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沉箱随潜驳船缓缓上升。当日11时30分左右,装载“南海一号”的沉箱完全浮出水面。 新华社记者 陈学思 摄
新华网广东阳江12月23日电(记者郑天虹 赖少芬)古沉船“南海Ⅰ号”已经成功出水,23日启航驶向它的新家“水晶宫”——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受天气、环境、技术等不可预知因素的影响,“南海Ⅰ号”多次推迟出水时间。从5月份正式开始打捞,到“南海Ⅰ号”顺利上岸,在200多个日子里,打捞人员付出了大量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努力。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海下“穿针引线”
当“南海Ⅰ号”缓缓浮出水面的那一刻,交通部广州打捞局潜水员杨有仇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他说,整体打捞“南海Ⅰ号”从一个无先例可循的方案终于变成现实,这一天的到来真是充满艰难。
在整个打捞工程中,为水下的沉井穿底梁是最关键也最艰巨的环节。这36根底梁,每根长约15米,宽0.8米,重5吨多,如同一根根“巨针”。而“南海Ⅰ号”所在海域的海水非常浑浊,借助潜水衣上的照明灯,勉强只能看到二三十厘米内的范围,可以说“伸手不见五指”。要把这36根“巨针”准确插入沉井底部80厘米左右的孔中,难度远远超过盲人穿针引线。
杨有仇告诉记者,下水之后几乎漆黑一片,而海底的温度比水面上要低很多,每下10米,就感觉温度下降几度,在30多米深的水下作业,经常冷得牙齿打颤,像身处寒冷的冬天。
在打捞现场,50多位潜水员24小时轮流值班,每个潜水员下水时,必须有4个潜水员配合。30多米深的水下压力也给潜水员身体带来强烈不适,他们每次只能下水作业50分钟左右,且24小时内只能下水一次。有时,潜水员还会被海底生物如海蜇等咬伤,但这一切与目睹“南海Ⅰ号”浮出水面的激动心情相比,都显得微不足道。
在层层阻力之中的“技术突破”
整体打捞海底古沉船是“前无古人”的工程,在海底深处摸黑把古沉船装在一个大箱子里,又必须保证沉船的完好无损,尽管打捞方案多次修改,把所有困难都尽可能设想在内,但真正打捞时才发现,“南海Ⅰ号”所处的海底环境远远比想象中复杂。
交通部广州打捞局负责“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的副总指挥王仁义说,当用来“罩”住古沉船的沉井下压到10米左右的深度时,海底淤泥的摩擦力加大,打捞工作遇阻。“那是我们第一次陷入焦虑,一些年轻的潜水员甚至有些泄气。”在对打捞方案进行反复研究后,专家建议将沉井两侧的淤泥挖掉一部分,减少沉井下压的阻力。“这个方法取得了成功,当沉井一点点下压到预定的深度时,原本愁眉苦脸的人都眉开眼笑,一时间士气大振。”王仁义说。
王仁义说,第一根底梁用了二十几天才成功穿过沉井,这段时间所有的打捞人员都处于极度煎熬中。每天望着茫茫大海发呆,当第一根底梁成功穿过时,几十个大男人在作业船上欢呼着抱在了一起,有人甚至背过脸去偷偷地擦眼泪。
与台风巨浪“争分夺秒”
“南海Ⅰ号”原本计划今年七月出水,但面对复杂的海下环境和珍贵的古文物,打捞工作却一点都急不得。“南海Ⅰ号”整体打捞项目总指挥吴建成说,海上作业几乎都是“看天吃饭”,多变的天气随时会影响工程进展,打捞现场有几艘作业船和一百多名工作人员,多拖延一天,就消耗得更多,打捞人员不得不与台风和海浪“抢时间”。
5月份,打捞人员运来水泥块对正在下压的沉井实施静压,当时海上风浪大,最高的时候风力达到七、八级,海浪高达两三米,工作人员常常多次尝试都不能成功,不得不把笨重的水泥块反复在沉井与作业船之间搬运。
王仁义告诉记者,6到8月间,穿底梁的工作就受到“帕布”、“蝴蝶”和“圣帕”连续三个台风的影响,差不多推迟了一个月。遇到坏天气,负责打捞“南海Ⅰ号”的几艘作业船都不得不撤离现场,前往附近的上川岛避风。尽管暂停打捞,但大家都不愿意耽搁时间,他们总是争分夺秒为水下作业做准备,研究打捞方案、调试打捞设备,一旦天气允许,便马不停蹄前往水下作业。
为了尽快将“南海Ⅰ号”打捞出水,很多一线的打捞人员240多天都没有回过家。23日,当“南海Ⅰ号”在拖船的牵引下驶下岸边时,潜水队队长林祥勇深深地舒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回家了!”他说,每天对着翻滚的海浪更让人想念陆地上的生活,就算是坐公共汽车回去,也会觉得路边的风景很美。
责编:王玉西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