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百姓故事]好心市民以德报怨救助肇事者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2日 19:07 来源:CCTV.com

     
    [内容速览]开发区居民李萍、范庆芳被杨晓辉经营的气垫床砸伤,在得知杨家为担责任停止了白血病患儿的治疗时,她们放弃了所有诉求,转而向小杨帆伸出援手。
进入[东方时空]>>

    CCTV.com消息(东方时空6月12日播出):点击看视频〉〉〉

三位青岛市民突然被大风吹起来的大型游戏气垫床砸伤

    今年5月13日,三位青岛市民突然被大风吹起来的大型游戏气垫床砸伤。被砸伤的三人分别是退休的李萍、范庆芳女士,还有一位是叫朱文玉的男子。事发后,他们都被送进了医院。其中朱文玉被鼓风机砸中,处于昏迷状态。

    这场事故让每月退休金仅千余元的范庆芳和李萍增加了一大笔开支,身体饱受折磨,而最让她们难以接受的是,气垫床主人杨晓辉始终没有露面。其实,事发后杨晓辉一直在找她们俩,但是始终没有联系上,他一直在照看朱文玉。

杨晓辉决定停止女儿的治疗,将治疗费送给三位伤者

退休的李萍女士

    两位老人没想到的是,为了救治朱文玉,杨晓辉已经借了四千块钱,家中所剩无几。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他还有一个身患重病的三岁女儿,急需一二十万元治疗费。尽管如此,杨晓辉仍然决定停止女儿的治疗,而将治疗费送给三位伤者。得知这一事情后,大家决定停止治疗,并拿出一些退休金资助杨晓辉一家。

    详细内容:

    听肇事者杨晓辉说家里有一个患白血病的女儿,李萍将信将疑,为了探求事情的真相,她约了电视台的薛记者第二天去杨晓辉家。

李萍:第二天上午九点多钟,我就先到那个市场,买了点儿桔子,买了点儿小西红柿, 给孩子,毕竟有个孩子 ,不管怎么样。

  虽然李萍为杨晓辉的孩子买了些东西,但她打定主意,如果证实孩子没有得白血病,就得让杨晓辉赔偿她的损失。

  而出于职业的敏感,薛记者带着摄像机提前去了杨晓辉家。

  薛记者:我一进门,出来一个孩子,后来跟我说就是这孩子,我说不是在青岛住院吗,因为前一天他告诉我孩子在青岛住院,杨晓辉的妈妈立马眼泪就唰下来了,说孩子在那边住院,家里面出事了,回来看看 ,不放心。正说着,李萍也来了。

  李萍:结果我一进门以后,最感动的是什么,他爸他妈就扑上来,抱着我就哭,他说把你们砸了,没去看你,你反而来看我们,他说大姐实在是对不住了,我说没事没事,我说的我来看看,看看什么情况。

  薛记者:我说我看看病例,他妈妈就把小杨帆的病历,拿出来了,我一看是非淋巴性白血病,虽然咱不懂,但是应该是真的了。

  那天在杨晓辉家,李萍与薛记者听到了一个不幸家庭的辛酸故事。杨晓辉与妻子陈美英都是洛阳人,十年前来青岛同在一家玻璃厂工作,他们像许多普普通通的夫妻那样,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女儿扬帆的出生更为这个家带来许多的快乐。可是在2004年,变故接踵而来。

  陈美英:我们原来那个工厂的名字叫太阳玻璃,是洛阳玻璃建的一个分厂,但是这个厂子不是很景气,到2004年九月份的时候就被法国收购,他们就留了十名男同志,剩下的全部下岗,我也跟着下岗了。

  陈美英:2005年新年以前,帆帆发烧,过两天以后,她脸上 ,身上出了很多小红点点,当时不知道那是什么,不知道它是什么点,其实 ,就是叫出血点,当时的小儿科主任,把我们介绍到洛阳的三院,说是有血液科,他说你去找血液科的阮主任,他说这个孩子不能耽误,赶紧去。去了以后经过抽骨髓,发现孩子是白血病。

