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闻30分):今天的民生新故事,我们带您去认识贵州一位年近80的退休教师孙培柏老人。50年来,孙老来回奔波在黔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山山水水,用他手中的相机拍摄了数万张照片,记录下身边发生的点滴变化。
他就是孙培柏老人,不久前,听说凯里民族体育场附近又建成了几栋具有民族特色的标志性建筑,老人便迫不及待来到这里,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凯里城市建设的最新变化。在凯里大阁山隧道口,孙老看到原来是外来流动人员聚集的场所,现在正在改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休闲娱乐场所,老人又急忙拿起相机记录下这一变迁。
孙培柏:我生在黔东南,长在黔东南,我爱我的家乡,凡是我的家乡有一点变化,有一点好,我就很高兴,我就把它照下来。
50多年来,孙老已经拍下了数万张摄影作品,记录下了黔东南农业、工业、教育、文化、卫生等各行各业的发展历程,说到每一件作品,老人都如数家珍,总有说不完故事。得知家乡的侗族大歌走出了国门,受到各国朋友的欢迎。老人立刻翻出一张老照片。
孙培柏:这是1959年 建国十周年的演出 我第一次拍侗族大歌表演 这是参加表演的侗族演员 第一代的侗族大歌演员 发展到现在 (侗族大歌)走向了世界。
让侗族大歌唱响世界,这已是孙老十年的期待,如今,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当凯里通往外界的两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的时候,为了纪录这一在当地交通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孙老忙不迭地跑到现场,记录下了这段珍贵的历史时刻,欣喜之余,孙老还赋诗一首。
凯里退休教师 孙培柏:曾是地无三里平,更耻人无三分银,而今(修)得道(路)通天界,苗山侗水(变成)聚宝盆。有了高速公路,家乡的变化是日新月异。
如今侗族的歌声走向了世界,便捷的交通四通八达,孙老的镜头开始越来越多地表现黔东南丰富多彩的原生态少数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成了孙老新的愿望。
凯里退休教师 孙培柏:山旮旯我都去了,所以,我掌握黔东南各个县市的情况,我发现黔东南的旅游资源太好了。
责编:石光辉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