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我的声音说法
人们都说在《今日说法》,摄像是拿眼睛说法的,记者是用脑子说法的,而我则要用我的声音说法。
“北京的张大妈最近心里比较烦… …”
“可当他回到家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刘先生不服一审判决,上诉到中级人民法院。”
“拿着法院的一纸判决,陈女士悲喜交加。”
这些都是您经常能在《今日说法》节目中听到的,也是我经常要说到的。您问我是谁,沙龙-------可不是以色列的那个总理,我也是《今日说法》的一员,给《今日说法》节目配解说就是我的工作之一。您只要听到《今日说法》今天的节目是个男生的配音,十有八九就是我的声音。
配音是件很偶然的事
给节目配音说来也是一件很偶然的事。2001年刚来《今日说法》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不懂电视的门外汉。跟在一帮记者老师后面打字、记场记,一天天忙得一塌糊涂,但都是在给别人帮忙。于是我就想,什么时候我也能去采访啊。拿着话筒面对摄像机、面对罪犯、面对腐败、面对一切不公正,以一名央视记者的身份揭开事件真相,多么神气啊。然而,在《今日说法》没有一身好功夫,哪里会有我的位置啊。
学啊学,练啊练,终于熬到了一次外出采访的机会,哪成想拍砸了,片子一编出来就被毙了。那一阵子,我是好几天都没缓过劲儿来。不过片子里也有被认可的地方,那就是我在片子里的配音还不错,从此我就开始了在,《今日说法》配音的日子。
本以为给节目配音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哪知真干上了这一行才知道了其中的辛酸。在中央电视台,所有的节目都要经过三级审片才能上播出线,而每一次审片可能都是要改片子的开始。只要改节目,我就得一遍一遍地跟着改配音。有时候你前脚刚到家,栏目里的电话后脚就到了,啥事?改配音。没法子,回栏目改去吧,还不能太慢,打着车、一溜小跑还来不及呢。
有一次,栏目决定制作了一期“3·15特别节目”。我给节目配完音之后便回家了,哪知节目没有被审过,而此时已经是3月14日的下午了。接到栏目打来的电话,我便赶紧回到了栏目组。此时编辑记者正在改片子,我就只能在栏目里等着。一直等到记者改完了稿子,我这才能派上用场,而此时已经是晚上的11点多了。配完音之后还不能马上回家,为什么?一旦要是再改,我还得马上跟着改。晚上止在栏目的沙发上打个盹,第二天一大早还要陪记者审片子,等到回家已经是第二中午了。陪记者配音、陪记者改节目、陪记者审节目,整个一个“三陪”。
配音无小事
配音并不仅仅是一件操心的事儿,也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把记者写的稿子一念就完了。其实,配音是节目的第二次创作。不同的案件,用什么样的语气、什么语速,都需要考虑。而且,也不是记者怎么写,我就怎么念。怎么样能让普通观众更容易懂?同样一句话,要是让老百姓说,老百姓会用什么样的语言,这都是我在配音的时候需要想的事。
在为《今日说法》配音的日子里,有一件事是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的。
有一次,给一位记者的节目配音。节目播出后,引起了陕西观众的强烈不满。原来,记者在写稿子的时候,误将山西某某县写成了陕西某某县,而我在配音的时候也没太在意,记者错写,我也就跟着配错了。事件发生后,栏目组在节目中向陕西的广大观众道歉。虽然最后的责任要由记者来承担,但是我总是觉得,这里面我也有错。假如,当初我能够挑出这个错误,节目就会少出一个错误啊。
词典缘分
也就是从这以后,每当我配音的时候,我都格外地小心,生怕记者的每一个笔误在我配音的时候被漏掉。而《今日说法》记者采访的地点遍布全国各大城市,有很多地名都是有特殊读音的,为了避免出现错误,每当遇到一个地名我都要认真查阅词典。除了地名之外,节目中很多人的姓氏也是一个问题。比如说傅姓,有的人就愿意写成付。其实,我们国家有姓傅的,也有姓付的,这是两个姓。再比如说“令狐”姓,大家都不陌生,《笑傲江湖》中不就有个令狐冲嘛。可大家一般都将“令”读成四声也就是命令的“令”,但实际上,这个“令”字在这里应该读成一声。而当“令”字作量词的时候,又要读成三声,如一令纸,是纸张数量的一种单位。这些字要是在平常,我们说错了也没有谁会给你挑鼻子挑眼儿的,但这是什么地方,这是今日说法,这是中央电视台,这是国家级媒体,成万上亿的观众都在盯着呢,你知道这里面有多少专家学者,别说让编词典的专家听到了贻笑大方,就是让小孩子们听到了,那不也是误人子嘛。
不过有时候细想想,为什么我们会经常说一些错的音,自己不觉得,别人也不觉得呢?以讹传讹?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其实,我觉得还是那句话说的对,谎言重复一百遍也就成了真理了。假如有人在谎言说到九十九遍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揭穿它,那它也就成不了气候了。
我想我应该成为这样一个勇敢者。
于是办公室里我便成了一个语音的护法使者,和同事们谈工作也好,聊天也罢,只要听出了对方说了一个借音,便立马挺身而出为其纠正。虽说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觉得我太那个了,不过您猜怎么着,这时间一长效果还真不错,我们办公室里已经消灭了一些常见的错误读音了。
但是人无完人,我也不敢保证自己就不错啊。正人先要正己,为了让自己少出错,词典就成了我的业余读物。人家是查词典,我呢,是在阅读词典、记忆词典。阅读词典这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善于总结。我们还拿中国的姓氏说事儿,叫起真儿来说道多了去了。比如说姓乐的,有姓音乐的“乐”的,也有姓快乐的“乐”的,写法都一样,就是叫法不一样。记者把稿子给你了,你就得马上找记者核实。所以,平常就要把这些特殊的姓氏或地名记下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
正是因为和词典的这种缘分,我和词典便也就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见到新版的词典问世,我就要买上一本。什么词典、辞海、辞源;什么汉语的、成语的、歇后语的;什么修订版的、最新版的、规范的;什么现代的、古文的… …时间长了,有一天我忽然大彻大悟了:我的大脑哪里能够比得过电脑啊,我这天天看词典的都保不齐不犯错,我们的普通人怎能保证不出错呢?我们的汉语言本来就够博大精深的了,怎么还能架得住这些词学家们今儿个改明儿个修的。一个呆板的“呆”,今天念“矮”的音,明儿个又念成“待”的音了,不知后天还会不会改回去,这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嘛。不过过后也想明白了,如果不这样今儿个改明儿个修的,那修词典的人还不都下岗了。
如今,我在《今日说法》已经工作了三个年头了,经我配音的节目也有400期左右了。其实,每次配音都是在接受法律的教育。专业人士都说,配音的人应该是不带有个人感情的,应该是用公正的语气来讲述一个个法律故事,而我却做不到,因为我常常被案件中当事人的执着打动,常常被案件中那些律师的正义之举感动,甚至有时会含着泪水为节目配音。
我喜欢《今日说法》,我喜欢为《今日说法》配音,因为她能让我在今天的这个世界里,每天都能被感动。
责编:西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