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 正文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专家称“南海I号”沉箱打开可能会散架(组图)

 

CCTV.com  2007年11月15日 09:03  来源:广州日报  

    青白釉六棱执壶

    青白釉叶脉纹芒口碗

    “南海I号”现场作业人员在焊制保泥板接口。图中两船间是“南海I号”沉没点

    睹“南海I号”真容或需等5年

    “南海I号”打捞出水需一周风平浪静专家称沉箱出水后或五年内不能打开否则会散架

    广州日报阳江讯(记者王鹏、王广永、黄文生)   昨日,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和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前往“南海I号”打捞现场慰问了全体工作人员。据打捞“南海I号”现场总指挥吴建成介绍,底托梁的穿引完成为“南海I号”最后成功出水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剩下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底托梁之间的缝隙穿引35块保泥板、加快修建水晶宫南大门外的海上码头及改造将负责托载“南海I号”的半潜驳。

    在这些最后工程都完工后,“南海I号”最后何时出水,将取决于天气情况。打捞部门将选取约一周左右风力低于6级的时日,将“南海I号”起浮并移入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的水晶宫。

    穿保泥板本月底完成

    吴建成说,36根底托梁穿引完毕后,就留下了35条宽窄不一、最宽不超过15厘米的缝隙。要再穿35块保泥板就是为了挡住这些缝隙,不让沉箱里面的泥水流出来,使沉箱在起浮后,仍然能够像当初在海中一样保持被泥沙覆盖住,并且不改变其中的水环境,“风浪条件适合的话,穿保泥板的工作大概进行到本月底就能差不多完成。”但穿完保泥板并不能马上起吊。

    此时,还有一项工作量较大的工序是对沉箱的底托梁以下部分进行切割,而切割要等到正式吊装前才能进行。在切割以后,沉箱底托梁以下的部分就将永远留在“南海I号”沉没的位置。

    他介绍说,另外一项场外工程,是水晶宫南大门外的海上码头。

    华天龙下月15日到场

    根据有关方面的预计,在天气适宜的情况下,“南海I号”或将在12月中下旬出水,“但这需要一周左右比较好的天气,最好是6级以下的风浪。”

    吴建成说,华天龙预计在12月15日左右进入打捞现场。而华天龙的进场标志着““南海I号”即将吊起,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造价昂贵的华天龙每天运转需耗费40万元,因此它进场后肯定要很快进行起吊,否则打捞成本又将增加,而有打捞局内部人士称目前打捞“南海I号”花费的成本已经达到了7100万元。

    据了解,在起吊装载“南海I号”的沉箱时,半潜驳的甲板将沉到水面以下约15米的深度,随后华天龙将沉箱吊起。但沉箱不会离开水面,华天龙将吊着沉箱平移到半潜驳上。

    记者了解到,从沉箱起浮放到半潜驳上,再由半潜驳托回二三十海里外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所花的时间也许只要一天。而需要好的天气,是为了沉箱在半潜驳上能放得安稳,不受震荡。

    不能冒险打开沉箱

    半潜驳将沉箱运送到海上码头后,由于半潜驳已经安装了与码头轨道相连接的装置,沉箱不需再次起吊,就能送上为其专门准备的气囊轨道之上。随后,通过气囊的滚动,沉箱就进入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

    省水下考古所魏峻博士告诉记者,在沉箱进入水晶宫后,大约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做防水处理,而往水晶宫里面注满水,预计要等到明年1月。

    “水晶宫这么久时间不注水,沉箱里的‘南海I号’和淤泥不会变干而导致损坏么?”对记者提出的问题,魏峻说,之所以现在要安插保泥板,就是为了保住里面的泥沙和水分。因此,只要运到水晶宫后沉箱里的水分不流失,就不需要立即将水晶宫灌满水,因为水气蒸发毕竟有限。“但我们也准备了保湿的措施。”

    那“南海I号”何时能让世人看到真面目呢?“估计需要很久,沉箱可能要在进宫的5年后再打开,因为我们不能冒一打开沉箱‘南海I号’就散架的风险。”魏峻说,最稳妥的方法就是让沉箱一直装着它,直到今后找到能确保打开后它不受损的方法,而且这一系列保护的方法需要通过国家文物局的批准。

    魏峻说,目前国外在处理此类文物时,通常使用一些化学制剂来置换出水分,并保持淤泥和文物的固定,防止一打开沉箱时文物瞬间被破坏。

    出水瓷器须防釉面龟裂

    与埋藏在土地之中的文物相比,“南海I号”目前出水的瓷器即俗称的“海瓷”有着保存更为完整、釉面更为光鲜的特点。然而,在“南海I号”早期出水的一些瓷器里,却有小部分在出水后出现了釉面龟裂的现象。

    对此,考古人员介绍,由于长期沉没海底,瓷器的釉面布满了盐分,一旦晒干前盐分稀释不够,就会出现釉面龟裂的现象。

    为此,目前对“南海I号”新出水的瓷器,有关方面都将其储存在含有一定盐分的水中,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少水中盐分的含量,以达到为瓷器表面去盐的目的。

    魏峻介绍说,在日本,瓷器这样在盐水中保藏的时间大约需要2年,然后才能真正晾干,而中国目前也在摸索阶段。对“南海I号”船体本身及瓷器的保藏,有赖于目前在中山大学进行的“南海I号”水环境研究的进展。据其透露,在明年1月水晶宫注水之前,中大对“南海I号”沉没点水环境的研究将能结束。

    魏峻告诉记者,在打捞进行完最关键的穿底梁后,文化部门的主要工作方向将由文物打捞转向文物保护。这对“南海I号”来说,是今后将持续很多年的大课题。

责编:刘立

1/1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