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镇反:朱自清之子的冤死

CCTV.com  2008年04月30日 09:05  来源:东北新闻网  

    朱自清之子朱迈先(前排左三)

    朱迈先系现代文学家、爱国民主人士朱自清先生的长子。1951年11月,年仅33岁的朱迈先以“匪特”罪被湖南新宁县法庭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1984年该法院经复查后承认错判,为死者恢复名誉。朱迈先之妻傅丽卿奔走多年的申诉,总算有了结果。

    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1929年11月26日,朱自清先生的原配夫人武仲谦病逝于扬州,留下三子三女,最大的儿子叫朱迈先,小名九儿、阿九。朱自清早年的散文《儿女》中曾提到这个让他年纪轻轻就背上“蜗牛壳”的头生子,说“阿九是喜欢读书的孩子。他爱看《水浒》,《西游记》,《三侠五义》,《小朋友》等,没有事便捧着书坐着或躺着看,只不喜欢《红楼梦》,说是没味儿。是的,《红楼梦》的味儿,一个10岁的孩子,那里能领略呢?”

    朱迈先生于1918年的9月,那时朱自清还在北京大学读书,实足年龄不满20岁。初为人父的朱自清在毕业后的头几年里,曾相继受聘于江浙一带的好几所中学,带着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四处奔波,生活十分辛苦。1925年8月,经好友俞平伯推荐,朱自清只身前去北京清华学校新增设的大学部任教,将妻儿留在南方。后来,仲谦夫人又带着两个最小的儿女去了北京,将朱迈先兄妹留在扬州祖父母身边。直到1933年,朱迈先才被父亲接到北平(北京已改称)去念书,这时他已经是个14岁的大小伙子。朱自清曾在他的散文名篇《给亡妇》中这样提到自己的长子:“迈儿长得结实极了,比我高一个头。”

    朱迈先进了北平城里的崇德中学,他是班上的高才生。比他小两岁的一位同窗学友、日后成了电影界名人的孙道临,在几十年后所写的一篇回忆文章《没有失去的记忆》中,满怀深情地描绘了学生时代的朱迈先,给我们留下了这位杰出少年的生动形象:

    我们班有个同学叫朱迈先,是文学家朱自清的儿子,他文学修养的根底很厚。一天,汝梅老师讲宋词,就请,朱迈先到讲台上为大家念一首苏东坡的作品。我清楚地记得那时的情景:朱迈先稳稳地走到黑板前,在上面写了苏东坡的《念奴娇》。他的粉笔在黑板上飞舞着,道劲、有力,确有一种“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气势。当他缓缓地吟读着,讲着他的理解时,那宽厚的声音,深沉的眼神,使我心驰神往,进入了一个不寻常的境界。

    就因为这一次活动,朱迈先几乎成了我崇拜的人物了。他比我大两岁,体胖,高大,蓬松的头发,粗重的双肩,浓密的胡茬……一次,他借给我一本尼采的《苏鲁支如是说》,扉页上有幅尼采的照片,我发现那浓眉下的眼睛,竞和他有些相像。只不过他的眼神不是那么冷峻,而是在深沉之外,又显得那么仁厚,有些怅惘。当朱迈先负责编辑一个由学生自治会出版的大型刊物《崇德学生》,希望我写些稿件,就在他的鼓励下,我尝试着写了第一篇作品。

    这样一个才华初露的文学少年,在那救亡图存的风云年代里,成了北平学界抗日爱国运动的积极分子。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和“一二·一六”运动,为抗议国民党政府纵容汉奸势力、阴谋“华北自治”的卖国投降政策,在北平学联的组织下,已经是“民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的朱迈先,与千万热血青年走上街头游行示威,面对挥舞大刀水龙的军警马队,经受住了腥风血雨的考验。当时,身为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的朱自清曾代表校方去“劝阻”参加游行的学生。但当朱自清目睹学生不怕牺牲的斗争场面时,深受感动,情不自禁走进了游行队伍,和他们一起表达了一位爱国知识分子的满腔义愤。16日当晚,他还在日记中写下自己的观感:“最近两次游行,地方政府对爱国学生之手段,殊过残酷。”他的大女儿采芷因参加“非法游行”被教会女中开除,朱自清没有对孩子说一句责备的话,而是悄悄地为她办了转学手续。

    正是在大时代的浪潮冲荡和这样的家庭影响下,早熟的朱迈先迅速成长起来,1936年还在读高中的他秘密参加厂中国共产党,介绍人是他的同学、崇德中学地下党支部书记力易周。

1/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