险工作的力度较大,所以它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广东的现象就是充分地反映出来我们国家的这个阶段,流动人口的规模以及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权益如何维护的问题。这个是规律性的,历年都是如此,我想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以后历年也都是如此。
社会养老保险,一个帮助亿万农民工获取未来长远利益的大好政策,如今却被他们看成是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空中楼阁,宁可放弃这项已捏在手里的权益,也要积极退保,这中间,我们想知道,国家正在强力推行的社保制度,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主持人:事情看到这里,很多人会抱怨农民工兄弟几句,目光太短浅了,怎么只顾着现在,不考虑将来呢?您说这保险上得容易吗?在媒体学者的呼吁下,在社会进步的保障中,在法律的威严下,农民工的保险制度才慢慢建立了起来,到目前为止,1.2亿的中国农民工中,参加养老保险的已经达到15%,面对着1800万和将来会变得更多有保险的农民工,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但在一个亿零两百万的农民工还没有保险的时候,有保险的却开始退保险,这不是在毁好事儿吗?事情没这么简单,我先说一点,制度规定,一个农民工在一个地方要连续交十五年保费之后才可以享受养老保险,您说现如今的变化飞快的年头,有多少农民工能在一个地方干上十五年而不变呢?
短片二 "退保"症结不解,技术问题还是动力问题?
东莞市社保局局长 李志刚: 退保这几年是有点增加,去年达到30多万人
深圳市社会保险个人服务中心主任 杨霖: 我们社保的人数呈激增趋势,一是早,二是人多,时间比以前提早一个多月,人数也比以前平均每天增加千把人。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保大厅,一到年底就会挤满了大量退保的农民工,2005年,就已经有媒体开始报道这一让人有些担心的现象,如今,2年过去了,我们没有看到情况有好转的迹象。
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障研究专家 郑秉文 :对农民工来讲,目前主要的障碍存在这三个方面,其中最致命的就是第一个障碍,就是他不能便携,而农民工他是一个流动的群体,在全国范围流动,如果这个制度不能便携,他不能随身携带,那么这严重的制约了他在全国范围的流动,严重的影响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劳动力的这么一个市场,所以他离开这个地方,到其他异地去打工的时候,他带不走,所以他必然就要退保,不退保,对他个人来讲是一个损失,这是一个制度设计的一个必然的结果。
一边是农民工大量退保,一边却是社保基金大幅度增加,不仅在广东,全国大多数经济发达省份的参保人数和结余基金都在快速的上涨,但是,很少有地方政府向社会公布本地农民工退保的数据,这样的情况至少让我们产生了一丝疑惑,社保基金的增长数据是不是能真实地反映各地社保政策的实际推行效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研究员 唐钧:你要退保,只能把你交的那一部分拿走,而企业帮你交的那一部分就留在当地了,那么个人交的这一部分只有8%,企业交的是20%以上,所以大头在那边,我想广东省开始制订这个制度的时候,就是把农民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我想他的初衷也是好的,但是后来可能发现农民工要退保,而且退保以后他也不吃亏,反过来说他可能也赚了。
正如专家的解释,农民工的退保,不仅不会影响地方政府社保基金的增长,反而会增加收入。根据去年11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首次发布的《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险基本情况》,其中提到,统筹层次截止2006年底,广东省依然是属于以市级统筹为主,这也就是说,广州的农民工如果选择去深圳打工,他的养老保险也无法接续,他唯一的选择还得退保。省内流动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全国流动。所以,对于天南地北到处寻找农民工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更加灵活的政策。
广东省社会与人口学研究所所长 郑侦梓 :我认为还是我们的服务不够吧,就是政府的公共服务还可以想办法,努力的替农民工着想,看看能不能够,就是像我刚才所说的省与省之间提前实行对接,在部分省份当中,这样来解决这个问题,那最好是全国统筹啦,但是在全国统筹一下子没有展开之前,拉开之前,是否在部分省份里边主动的去解决这个问题,试图去解决这个问题,搞好公共服务。
事实上,中央1991年就提出,有条件的省市应该逐步将社会保障统筹层次从县级向省级过渡,也就是省内的养老保险的对接。但此后这项工作进展速度一直不均衡,只有少数省市如北京、上海等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省级统筹,大部分省份仍是市、县一级统筹。
主持人:问题说到这儿好像很复杂,但也有专家说,其实很简单,只要他怀揣一张IC卡,农民工走到哪儿,帐户跟到哪儿,不就完了吗?但是事情又没有这么简单,人不是常说一句话吗,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农民工退保的背后怕也有这个道理存在,每一个农民工的保险由两部分构成,小头是个人交的,大头是企业出的,农民工一退保,拿走的是个人的小钱,而大头就留在了当地政府的社保金库里,这帐谁都算得清,农民工上保险越多,而假如之后退保的越多,留给当地的大头就越多,农民工好像占了小便宜,而当地才赚了大便宜,这不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吗?但肯定因此有人吃亏,这个局面就不能解决吗?
