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北京奥运翻开中国传播史新一页

 

CCTV.com  2008年08月25日 11:52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社  

    经过16天的奋力拼搏,举世瞩目的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象征人类友谊与和平、团结与进步的乐章中落下帷幕。中国向世界承诺举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奥运会的目标终于顺利实现。这其中,对待媒体的心态与胸怀、为媒体提供的新闻服务,也是这个成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记者数量空前 服务质量空前

    “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外国记者,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德国记者约翰尼·埃尔林说。他在题为“因为北京就是了不起”的报道中,将“记者数量空前”归纳为北京奥运会的一个“了不起”。据报道,约4万名中外记者报道本届奥运会,其中2.16万名记者在国际奥委会及其两个媒体中心注册。

    奥运期间,北京奥运会国际广播中心实况转播5400个小时,比2004年雅典奥运会多出2000个小时。此外,国际奥委会还向新媒体出售了转播权,其中包括了互联网门户网站和移动电信网,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奥运会期间在接受法国《队报》记者采访时盛赞中国在奥运会后勤保障、媒体服务等方面作出的努力,认为北京奥运会的组织工作非常出色。他特别提到赛事转播也无懈可击。他说,从这些方面讲,北京已经超越了此前的一些奥运会举办城市。

  科技进步助力 媒体选择多元

    第一次全部采用高清晰5.1声道环绕立体声的全球电视转播,第一次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平台转播奥运会的实况比赛……众多的第一次,新技术的应用为北京奥运会增添了一抹亮色。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陈力丹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谈了他对本次奥运报道的总体印象:“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报道,其规模的宏大,面临事项的复杂程度,是我国传媒历史上没有遇到过的。各传媒充分利用地域或人缘的优势,用尽浑身解数,把奥运报道算是做到了各自水准的极致。”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金兼斌长期关注科技传播,他觉得感受最深的就是受众媒体选择的多元化趋势。科技的进步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总体上公众的媒介消费时间增长了。特别是奥运期间,网络直播、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对传统的电视受众形成了一定的分流,但是通过对收视率等数据的客观分析可以发现,新媒体与传统的电视媒体并非单纯替代关系,而可能是相得益彰。例如,网络、手机电视的用户人群多为学生和网民等较为年轻的群体,他们在选择这些新媒体时可能并未放弃电视,而是在两者之间寻求互补。因此,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并非相互替代,而是互相促进发展的关系。

  自信开放胸襟 展示大国形象

    对于中国媒体以及中国政府在此次奥运外宣中的表现,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郭镇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百闻不如一见”,中国政府以开放的胸襟,让各国运动员、记者可以有机会实地到中国来走一走,切实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此前,我们在环境、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很多的努力,希望在国外媒体、国外受众面前展示一个“完美”的形象,实际上即使有些不足之处,对方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会感觉这是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

    一直关注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构建研究的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刘卫东说,北京奥运会是我们难得的对外推介机会,这是中国第一次有机会如此集中、如此大规模地向世界传递自己的声音,新闻传播领域的一些转变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开放的媒体环境,在国际社会上树立了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其次,在一直受西方媒体控制的国际舆论环境中,通过此次奥运报道,中国的国家形象将获得很大提升。特别是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转播以及赛事报道等,国外受众可以通过一个较为客观中立的视角了解中国。再次,以更符合国外受众心理和接受习惯的传播方式来树立国家形象。比如,开幕式中所展现的“和合”文化,作为中国的外交文化,便得到了清晰的诠释。这也是政治文明和政治文化传播上的一种转变。(综合新华社、《中国新闻出版报》见习记者朱珊报道)

  

责编:刘立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