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清军处死克林德场面的漫画
1901年,清朝战败,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第一款就是:清廷派醇亲王载沣(光绪之弟、溥仪之父)赴德国,就克林德公使被杀一事向德国皇帝道歉,并在克林德被杀地点——北京崇文门大街(今东单北大街)西总布胡同西口,建一座碑坊。1901年9月4日,专使醇亲王载沣赴德国,代表光绪皇帝向德国皇帝道歉,并在东单牌楼建“克林德牌坊”。这是一块让中国人觉得耻辱的牌坊,1918年11月,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北京市民将牌坊拆除,迁至中央公园,即后来的中山公园,改为“公理战胜”牌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历史。1952年,北京政府又将该牌坊改为“保卫和平”牌坊。
克林德被杀究竟是怎么回事?曾经的“克林德牌坊”因何而建?又是谁出了要建这样一座牌坊的主意?
克林德事件:误杀?谋杀?
事情发生在1900年6月20日,德国公使克林德同翻译柯士达分坐两顶礼轿,从东交民巷使馆区前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走到东单北大街的石大人胡同(今外交部街)内的西总布胡同西口处时,与正在此巡逻的清军神机营发生冲突,展开了枪战,当时领队队长叫恩海。克林德当场死亡,柯士达受伤。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清政府在列强的逼迫下,恭亲王奕?等于1860年12月上奏善后事宜六条,首请设立,1861年1月12日,咸丰准奏。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一个临时机构,以解决“外国事务,头绪纷繁,若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的问题。
克林德坐轿去总理衙门,为的是清政府总理衙门照会各国驻华使节“限二十四点钟内各国一切人等均需离京”的事。
克林德被杀后,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恩海还混迹北京没有逃走,后辗转被缉获,原以为此事也就此作罢,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01年,德国统军元帅瓦德西的笔记里,有一段记载:“刺死克林德之凶手,现已执行死刑。自数月以来,此不幸之人,即常自请早日执行,至于执行死刑之地,系在克林德被刺之处;换言之,系在极繁盛之街上(即东单牌楼)……就在他的脑袋搬家之前,人们听见他诅咒:愚蠢的王爷”。
瓦德西笔下“愚蠢的王爷”指的是端郡王载漪,美国记者莫里森曾在《泰晤士报》上报道过这样的内容:“太后和端郡王……筹划了一次集体屠杀,根据这一计划,所有外国公使在那天早晨都将大难临头。”
莫里森当时对克林德的翻译柯士达进行过采访,柯士达在采访中说:“谁射杀了公使,他的同伴是些什么人,这都是没有疑问的。他们不是义和团,而是清兵,都穿着军服。他们无疑是事先在捕房附近埋伏好的。唯有九门提督崇礼方能下此命令……此外,还有一个情况可以佐证公使是被政府军谋杀的:没有人向轿夫和马夫开枪。假如是义和团,他们一般都会以同样的仇恨袭击为洋人服务的中国人。”
克林德是被误杀?还是谋杀?说法种种,国外媒体甚至推算主谋就是慈禧,有人叫嚣要拿慈禧来抵命。当时,有三种说法,柯士达的说法是:这像是一场设计好的谋杀。另一种说法则是,克林德是被误杀了。第三种说法,由于政治目的及对克林德个人的仇恨,公使的人向端郡王告密,克林德要独自一人去总理衙门,建议杀了他。1900年6月14日,克林德曾下令枪杀过义和团团民约二十人。清政府总理衙门对各国驻华使节“限二十四点钟内各国一切人等均需离京”的照会是完全符合当时国际法的相关规定的。对克林德这种已身背二十条人命的人,更是有充分理由将其驱逐出境。说是谋杀似乎没有太多的道理。
总之,克林德的死,清政府如同捅了马蜂窝一样,被逼到了角落里。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