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德黑兰:选择突破
央视国际 (2003年10月22日 10:43)
CCTV.com消息(国际观察10月21日):
主持人:大家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我们正在为您现场直播的国际观察,今天是10月21号,距离10月31号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伊朗澄清其核计划的最后期限只有剩下10天时间了,根据北京时间今天晚上6点多得到的最新消息,伊朗政府在于正在德黑兰访问的英国、法国、德国三国外长会谈之后已经同意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附加议定书,这可以说是伊朗核问题的一个突破。那么这个最新发展意味着什么?伊朗核问题就此解决了吗?这些就是我们今天的观察点,今天在演播室里我们荣幸地请到了观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先生和我们一起来讨论,当然还有我们的新闻观察员张郇,我们一起来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英、法、德这三国外长访问德黑兰的情况,一起来看看。
2003年10月21号,距离国际原子能机构为伊朗核问题设定的最后期限还剩下最后10天的时间,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法国外长德维尔潘,和德国外长菲舍尔先后到达德黑兰,为说服伊朗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做最后的外交涡旋。由于这次会谈举行的时间微妙,在阵容上更是为分析家们誉为是史无前例的联合访问。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它会给一度紧张的伊朗局势带来一些紧张。而就在昨天,伊朗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萨利新表示,在于国际原子能机构举行两天会谈以后,伊朗签署附加议定书的条件已经成熟。这一连串的外交行为和发言,似乎都预示着伊朗核问题正在迎来和平解决的新希望。
主持人:华大使我知道您在伊朗也工作了很多年,按照现在的新闻来看,目前伊朗已经同意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的附加议定书,并且月了一个词是叫做终止进行核开发,这个消息可靠吗你感觉?
华黎明:我想大概是真是的,这个消息。但是对伊朗来说接受这个签署附加议定书这个事情很不容易,作出这个决定,但是已经在美国和国际社会强大的压力之下,伊朗最后作出这个抉择,我想这个决策对它是很有利的,对整个国际社会也是很有利的。
主持人:那么伊朗作出这个决定你您感觉意外吗?
华黎明:我不以外,因为伊朗从核危机开始以来,实际上它一直同美国,同原子能组织在周旋,就是没有说我拒绝签附加议定书,也没有说是我一定要发展核武器,所以它是留了后路,所以今天来它表现他要签署这个附加议定书,我想这个不是很突然的事情。
主持人:那么张郇这次我还知道这一次这个三国外长的访问也被称作是史无前例的,所以说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就的确是因为这三国外长的这样一次史无前例的访问,最后促成了伊朗这样一个带有妥协色彩的举动。
张郇:我觉得不是三国外长访问促成的,而是伊朗的立场更接近于国际社会的要求,他们才会去。因为这有的背景就是说英、法、德三国实际上在三个月之前,给伊朗有一个书面的一封信,解决说代表欧盟要求伊朗能够透明、公开它的核计划,允许突击检查,实际上就是负极议定书的一些内容。在这个条件下,英法德的许诺说我们可以跟你和平利用核能源的合作,同时甚至于就是说在这个基础上有一个比较优惠的贸易协定的谈判。就是说这是只有这么一个铺垫,但是伊朗当时没有作出明确的回应,同时英、法、德也说,外长在前两天还在说,就是说他们去访问的条件是伊朗基本上决定要签署这个东西我们才会去,所以他们三个人到最后,在前天伊朗发出邀请说你们来吧,那么实际上是伊朗已经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有一个比较确定的,他们准备这么做了。
主持人:起码这三个外长肚子里已经大概有一个底线,就是说伊朗或者已经给他通过任何一种方式已经透了一个气,就是说我们可能要做一些什么样的……
张郇:而且刚才说到这件事情是不是突然的,实际上它是一个有一个铺垫的,因为16号巴拉迪去了,巴拉迪去了这个短暂的访问,据他后来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透露,伊朗至少在他的会谈上同意开放一个原来伊朗拒绝开放的军事设施供检查。
主持人:那么这就接近了原来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的这一点。
张郇:同时巴拉迪回来以后,他们的技术长场面的官员就开始谈判,那么谈了两天,三个外长去了。
主持人:往往是到了技术层面就已经很接近达成某种协议了。
张郇:而且巴拉迪很明确的说,他对伊朗签署这个附加议定书表现乐观。
主持人:那么华大使您觉得,现在这个消息还比较简单,因为我们看到的消息是伊朗同意签署附加议定书,同时也就是临时性的中止其浓缩铀的计划。另外说伊朗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就是有关的消息说的是因为欧洲这三个国家在一些问题上做了一些解释和澄清,我想请您来分析一下,这个解释和澄清是什么,会不会是某种程度上的一种承诺?
