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右起))
(邓小平为“863”会议题词)
1986年的3月3号,一份报告,送到了中共中央的驻地中南海。后来根据这个报告而形成的《关于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报告》被称为“863计划”。
这份题为“关于追踪世界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的报告,是由中国著名的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读“迟”音)、陈芳允四人联合提出的。在这份报告中,他们针对世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的紧迫现实,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建议和设想:要全面追踪世界高技术的发展,制定中国高科技的发展计划。这份报告很快呈送到邓小平的案头。邓小平两天后就作了批示。他认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并指示“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邓小平并要求有关负责同志,“宜速决断,不可拖延”。
根据邓小平的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有关部门立即邀请部分科学家进行座谈讨论。讨论中,科学家们对高技术项目的选择方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中央有关部门将讨论会中的意见上报邓小平。邓小平作出了明确的批示。根据邓小平的批示,形成了《关于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报告》。
在邓小平的支持和推动下,这年的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转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这个计划选择对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7个领域,确立了15个主题项目作为突破重点,以追踪世界先进水平。
“863计划”于1987年3月正式开始组织实施,上万名科学家在各个不同领域,协同合作,各自攻关,很快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91年,邓小平又挥笔为“863计划”工作会议写下了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再次给为实现“863计划”而攻关的科学家以鼓励,也为我国高科技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863计划”的实施,是中国共产党科教兴国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为中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来源:《红旗飘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今天》)
责编:李二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