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论:克里靠什么横扫了"超级星期二"?
央视国际 (2004年03月04日 10:28)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2004年3月2日,在野的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争取党内提名的初选揭晓,来自麻省的联邦参议员克里不出所料地横扫9个州的初选,获得了1128张代表票,远远超出以386票排在第二位的爱德华兹。克里事实上成为了代表民主党参加今年11月全国大选的候选人。虽然整个民主党党内初选还有20个州要进行,最后一站的蒙大拿州要到6月8日才投票,但民主党角逐党内总统候选人的竞赛已经结束,剩下的时间不过是“垃圾时间”而已。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克里的胜出并不出人意外
克里能赢得如此全面和彻底,将本来预测为他和爱德华兹之间能继续缠斗下去的3月2日“超级星期二”一举击溃对手,媒体和观察家并不表示意外。因为在10个州投票之前所进行的民意测验上,克里在6个州对爱德华兹占有不可挑战的优势,后者只有在佐治亚州、马里兰州以及俄亥俄州还多少有点机会。爱德华兹确实为准备“超级星期二”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因为如果不能在这10个州同时举行的初选中拿到3或2个州,继续在初选中“咬住”克里,那么,两者之间越来越大的得票距离将粉碎爱德华兹继续选下去的所有希望,步李普曼、克拉克以及迪安的后尘主动宣布出局就只能是唯一的选择了。
3月2日的初选结果证明克里和爱德华兹之间的距离不可弥补地在越拉越大。面对克里在赛场上已然远去的身影,当晚爱德华兹就做出了退出的决定,等于宣布民主党2004年总统候选人选举提前结束了。按照程序,克里还需要在剩下的20个州选举,身后还跟着两位从一开始就纯属“重在参与”的竞选对手——夏普顿和古辛尼奇,就像NBA一样,即便“垃圾时间”也要把球打完。然而,3月2日这一天最重要的意义不是“超级星期二”揭晓了、爱德华兹出局了,而是它宣告了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将是布什与克里之间的选举。正像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是布什与戈尔之间的选举、1996年是克林顿与多尔、1992年是克林顿与老布什一样。2004年美国大选——布什与克里之间的大选,客观上从3月3日就正式开始了。因为从这一天起,布什知道他的大选对手是克里,而克里则正式肩负起了民主党的重任——在大选中击败布什。
对美国民主党来说,这一结果是他们想要看到的。因为3月2日就决定谁能代表民主党与布什对决,既可以避免竞选时间拖得太长而导致党内初选的惨烈搏杀,避免主要候选人之间因恶斗而两败俱伤。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产生的越早,就越容易让民主党一致对外。作为一个政党来说,真正想要的是产生强有力的竞争者去和布什斗,而不是“窝里斗”。如果无法早点决出胜负,民主党内的各个候选人为了争取选民,相互攻击在所难免。因此,党内初选结果越早,整个民主党保持党内团结就越容易。美国有媒体评论说,3月2日也是民主党的“节日”,因为他们没有付出太大的政治代价,就产生了一位党内多数意见认为有实力可以去和布什总统在大选中“斗一斗”的总统候选人。对遭遇2000年总统选举失败、并在2002年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中再度败给共和党的民主党来说,推出克里是他们想要一洗近年来政党形象颓势的重要机会。
“超级星期二”:克里赢在哪里?
从2004年1月19日美国艾奥瓦州拉开民主党党内初选开始,到3月2日,不过短短的6个星期。克里参议员能够从开始的时候不被人看好的总统候选人提名的竞争者变成现在能铁定获得提名、唯一代表民主党参加11月美国总统大选的总统候选人,克里这一步跨得太远了。要知道,2004年1月12日克里的民意支持率只有9%,远低于当时获得38%的迪安、18%的爱德华兹。即便第一个出局的李普曼参议员也有14%的支持率。克里的成功既是他本人所领导的竞选团队的成功,也是今天美国政治“风云再起”的产物。
克里原来不被人看好,是因为他不是一个很有亲和力、表情丰富以及口才出众的政治人物。尽管有20年的参议员经历,让人觉得经验丰富,但在90年代以来崇尚年轻以及活力的美国已然不是特别的优势。但克里的竞选策略明确,尽管作为起步前的“弱者”但“意志坚定”。他从一开始几乎就放弃了就是邻居的爱菏华州大做选举造势,而是直接在美国各地不惜力气地宣传自己的竞选理念,并将重点放在了第二站的新罕布什尔州。在各地旅行竞选的时候,他都带着自己一帮当年越战的战友四处露面。这些人和克里本人一样都已年届60,但对正处在反恐战争中的美国人来说,一帮老兵簇拥着当年的越战英雄,让他们有特别的感觉。而克里的演说词更是着重强调自己这位“老兵”的作用。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克里只要走到选民集会,只要开口说话,就强调他们为国家打过仗。克里反复说的话是:“我们已经老了,我们的头发白了,但我们还依然知道怎么为这个国家战斗”;强调他出马竞选,就是依然要为一个公正与自由的美国“继续战斗。” 而陪伴着他四处竞选的老兵们更是被称为“兄弟团”,这些老兵都会在各地不失时机地告诉选民:克里当年在越南救过他们的命。这样一种煽情和姿态,其他的候选人真的是不具备的。
今年的美国政治气候又一次生动展示了“时势造英雄”的政治法则,将克里推上了“民主党英雄”的宝座。布什内政外交政策和奉行自由主义的民主党政治理念有着深刻而又尖锐的冲突。美国经济复兴缓慢,但布什政府还是不惜大举实施赤字财政,想通过大规模减税和削减医疗、教育等福利开支以刺激经济;在对外政策上,深陷伊拉克重建进程的泥潭以及在发动伊拉克战争时的情报问题和绕开联合国的单边政策问题,更是让许多美国人不可忍受。美国民主党的支持者对2004年大选的党内初选只有一个标准:谁最有可能把布什在11月赶下台,他们就选谁。因此,深深被布什内外政策激怒了的民主党选民可以说是群情汹涌,政治参与空前高涨,就是要选出一个能和布什决战的候选人。在民主党今年的几位候选人中,迪安有能力但情绪不稳定,爱德华兹有激情、有才分,但资历浅,克拉克还是个政治新人;李普曼更是老矣。最有希望代表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布什总统一决高下的,从综合指标来看,还真是非克里莫属。
克里本人恰恰又经验老到、适应能力极强。刚开始克里演讲时,基本没有手势,或者手势单一。但选了2个星期之后,克里不仅保持沉稳坚毅的形象,还开始展示生动与个性的一面。现在发表公众演说已然可以做到谈笑自如。虽然2月中旬有人说克里有“外遇”,但很快过关;克里的个人形象在选举磨砺后的“焕然一新”确实为他增色不少。于是美国右派报纸嘲笑克里每次演说前都要“敷粉”。不管“敷”还是“不敷”,许多选民都表示不喜欢选举开始前的克里,但都开始喜欢、或者特别喜欢“现在的”克里。
如果克里能在11月战胜布什,我想他会被称为美国民主党历史上最成功的领袖之一。 (中国日报网站特约评论员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朱锋)
>>专题:美国大选火热开战
责编:陶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