华黎明:伊朗在这个核问题上最关切两个事情,一个是要他们呈彻底放弃核计划,包括它的核电站,和平利用核能的这个权利。另外一个就是它的主权和它的民族自尊心,因为你如果接受这个附加议定书的话,就是允许国际原子能组织机构突击的,随时来检查。实际上就是它这个主权要做一定的让步。
主持人:说到这我就联想,因为当时伊拉克的武器核查的时候,当时联合国也是。
华黎明:伊朗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因为我9月份刚刚去过德黑兰一趟,很多伊朗的官员跟我讲,他们说我们签这个附加议定书对伊朗来说没有困难,但是我们希望这个签署是一个终止是而不是个问题的开始,也就是说我签完了就完了,你不能没完没了的,就像伊拉克这样最后什么总统府什么的,你想去那都可以,这对伊朗人来说它的安全,它的民族自尊,它是接受不了的,因为是在伊朗国内要不要签订这个附加议定书这是有争论的,特别是民众中间,这与这个问题认为是对他们的民族组尊心是个极大的打击。
主持人:说到附加议定书有些人分为是一个紧箍咒,在这个核问题上的,因为它是一个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一个附加的议定书。我们这有一个图版,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主要的内容,有这么大概这么四项,写一个就是要对加入到这个成员要公布与核能研究和开发有关的地点,还有你生产核原料产地的一些位置、储藏的量还有你的年出产量,这是很细的东西,还有提供你境内任何与核能活动任何有关的信息,这个我们需要注意一下就是任何有关的信息,还有就是原子能机构有权进行环境的取样,放射度的检测和突击性的检查。如果说按照现在的新闻,伊朗现在已经同意签,最后事实证明它的确签了的话,按照刚才华大使您说得伊朗会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华黎明:关键是这第四条,突击性的检查这对伊朗来说是比较难接受的,它现在接受了,不仅接受了,而且它承诺暂时终止生产浓缩铀的技术,这个对它来说它是付出代价的,但是换来的是什么呢?我觉得在外交上对伊朗换来的一个主动,就是说这么达到几个月的时间,美国和原子能自治组,欧盟之俄罗斯一直伊朗在施加压力。那么现在由于欧洲的三个国家的外长来访问,取得了这么个突破,伊朗在外交上它取得了主动,当然它有一点是保留的,就是说实际上是这些国家间接的承诺伊朗有权进行和平利用核能的活动,就是核电站。
张郇: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提到随时的突击检查,我们都会想到伊拉克,但是实际上伊拉克的被怀疑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跟伊朗的核计划是不同的,就是说伊朗的核计划相对还是比较透明,因为它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有一定程度的定期的检查,而且它的核设施基本上现在说是几处大家都知道,所以它确实是公开的在建造核反应堆,不像伊拉克,伊拉克是说我什么都没有,那查起来就是说一张大网查下去就任何一个家落都是对象。但是对伊朗讲起来,现在实际上国际社会希望它透明、公开,说你不要进行浓缩铀的提炼,最主要的浓缩铀的提炼因为在核反应堆的建设它需要浓缩铀,但是这种低纯度的浓缩铀有可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成为能够制造原子弹的浓缩铀,所以这是一种担心。你只要公开,就像巴拉迪说的,巴拉迪在这次访问德黑兰说我们要求的是什么呢?是澄清过去,规范未来。就是说你过去的事你给我说清楚,以后的事咱们该怎么做咱们商量好了,那么这样的话就有可能形成一个共识,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主持人:那我们这个话先谈到这,我们稍微休息一下继续来谈一下在伊朗作出这个决定之后,下一步对于伊朗目前处的这样一个国际的环境有什么样的影响?是不是就此能够使得伊朗能够赢得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同时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大家不要忘了,就是说在伊朗这个问题上实际上指责最凶的是美国,那么美国的态度是什么?我们稍微休息一下继续我们的话题。
好这里是国际观察,欢迎您继续收看。我们天的话题是有关伊朗核问题的,我们刚才谈到伊朗这个决定可能会带来的一些效应,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对于伊朗目前所处的这样一种环境,特别是在跟美国的关系在欧盟的关系,以及乃至在整个国际社会的关系,华大使您觉得是一个什么样的举动,按我们俗话说能力使得伊朗比较容易的解这个目前的这个僵局吗?