  杨晓辉:我真的感到很难过,帆帆怎么会得了白血病,她要不得病,就是我一个人工作,一份很少的收入,我们健健康康多好,我一直怀念我们过去的生活。后来我们在洛阳街头上,看到有卖蹦蹦床的,一到晚上,小孩儿很多都在上面玩,一次收一元到两元钱,我们很有耐心地在旁边看,他们每个晚上都能收入二百元钱左右。我跟我妹妹商量,为了给孩子治病,咱买一个带到青岛,咱的父母也有时间,让他们看着。如果说能把孩子的医药费赚出来,那多好,我妹妹同意了,她也是自己借钱给孩子购买了一台蹦蹦床。

  买了蹦蹦床后,全家人带着希望回到了青岛。每天早上,杨晓辉都会把蹦蹦床冲上气,然后才去工厂上班,经营蹦蹦床的事就让父亲照看着,妻子美英依然在医院照顾孩子。可谁也没料到,才经营了十天,仅仅才赚了300多元钱,蹦蹦床就砸了人了。

  陈美英:当时就是觉得好像不可能,怎么可能,就好像是故事里面的事情,就好像是电影里面的事情,怎么会戏剧性地发生在我们身上,当时孩子得上这种白血病,我都觉得不可思议,都觉得是一种天大的灾难降临到我们家里,已经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怎么又戏剧性地发生了一件事情,当时就觉得,老天给自己开了一个大玩笑。

  蹦蹦床砸人无疑让这个不幸的家庭雪上加霜。而此时,丈夫又向妻子提出一个让她难以接受的请求。

  陈美英:他说帆帆现在化疗了没有,我说还没有,他说那咱不化疗了,你带孩子回来吧。

  原来,出事以后,为了给得了脑震荡的朱文誉交医药费,杨晓辉已经向别人借了四千多块钱,眼看还有范庆芳和李萍需要医药费。再也借不到钱的杨晓辉逼迫自己做出了这个艰难的抉择。就是把女儿化疗的钱拿来给伤者用。

  陈美英:在电话里面,我们也是争吵了很多次,因为当时孩子情况很不好,她已经昏睡七天七夜,不吃不喝。她的情况刚刚好转,能吃进去一点儿东西,能喝进去一点儿水,她虚弱得还不会走,我就说这怎么能带她回去,带她回去等于说是放弃了她。然后我就说,你一定要想办法,自己在那边想办法,孩子这边你不用操心,我负责。

  妻子拒绝了丈夫的请求。可没过几天,妻子就带着女儿回到了家,把女儿化疗的7000块钱全部给了丈夫。

  陈美英:自己静下来想一想,我觉得也必须要那样做,因为我很清楚要说让他出去借钱,实在也借不来,因为我们没有那个能力去偿还他们。我一想这个问题我说是啊,因为我们伤到了别人,我们就应该负这个责任,人吧 ,怎么说呢,我觉得做人的根本就是要负责,我想想这方面更重一些,对别人的责任感更重一些,所以说也就理解他了,也就带着孩子回来了。

  就在夫妻俩说出了家里的难处,就在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哀痛之中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薛记者:拿出五百元钱给小杨帆,当时我也挺惊讶,她事先没跟我商量,我也不知道她会拿钱来。

  李萍:当时我就是泪哗哗的,我说真的挺可怜的,我就有一种冲动感,接着从包里掏出,我带了几百元钱,有六百元钱我记得我要交两个月的水费和电话费,我就拿出来,我说快, 钱不多 ,这六百元钱你先拿着,给孩子赶紧买点好吃的,她妈不要,怎么也不要,我说拿着吧拿着吧,我说钱不多你别嫌少,这不就把钱给她放下来。