北京某公司职员 任超平我在青岛工作了一年,然后06年到了北京,/我在青岛那边上的社保,然后很多因为这个政策原因,还有手续比较复杂,一直都没有调过来。包括以前的养老保险还有医疗保险这些一直都是冻结在青岛那边。在北京又重新开了一个户。
和任超平情况相似,社保金除了城乡无法有效对接外,地方之间的"障碍",使得面临社保难题不止是农民工群体。但对于农民工来说,"累计缴费15年才能拿到养老金"显然是一道更难逾越的槛,也使得这一群体的养老保险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退保农民工:(社保)对于我来说可要可不要的,就是那样。
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郑功成:我们现在看到农民工退保,实际上是他的权益受损了,应该是严重的受损了,一个,他的老年没有养老金的来源,实际上养老金制度由于他的退保已经是不可能保障他的老年了。
北京某公司职员 任超平:现在就是说唯一的就是看中北京的机会,还有北京的待遇比较好一点儿,其他的对于这个保险,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社科院劳动保障专家 郑秉文:这个问题不解决,当然是会成为深化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这么一个后腿。
2007年,从中央到地方,社保改革的步伐都正在加大,除了多个省开始推动养老保险在省内的自由转移接续,省与省之间社保的对接转移尝试也已经开始。去年年底,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社会保险法草案》,更是规定了除基本养老保险外其他社会保险实行省级统筹的时间和步骤,被认为是我国社保改革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记者:在今天上午的审议中,一个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就是统筹,许多委员不约而同的要求提高我国现在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目前在我国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还是比较低的,基本上局限在县市一级。可是有的委员提出,像一个人从他的18岁到60岁,中间要换过许多城市,中间有换过许多工作,辗转许多城市,可是怎么保证他的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等这些保险都能续接的上呢,那么又怎么能保证在他60岁退休以后顺利的领到他的养老保险金呢?
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郑功成:这个问题、这种现象怎么能解决了,两个治本之策,一个就是劳动关系的稳定,将来的劳动合同法,尽可能让农民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饭碗,再就是我们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步伐,随着社会保险法的审议,养老保险我希望能够尽快的实现全国统筹。全国统筹是中央政府对这个制度负责任,全国参保的所有劳动者都是在一个制度里面,大家缴费的比例是一样的,大家享受的待遇,各方面规则是一样的,然后再通过一个全国联网的信息系统,就是你这个劳动者不管这个地方流动到任何一个地方,他都能及时的反馈、跟踪。
从今年1月1日刚刚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无疑将大大有利于劳动关系的稳定。而现在的悬念是,极有可能在今年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是否会把"实现社会保险的全国统筹"写入其中。对于是"先实现省级统筹再实现全国统筹"还是"直接实行全国统筹",目前各界还没有达成最终的共识。
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郑功成:我的估计,如果快一点,比方说我们今年审理社会保险法,如果法律里面他能共识要实现全国统筹,也许明年就实现全国统筹。
即使是实现不了全国统筹,我们再从地市级统筹迈向省级统筹这个步伐也会加快,所以这一点我想劳动保障部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是我们在今年、明年两年内,我们即使实现不了全国统筹,也一定要实现省级统筹。/应该说今年或明年是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非常关键性的年份。
主持人:今年春节之前对于全国的农民工来说,绝对其实是一个好时候,一来春运的票价不涨了,二来可以定往返车票了,三来春运还没开始,这农民工专列就已经开行了,但是愈演愈烈的农民工退保局面却笑声中留下了越来越大的担心。好事儿要办好,是我要告别这个题目的时候最想说的话。而好事要办好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后能够快速地解决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农民工退保潮的出现不是坏事儿,它把我们现在农民工上保险的漏洞所在清晰地展现在社会的面前,并且也很清楚,接下来是该开药方了,希望能够药到病除,而不是把疾病拖成了慢性病,最后不好治才最好。
责编:王壹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