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山西夏县南关村桥下街村民组长王春新和几个村民来到村委会,打开财务档案铁柜,翻出保存几十年的账本和一厚沓泛黄的原始单据,找见了1958年发补助的凭证。老王高兴地说,有了这个账,省里给的补助如何发就有了依据,有了这个依据发起来就顺利。
村党支部书记温进喜说,我们的财务账簿,从1955年保存到现在,先后有好几起民间纠纷都是通过查找账目而调解好的,村务公开透明,村民们愿意查什么,什么时候查都可以。
南关村是夏县最大的一个村,有37个村民组,2200多户8000余口人。为了当好这个“家”,1955年以来,历任村干部都把村里每笔收入和支出以及集体和社员的往来账记得清清楚楚,没有出现任何差错。今年60多岁的党总支委员裴保成,干了37年会计,2002年获得农业部颁发的 “全国先进村组财会人员”奖牌。采访中,老裴从财务档案铁柜里拿出长46厘米、宽28厘米的账本说,几十年来,我们历任村干部恪守财务制度,一切按村规民约办事,坚决做到不越权审批,不弄虚作假,每笔开支都由村干部和理财小组做决定,每年的账目都妥善保存在一个铁箱柜里,不管啥时候南关的财务一点也不乱。
老裴说,县里曾派工作组用40天时间检查南关账目,没找出任何问题,县上领导当时就说,南关的财务账目是铜帮铁底。原省里一位领导来南关考察基层组织建设时,看了财务账簿后感慨地说,财不乱,啥都不乱,凭这一点,我就了解了南关。
南关不但账目清,而且53年来账上只报销过两次烟酒饭费条子。裴保成说,一笔是在香港回归时村里闹红火,给每个表演方队发了一条烟,共1000多元。另外一笔1000多元的饭费开支,是村里组织老党员、老干部和村民组长参加南关三所学校教学大楼竣工时的集体饭。(记者赵向南 通讯员张秀峰)
责编:李二庆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