  薛记者:我突然一下子就觉得,挺让我佩服,这个老人受伤了,自己再拿出来五百元钱给肇事者,从咱这个角度说,有点儿不合常理。

  在薛记者看来蹦蹦床砸人事件到此已然可以画上一个温情的句号了,他万万没想到,事情其实才刚刚开始。

  就在李平去杨晓辉家探访后的第二天,杨晓辉拿着女儿化疗的钱,再次赶到医院时却发现,朱文誉和范庆芳已经离开了医院,他没有朱文玉的电话,便赶紧给范庆芳打了电话,才得知,原来,范庆芳和朱文誉从李萍那里听说杨晓辉为了帮他们筹医药费竟然停止给女儿化疗的这件事,就各自结清了医药费,提前出院了。

  范庆芳:当时最起码的那种感觉,不要给他再增加负担了,就说咱们赶快出院吧。

  石媛媛:因为妈妈和爸爸的工资在新疆那边也是很低水平的,跟青岛这边不能比,然后已经花了不少钱进去,妈妈也是想着,给所有的人都不要增加负担。

  感激之余,杨晓帆的妻子当天下午就去看望了范庆芳,更让他们意外的是范庆芳与李萍一样,不仅不要赔偿,也给杨晓辉的女儿杨帆捐了500块钱。就这样,这场蹦蹦床风波终于平息了下来。

  可是没过多久,杨帆的病情突然加重了。 李萍和范庆芳听到了这个消息后,也为杨帆揪着心,他们希望能再次帮到杨帆。

  范庆芳:小杨帆的主治医生说,再治疗一年,六七万元钱就够了,我们当时怀着这么一个心态,再有一年 ,再治疗一年六七万 ,这孩子就可以回来,那我们为什么不想想办法。

  李萍:我说要是老年大学都能捐就最好了,我说咱们有两千多职工。我跟蔡校长一说这个情况以后 ,蔡校长说 ,是吗,这个小孩还挺可怜的,我说蔡校长你能不能发动,咱们老年大学捐一捐,他说要商量商量, 考虑考虑,人家也不能马上说行不行,很稳重, 他说我考虑考虑。

  为了得到媒体的帮助,李萍又给曾经报道过此事的薛记者打了电话。但薛记者却担心如果老年大学捐款的事不成,媒体也没有理由再去报道这件事。

  薛记者:不一定能行,我觉得有点怀疑,不一定能行,然而很快,薛记者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后来老年大学的校长,给我打电话了,说他们想组织一次捐款,我当时一听我就高兴了。

  看着李萍与范庆芳不记前嫌地帮助着肇事者,薛记者被感动了,为了让更多的媒体关注这件事,能更有效的帮助杨帆,他通知了所有他认识的同行们。

  就在2006年6月14日,老年大学集体捐助杨帆的活动在老年大学校园内举行,近千名学员自愿参与了活动。更让李萍与范庆芳喜出望外的是,除了以薛记者为代表的青岛电视台前来拍摄以外,中央电视台,还有许多报纸媒体也前来报道此事,这让他们觉得杨帆有救了。最高兴最感动的当然是杨帆的父母了。

  杨晓辉:帆帆那天特别开心,看到她开心的样子,我们都想掉眼泪,真的没想到,我遇到了好心人。

  那一天,老年大学共捐款1万5千多元。接受了这笔善款以后,扬帆就随父母回医院继续治疗了,谁也没料到,从那以后,扬帆的病房里出现了许多的陌生人。

  陈美英:有幼儿园的小朋友,有小学生, 还有中学生,大学生 ,还有军人,还有八十岁的老奶奶,各个阶层,各个阶段年纪的人都有,问他们姓名, 都不留,而且有的人甚至到了病房以后,直接把钱塞到我们手上,转身就走, 叫也叫不回来。

  为了让所有的善款更透明地到达患者手中,也为更好地向捐助者有所交代,李萍和范庆芳记录下每一笔的捐款,可是让她们焦急的是,随着扬帆的进一步治疗,所需要的钱远远超过了最初的预计。

