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新闻联播 > 正文

【走向辉煌】:江河安澜 国泰民安

央视国际 (2002年10月03日 20:14)


  央视国际消息(新闻联播):水旱之害,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依水而兴又与水抗争的奋斗史。今天,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国正在千年治水史上写下崭新的篇章。

  长江,世界第三大河,千百年来水患频发。经过近400亿的投资建设,3500公里长江干堤在今年历史第四高水位面前安然无恙,被称为"水上长城"。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洪水浩劫史不绝书。到2002年,国家用相当于13个长城的土方量垒实了黄河堤防,创下了连续53年岁岁安澜的奇迹。2000年,通过科学调度,30年来断流现象不断加剧的黄河实现了全程不断流。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这两大控制性工程,1994年以来先后开工建设,2003年,小浪底建成后,黄河下游的防洪标准将达到千年一遇。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几千万人民将免受洪水威胁。

  黑河和塔里木河,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两大内陆河。1999年开始连续三年的水量科学调度改变了生产生活用水长期挤占生态用水的现象,挽救了黑河塔河下游濒临崩溃的生态环境。 在农村,国家累计修建各类饮水工程315万处,解决了2亿1千万人口的饮水困难。中国这个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水土流失的治理面积达86万平方公里,退耕还林面积超过8000万亩,大江大河的生态治理迎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新起点。  

  水利部副部长 敬正书:“自古以来,治国必先治水,治水才能安邦。今天,我们基本上实现了江河安澜,国泰平安,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治水进入了最好的局面。”

  世界银行驻中国办事处首席农业经济学家理查德·芮丁格:“这十年中国水利建设一个很大的进步就是把生态理念引入到了发展之中。”


  1998年,世纪末的中国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亲临前线,指挥百万军民夺取了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1998年9月28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抗洪抢险表彰大会上指出,进一步做好生态保护和水利建设的重点是要切实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江河湖泊,加强防洪设施和水利设施建设。江泽民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开启了中国治水思路的新转变。 1998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十五号文件的形式提出了《关于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我国水患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土生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并提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加固干堤、疏浚河湖、以工代赈、移民建镇”的32字原则。  

  中国科学院 院士 刘昌明:“ 以中央的32字方针为标志,中国开始从大规模生态赤字时期向大规模生态建设时期转变,水利事业也找到了新的使命。”

  治水思路的历史性调整和史无前例的投入力度,使中国水利建设的局面豁然开朗,中国治水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从亡羊补牢到运筹帷幄、未雨绸缪,中国每年用于抗洪的消耗性投入,变成了积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投入;大江大河岁岁安澜,为占国土面积近一半的七大江河流域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新的治水思路的指导下,中国的水资源正在全国范围内重新进行优化配置。经过半个世纪的论证,行程七千里,调水五百亿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成为新世纪中国又一项气势如虹的水资源配置工程。南水北调建成后,我国将形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新水网格局,这将为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编:杨洁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 【走向辉煌】人民军队:光辉的历程 不变的军魂 (2002/10/02/ 20:01)
  • 【走向辉煌】中国步入小康社会 (2002/10/01/ 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