华黎明:我觉得伊朗这个决定是很明智的,它就是分化了美国和欧洲,在这个问题上。因为美国和欧洲要求销毁大规模杀伤武器,这个问题上他们是一致的,特别是伊朗的核问题上,但是又有不同,美国的终极目标,就是说你不仅这些核设施要取消,要签署这个附加议定书,而且你这个核电站也不能搞,所有的核武器都不能,这是第二的目标,终极目标美国是要希这个政权要垮台。
主持人:就是接着他这个事来说事,因为大家不爱忘了伊朗是美国布什宣布的三个所谓邪恶中心之一。
华黎明:所以美国对这个三个邪恶中心的终极目标都是它们的政权都要改变。那么在这个问题上,欧盟,包括英国在内不会沟通美国这种立场,当然欧盟也并不喜欢伊朗这种原教士主义的政权,但是他们认为应该鼓励伊朗内部的改革的这种潮流,促进伊朗的建边,所以不应该对伊朗。
主持人:起码应该说欧盟的政策是一种叫做介入或者说接触,使得伊朗在我们的接触刚才当中,能够逐步的纳入到国际社会的这个轨道当中。
华黎明:而且还不要忘记欧洲这些大国在伊朗很大的经济利益,欧洲的石油60%来自于外海外,其中包括伊朗。
主持人:而且伊朗是个大户,而且伊朗还是一个大市场,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德国是伊朗的最大的贸易伙伴,所以这些欧洲的国家都不会放弃的,正好趁美国撤出,欧盟就进去了。
主持人:说道像欧盟跟美国在这个问题上不同的东西能不能理解为一种在伊拉克战争之后,欧盟在有些国际问题上的一种和美国所采取的不同的一个立场。因为我也看到一些消息在写,英法德这三国外长的此次德黑兰之行,实际上是对美国的某些外交,或者说国际上德一些决策的一种不信,可以这么理解吗张郇?
张郇:我觉得他们这一次德黑兰之行而且是得到了应该说到现在为止有一些成果,他们而且是知道能够得到这个成果。从他们讲起来是他们从欧洲的角度讲起来,继续他们一贯的一个政策,我不认为他们这种性对是冲着美国去的,因为不希望伊朗发展核武器或者说发展它的核计划也是他们的一个目的,只是手法不一样,他们能够达到这个目标,他们用这种手段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是他们所希望的,而不希望用美国这强硬的合乎比较完全单边主义的这种手段,我向相信这是显示了他们的立场。
主持人:那么说刚才我们也谈到实际上美国在伊朗这个核问题上,一直是属于冲在最前列的,而且美国对伊朗的职责也都是有很多非常明确,同时也是很强烈的。到目前为止,根据我们目前跟踪的新闻,美国方面还没有对伊朗这个决定没有什么消息,华老师您觉得美国会做一个什么样的反映?