  范庆芳:没想到这越治越不好 ,孩子越治越不好,六七万不仅没够,后来又不够,我们俩又第二次捐助。

  李萍:当时的确这个钱非常紧张,捐的这点钱吧,真的不够,捐回去几天就用完了,就等着大家捐点钱用。当时想着到北京去做骨髓移植 ,或者是脐血移植都可以, 他们说都可以,但是一做少说得三十万。没有,当时我们捐了半天,才捐了十来万。我的小本本上都统计着,今天五百,明天又收到两千,后天收到一万,大后天又是八千,今天总的钱达到六万了,后来我说到七万了,最高的时候我记到九万。最后我们办了一次再助小杨帆,为啥呢,因为不马上做脐血移植,这个孩子就完了,后来我们说一定要做,我们就说一定呼吁,结果我们在开发区又办了一次再助小杨帆活动,当时就是卖书,我的朋友把书拿去卖,卖了两千块钱全捐了,还有的企业卖酒的钱也捐了,反正搞的也挺好的,但是那天下来,也不到两万元钱。

  由于费用不够,扬帆的治疗没有及时跟上,病情加重了,这让她的父母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也让许多关心扬帆的好心人心痛不已。

  陈美英:在帆帆病重的时候,很多岛城市民,都是流着眼泪走的,还不停地给我道歉,不停地说对不起对不起,我在路上一直要求自己,不要流眼泪不要流,但是我还是流了,我当时面对那种情况的时候,我说不出来心里的那种感觉和感动,他们的那种眼泪,他们那种对帆帆的心疼,让我确实触动非常大,我就觉得他们好象把帆帆当成了家人,只有家人才能感到心疼

  12月底,当捐助扬帆的善款接近30万的时候,却被医院告知,已经不需要那么多钱了,因为扬帆已经没有生的希望了。

  2007年1月14日,扬帆离开了人世。

  数日后,扬帆的父母作出了让世人震惊的举措,他们将扬帆的眼角膜捐献给红十字会。还将剩余的善款8万余元全部捐给了红十字会,而那个时候,他们还背负着2万元的外债。

  陈美英:我们不想用这些善款来还外债,我们就是想尽自己的能力去慢慢地还这笔钱,因为这也是帆帆的一个心愿,帆帆她也是希望跟她在一起治疗的那些病友们,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希望他们都能好起来,都能正常的上学 ,生活。

  2007年1月17日,扬帆的葬礼在青岛福宁园奉献林举行,无数的青岛市民参加了扬帆的葬礼。据李萍和范庆芳统计,屹今为止,有近万人参与了救助扬帆的活动。而扬帆的不治也引起了许多人的思考。

  李萍:全是这些小孩,几天走一个 ,几天走一个,上次我们来看小杨帆的时候,她的病友还在,这回来就走了 ,不在了,相比之下小杨帆是不幸当中的万幸 ,很好了,已经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但是我觉得还是满足不了我们的需要。

  范庆芳:献那么多爱心,最后没把孩子留住,觉得挺遗憾的。治这个病很需要钱,自己家庭负担不起,一用几十万 ,一用几十万,有几十万的这种家庭,在我们中国还不多,所以希望国家能想想办法。

  2007年1月20日,李萍和范庆芳被青岛电视台评为感动青岛年度新闻人物。此次活动也引起了青岛市政府的关注,在今年召开的青岛两会期间,成立白血病儿童救助机构的提议成为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项目。

更多精彩栏目推荐:

[百姓故事]被砸伤者爱心救助困窘肇事者
[百姓故事]画家捐百万为河南建希望小学

[时空连线]洋垃圾变身二手电器公开卖
[时空连线]酒仙桥危改上演"全民公投"
[时空连线]军地双方联手 捣毁制假源头

责编:严晋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