华黎明:我觉得美国不会就此罢手对伊朗里施加压力。因为美国的目标刚才我已经讲了,它要求伊朗彻底放弃核计划,包括你的核电站都不能够。记得几个月以前普京到美国去访问的时候,布什同普京双方会谈的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要对普京施加压力,就是俄罗斯你停止对伊朗核电站的合作。
针郇:因为就是说布什核反应堆这个工程按照合同是俄罗斯原建的,但是前一段时间,巴拉迪去之前,俄罗斯就宣布,由于技术原因这个电站的完工时期一要推到2005年之后他说是技术原因。但是所有的人都注意到,这个就是在普京跟布什在戴维营谈判会谈之后几天,所以说你不能排除这里面他们在刚才说到的俄美双方在谈到这个问题之后,俄罗斯在这个问题上也对伊朗施加了一定的压力。
主持人:但是反过来来讲,在最近这一段时间,真正和伊朗打交道的我们知道是国际原子能机构,为首的是巴拉迪先生。那么国际原子能机构一直提这个要求,不外乎就是伊朗你要签这个负极议定书,同时你要终止你的浓缩铀的计划,你要透明,你要公开等等,那么按照现在的这个新闻,伊朗等于是接受了,假如说按照刚才华先生你说的,美国可能不干,或者说是关心,但是美国从面上它也说不过去。
华黎明:但是美国还有一长牌,就是既然是突击检查,接受了严厉的突击检查,那美国就可以通过国际原子能组织机构不断的对伊朗提出种种的、苛刻的要求。
张郇: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什么问题呢?就是说这个事是不是就此就原完了。
主持人:刚才华大使也已经提出。
张郇:没有完,因为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伊朗在10月31号之前提供所有的核计划的材料,但是提供材料跟确认材料是不是属实,这是两回事。
主持人:伊拉克这个形势都知道,巴拉迪要定期三个月或者是一个月要做一次报告,而且要提出一些东西。
张郇:巴拉迪也说了,就是说在确认这些报告,验证这些报告是10月31号之后的事,就是10月31号你先把东西交来,至于你说得是不是实话,是不是属实,这还有一段过程,所以说在这个过程当中还可能产生一些问题,还可能产生一些矛盾,所以说这个事情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地一步,就是伊朗现在能力签这个,应该说是很好地一步,但是事情还没有完。
华:而且伊朗方面,这次在接受这个同时它已经宣布了就是说在什么前提下呢?在确保伊朗的安全、主权和民族遵尊严不受损失的情况下,这个就是它为它将来……
主持人:这个我打断一下,这个会不会是所谓伊朗说的三个外长在某些问题上作了澄清的问题的一部分。
华黎明:可能就是这一部分。
张郇:对是一部分,但是不觉得像外长级的,他们跟哈哈米见面,跟伊朗的外长会谈,在这个级别上,他们不可能细到很多技术问题。你比方说在现在通过他递交的材料之后,有一些东西需要确认,那么什么地点能进去,什么地点不能进去,我相信在这次会谈上不会涉及的,他们无法涉及。所以说这些问题都会随着事态的发展逐步的出来,因为有很多的细节问题,包括现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到目前为止在两处地方发现了浓缩铀的痕迹,一处是一个核电站的旁边,还有一处据说这个地方说是一个钟表厂,这两个地方。那么这个问题怎么澄清?伊朗说这个浓缩铀是由于国外进口的设备进来的时候连带带进来的。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这实际上验证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主持人:还有一个华大使,就是毕竟最先提出这个问题的是美国,当然现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前台,我也注意到伊朗国内的一些媒体也有不同的声音,有的声音就是说国际原子能机构就是实际上就是美国人的工具,用来收拾我们的的,那么您感觉国际原子机构又来和伊朗打交道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角色?能不能很独立的扮演这个角色?
华黎明:伊朗现在国内的内外政策都处在一种过渡的阶段,两派不同的意见,对外政策上有一派就是改革派主张要对外要宽松一点,能够给伊朗创造一个比较和平的国际关系,但是一批强硬派还主张要同美国要坚决的斗争,同欧洲、同俄罗斯、同国际原子能组织机构,最典型的就是不久前在伊朗很重要的一个报纸有一篇社论,明确提出了在这种情况下伊朗应该退出MPT就是不和商合条约,要这些就是这个最强硬的,不谈了,不跟你合作了。这是反映了一种声音,这次伊朗最高层能够作出这样一个决定,就是说我决定了,签字了,而且暂停浓缩铀的加工,这个对伊朗来说确实是一个很不容易的一个决定。
主持人:也是一个明智之举行,好感谢二位参与我们的节目,应该说还是在鹦、法、德三国外长前往德黑兰之前,国际社会就普遍希望此行能够为令人困扰的伊朗核问题带来一个双赢的结果,现在的结果可以说是双赢顺应了世界的愿望,然而不能否认的是,这还不能说是伊朗核问题的最终的解决,还有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解决,我们也将继续的关注,好,感谢您收看我们今天的这一期国际观察。
责编:辛梓